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分析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分析小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03-20T03:38:40.3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401期作者:王瑞生[导读] 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小学生厌学的状况肯定会得到改善。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山北小学536100
摘要: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意愿成长。

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只要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注意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小学生厌学的状况肯定会得到改善。

关键词:厌学动机增强改善
各位小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意愿成长,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学生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那么,出现这些情绪的原因是什么?作为老师的你,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
针对现时的教育状况,小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小学生具有消极的自我观念,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认识不够
1.现行教育体制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造成部分小学生缺乏自信心。

“素质教育”尽管已经提出了多年,但真正的素质教育并未普遍实施。

2.有的家长、老师不当的教育方式。

应该说,大部分家长、教师的素质是高的,但也有个别教师、家长对学生体罚、谩骂、挖苦或人身攻击,诸如“你真笨”、“真没出息”、“你真是不可救药了”、“你算完了”、“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等等语言,他们常脱口而出,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极大地损害了小学生的自尊心。

而这些,都会导致小学生形成消极的自我观念。

二、学习动机消极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它是引起个体活动的直接原因。

一个自我观念消极的学生,在对上学失掉信念之后,就不喜欢学习。

如果自制力强一些,会逼迫自己用功学习。

而当前的小孩,因为从小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长大,几乎没经历什么挫折,所以遇到难题就会轻易放弃,意志极不坚强。

那么,针对这些原因,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改变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呢?
1.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求知的乐趣。

作为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2.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从而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

我认为学校可以在学好教材的同时,开设一系列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能力的活动课,使一些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丧失信心的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丢掉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心理包袱,进而对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成绩的取得,他们会得到肯定性的评价,做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同时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于是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3.实行分层教学也是目前形势下增强小学生自信心、改变厌学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分层教学是把学生成绩的优劣分为不同等级,作业和考试也相应地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和通过。

分层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有成就感,增强信心,从而改变厌学状况。

4.为了使小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作为老师和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不使用贬低学生自我意识的语言和评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就算学生犯了错或成绩差一些,也要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当学生有了一点点成绩,要及时加以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有成就感。

5.针对学生学习动机消极的情况,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要让他们认识到:未来社会的竞争会更激烈,所以必须从小学好文化,将来才会立足社会生存下去。

6.小孩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等各方面的配合,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做好的,必须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有意识地培养。

三、教学方法传统,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
1.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死板。

都新世纪了,还是一支粉笔、一面黑板,即使有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也不爱用,嫌麻烦、费工夫,有的甚至根本不会用。

2.教材设计安排上仍是未能完全顾及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3.各学科知识的传授模式基本相同,对新知识的传授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练习;教师监考,学生答卷”。

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按照一成不变的模式运转,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便易出现厌学情绪。

总之,只要我们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注意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小学生厌学的状况肯定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海明主编《尖子生学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吉林人民出版社。

[2]林云芬林云霞探析中小学班主任所教学科与班级管理的整合化建设实效[J].科普童话,2019,(39),8-9。

[3]曾祥芹《光明日报》.2013年02月14日,04版。

[4]《中华读书报》.2015年08月12日,01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