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特质——曾仕强第一讲大哉中华一、何谓文化文,就是纹理的意思,就是花样。
一群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所拥有的一些共同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套花样。
二、中华的概念1、“中”,不偏之谓中。
2、儒家就是道家,道家就是儒家,儒家就是法家,法家就是儒家。
3、中,是讲合理不合理,但是合理不合理不是固定的,它是变动的。
4、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5、中华的华,是华丽的意思,也有变化的意思。
6、太极,是一切的总根源,一动就分阴分阳,阴阳一动,就变成了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所以从这里看,太极就是一。
一,就是中,没有发叫中,已发就叫动,然后上边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那就叫华。
7、中华民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个大反省,然后经过一个大调整,我们的文化才能够日新又新。
三、大恩不言谢四、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人为的,都是很自然地慢慢演化而成的。
这是生态环境造成的,但是生态环境不完全可以决定文化,还要加上人自己的信念。
第二讲至圣先师一、孔子的“述而不作”我们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的。
二、中国人不太喜欢别人太了解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替自己做主张三、什么叫做人?四、中华民族不能改变的就是“礼要从内心发出”巧言令色,鲜仁矣!对于那种礼貌很周到的人,我们要特别提高警惕,因为礼多必诈!五、西方讲个人意见,中华讲集体创作中国人常说集体领导,集体创作,可见中华文化就是大家好好商量,商量出的结果就是代表了大家的意见,而这样的意见就比较容易贯彻。
六、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那一画开天就是宗,宗后来变成了经,经就是经常要遵守的规则,不能变的部分,除了不能变的经以为,其他的都是可以变的。
第三讲易为源头一、《易经》不是一本讲知识的书,它给我们的是思路!二、《易经》到底在讲什么?其实《易经》最要紧的就是告诉我们三件事情: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彼此要求同存异。
2、《易经》告诉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无不覆,地无不载,不论好坏美丑,人还是动植物,因此人应该推己及人大公无私。
3、《易经》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向自然学习,顺应自然,按照自然的法则去改造社会,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做人做事,而不是处处要征服自然。
所以对待自然,我们要践行以下三点:第一、以自然为老师,向自然学习;第二、以自然为检验的标准,合乎自然的,就尽管发展,不合乎自然的,要去改善;第三,我们要不停地追随自然的脚步。
自然永远是好的,对人类永远包容的。
《易经》是中国科学的开始。
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当是,首先我们不能离开科学,离开科学我们没有办法生活,但也要注意到科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人类有益的,一种是危害环境、破坏人类的。
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要致力于将有害的部分扭转为对人类有利的部分。
三、《易经》告诉我们地球和人类都有自我修复功能。
四、人一定要无私才有办法跟宇宙共存。
五、中华文化从《易经》中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四个字,叫做持经达变。
第四讲持经达变一、经就是原则,是原则就不能变,其他都可以变。
所以我们的文化叫做以不变应万变。
二、我们是依理办法,西方人是依法办理。
三、中华民族一直都是靠圣贤之志在维持我们民族的命脉。
四、中国人到底哪些部分是不变的,哪些部分是变的?中国人有形的部分他是一点都不在乎的,不在乎的部分你就让它一直变,没有关系。
中国人只照顾这个看不见的部分,它是不会变的,而且永远没有变。
五、任何事情你表面看是坏的实际上它是好的;表面看是好的实际上往往是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六、与持经达变相对的一个词语就是离经叛道,七、通过持经达变达到合理解决事情的目的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
1、一切都是看着办,我们没有固定的,所以叫依法来办理。
什么叫法?就是持经达变,有原则的改变就是我们的法,来办什么理呢?办此时此地最合理的一个解决,就叫做理。
2、任何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就很圆满。
中华文化有两大支柱,一叫艺术一叫道德。
第五讲维护和平一、我们非常了解,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中国人以不打为最高策略。
二、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论断别人,这样才是爱好和平的表现。
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但前提是不可以违背每一个地区的主流文化三、我们追求大同小异,从来不说世界一同,要求全世界都相同是不可以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天下一定要有矛盾,有矛盾才会有互动,有互动才会起变化,有变化才会生生不息,人类才会进步。
四、爱好和平就是要靠人类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从身边做起,勇敢地去跟左右邻居打招呼。
一个人一定要勇敢地跨出第一步。
如果第一步跨不出去永远是零。
五、我们不会去统一天下,历史也证明了中国人不会统一天下。
六、是强大而有生命力的文化使中华民族疆域广阔、充满向心力(包括对外来侵略民族)和凝聚力。
我们所采用的办法是天底下最妙的,叫做文化同化!第六讲天人合一一、严格讲起来我们中国人只有一门学问,叫做道学。
