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借贷方记忆资产成本费用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成本费用和收入类主要是把损益类分为两部分,前者和资产记账方向一致,后者和权益记账方向一致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成本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①根据“资产+费用=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这个公式,等式左边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等式右边则相反。
②损益类中既有收入,又有费用,所以要看情况记借贷。
收入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费用的则相反。
③成本类包括生产成本、制作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这几个科目。
成本类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④制造费用不同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科目类型。
后三大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是费用类科目。
⑤支出和费用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
例如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这些等。
但制作费用就不属于损益类科目了。
基础会计学中所涉及到的5大类结转2、结转/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归集完毕)3、结转产品的生产成本。
即:完工产品转为库存商品/产成品借:库存商品/产成品(产品入库)贷:生产成本4、结转库存商品的成本。
即:产品卖掉进入销售环节,产品的成本应当从库存商品结转到“营业成本”借:营业成本贷:库存商品5、结转损益。
即:结转到“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本年利润用来核算出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
因为收入-费用=利润,所以核算利润的时候,要通过2大类的分录结转,才能得出最终的利润数。
1)要结转“益”类(收入类)的科目。
“益”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增加项,比如: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
借:“益”类的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贷:本年利润(贷方表增加数,可以理解为收入使得利润增加)2)要结转“损”类(费用类)的科目。
“损”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减少项,比如: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所得税等,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借方表减少数,可以理解为费用使得利润减少)贷:“损”类的科目(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3)通过前2步本年利润借贷方的比较,能看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如果是贷方大于借方说明企业是盈利,反之亏损。
利润分配:用来反映企业利润分配总额或亏损弥补总额,即年末把“本年利润”账户余额结转到“利润分配”中,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如果企业是盈利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对实现的利润可进行分配。
如,分给股东的利润;税后提取盈余公积金等。
借:利润分配贷:应付利润、盈余公积等将这2笔的利润分配数相抵,则可计算出未分配利润。
总之,关于结转的问题是初学者的一个难点。
但有一个规律,结转要从相反的方向转出。
如:主营业务收入平时取得收入的时候登记在贷方,结转利润中核算利润的时候,就要从借方转出,借记营业收入。
几个不容易区分的会计科目1.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是在销售环节所发生的,如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销售中的运输费。
在日常管理环节或行政部门、厂部这类机构发生的办公费、报刊杂志费等计入管理费用。
而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则计入制造费用。
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费用,计生产成本2.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接受投资人(国家、个人、企业)投入的都计入“实收资本”,这部分是要有回酬的。
要在实现利润后,需要给投资人分红、分利润的。
接受捐赠的,即不图回酬无偿给予的,则计入“资本公积”。
从税后利润中按照规定提取的叫“盈余公积”,可以用来弥补亏损,转赠资本,分配利润。
/view/1058319951e79b896802262b.html会计科目“借方”或“贷方”的记忆方法分2大类:1、资产类、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损益类中的“损”类科目(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所得税)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类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其增加方。
需掌握教材37页会计科目表基础会计学中所涉及到的5大类结转1、购进业务中,结转已验收入库的实际成本。
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2、结转/归集分配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归集完毕3、结转产品的生产成本。
即:完工产品转为库存商品/产成品借:库存商品/产成品(产品入库)贷:生产成本4、结转库存商品的成本。
即:产品卖掉进入销售环节,产品的成本应当从库存商品结转到“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贷:库存商品5、结转损益。
即:结转到“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损益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本年利润用来核算出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
因为收入-费用=利润,所以核算利润的时候,要通过2大类的分录结转,才能得出最终的利润数。
1)要结转“益”类(收入类)的科目。
“益”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增加项,比如: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
借:“益”类的科目(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贷:本年利润(贷方表增加数,可以理解为收入使得利润增加)2)要结转“损”类(费用类)的科目。
“损”类的科目属于利润的减少项,比如:营业费用、营业税金,营业成本、管理费用、所得税等,结转时都结转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借方表减少数,可以理解为费用使得利润减少)贷:“损”类的科目(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等)3)通过前2步本年利润借贷方的比较,能看出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如果是贷方大于借方说明企业是盈利,反之亏损。
利润分配:用来反映企业利润分配总额或亏损弥补总额,即年末把“本年利润”账户余额结转到“利润分配”中,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如果企业是盈利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对实现的利润可进行分配。
如,分给股东的利润;税后提取盈余公积金等。
借:利润分配贷:应付利润、盈余公积等将这2笔的利润分配数相抵,则可计算出未分配利润。
总之,关于结转的问题是初学者的一个难点。
但有一个规律,结转要从相反的方向转出。
如:营业收入平时取得收入的时候登记在贷方,结转到利润中核算利润的时候,就要从借方转出,借记营业收入。
几个不容易区分的会计科目 1.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是在销售环节所发生的,如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销售中的运输费。
? 在日常管理环节或行政部门、厂部这类机构发生的办公费、报刊杂志费等计入管理费用。
? 而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则计入制造费用。
? 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费用,计生产成本 2.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接受投资人(国家、个人、企业)投入的都计入“实收资本”,这部分是要有回酬的。
要在实现利润后,需要给投资人分红、分利润的。
? 接受捐赠的,即不图回酬无偿给予的,则计入“资本公积”。
? 从税后利润中按照规定提取的叫“盈余公积”,可以用来弥补亏损,转赠资本,分配利润。
借贷记账法应用例题:1.某工业企业20××年6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要求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以银行存款17 500元交纳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17 500(-)贷:银行存款17 500(-)(2)开出转账支票20 000元,支付应分出的利润。
?借:应付利润20 000(-)?贷:银行存款20 000(-)(3)投资者追加投资1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00 000(+)贷:实收资本100 000 (+)(4)向银行借入一年期的借款20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200 000 (+)贷:短期借款200 000 (+)(5)收到出租包装物押金5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0 000 (+)贷:其他应付款50 000 (+)(6)以银行存款100 000元偿还一年到期的借款。
?借:短期借款100 000(-)贷:银行存款100 000(-)(7)