二、自然对人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叫做仁爱的“仁”。
仁就是人与人互动的那个最基本的东西,叫什么?两个字,叫道德。
中华文化就在这两个里有,一个顺应自然,一个自我修炼提高品德修养。
故整部《易经》它不是自然哲学,它也不是伦理道德,它是自然+伦理。
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当地有这个需要老天才会长这个东西供应这个地方的需要。
四、《易经》它是无所不包,大到没有外面的,所有都包容在里面,故只有中华文化有那么大的包容性。
第七讲虚怀若谷一、中国人是有圆有方、内圆外方的民族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形成一种共同的认识,叫做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道器合一、谦虚互助三、不争之争老子讲不争不争就是要争,哪里不争?人怎么可能不争呢?但你要争得好像没有争一样。
那孔子是直截了当叫你,说像射箭一样的,也要讲究礼节礼仪。
四、以直报怨,智慧应对五、智慧表达立场、体现原则第八讲孝道为先一、孝道之谓“道”因此我们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子女心目中有父母的存在,这个比法律要好,比跟小孩讲道德要有效。
中国人一切都讲相对的,有阴就有阳,当你看到阴的时候一定要想到阳;当你看到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阴,如果你没把两个合起来想你就偏了。
我们只有从孝里面反射到做爸爸应该怎么样,这是中国人做人的基本道理,并不是偏颇。
二、孝道上与西方的区别西方的文化,第一个,重宗教。
第二个,讲科学。
第三个,讲法律。
“礼”其实就是讲道理。
讲道理要讲得很艺术,而且要有道德人伦,而不是纯粹讲道理而已。
三、孝,是中国人考核一个人的第一个关卡大人在处理这种兄弟吵架的事时一定要说两个都有错,两个都该骂,然后还要告诉他们,兄弟只有不吵架才是对的,只要吵架两人都错。
中国的事情没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四个字,合理就好。
千万记住,不管到哪里对父母的孝敬不可以改变,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崇敬也不可以改变。
中国人有没有孝心,对父母怎么样会成为大家观察你的第一点。
第九讲实事求是一、何谓实事求是二、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你能经过这5个步骤就达到了实事求是这个境界。
(一)博学之。
孔子说你去学的目的是四个字‘学则不固’(二)审问之第一个你要先自己想一想,你别不想就问,人家还没讲完你就问。
(三)慎思之慎思,为什么要谨慎地思。
(四)明辨之明辨很难,你要辨别他讲得对还是不对很难。
(五)笃行之孔子是讲知行合一的,我们好好地把学问从实践当中去检验,然后我们就开始走治本的方法,而不治标。
三、把握节奏,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环境越来越快时你就要开始慢了,当环境慢时你就要快了,这叫阴阳变化。
四、生活中西方人和中国人的区别我们求的是一个最高的东西,叫做什么?叫泰然自足。
我心里很舒畅但我不会流露出来,因为我流露出来就刺激别人,你看喜怒形于色的人,他不太可能往上走太高,不太可能。
第十讲泰然自足一、做到泰然自足的方法也是从易经的阴阳之道发展出来的,就是说话、办事都要从两方面综合考虑。
二、能够问心无愧的安贫乐道是达到泰然自足境界的一种方式。
三、过得很愉快的条件:一是勤劳,从小就要勤劳;二是节俭;三是认真;四是负责。
四、生活方式可以变,生活法则不能变。
五、也要尊重自己的文化(制度)才能做到泰然自足,要达到泰然自足的最高境界就要明礼守法。
第十一讲明理守法一、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对待法律的态度与西方人不同,更注重情理和面子。
二、生活中中国人是如何处理法律和生活的关系?光是守规矩的,你是没有前程的,法是基础,一个人只会守法,你连当干部的资格都没有,这才是很严重的问题。
三、怎样做到明理守法?四、如何做到大公无私?第十二讲从容就义一、学会分清大是大非二、生活中如何分清大小是非?三、‘就义’如何才能从容呢?利用厚生是我们从古以来一直流传下来的,要让老百姓衣食温饱,衣食温饱不是奢侈,衣食温饱再叫他明礼再让他讲理他就会很清楚的。
教育的基础是在家庭不是在学校。
第十三讲利用厚生一、中国人如何利用厚生我们特别重视这三样东西,第一叫正德;第二叫利用;第三叫厚生。
把民族的健康看得比民族的财富更重要才叫厚生。
二、民以食为天和以人为本三、因乱变而失去自主性的表现四、遵循自然规律生活养生只有3个秘诀:第一个,观念要通,第二个,二便通。
第三是气血通。
第十四讲与时俱进一、“变”与“不变”:求新求变不是中国人讲的话,我们只能讲持经达变,有原则地应变,不可以没有原则的乱变。
二、如何处理变与不变?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和谐沟通?与时俱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随着时空而做合理的调整,来求大家能和谐地共同生活。
第十五讲和谐人生一、“和”的两面性:一个会领导的人就是造成他是自动的,一点没有被动的感觉。
领导是什么?是顺着人性诱导他,让他自己讲理,让他自动自发,让他自告奋勇,这个是真正的和谐。
二、下属与上司之间怎样达到和谐?三、如何做到内心的和谐?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记住,不要因为我害了大家。
第二句话,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我只能管我自己。
和谐是要每个人从一件事情做起,叫做自觉,自觉我说团队的一份子,自觉我一个人做不好连累大家,自觉我没有权利去管别人,我一定要把自己管好。
真正的和谐是每个人自己做起,你要自尊你还要敬人,你自尊敬人,这个和谐很快就产生了。
第十六讲时代使命一、21世纪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全球化的时候,有人主张本土化。
二、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和而不同,相互尊重。
三、中国人相信天的理由:天无所不在、天无所不能、天无所不知。
四、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才是保护其他弱小文化的根本方法。
五、中国人的民族性是很特殊的交互性,就是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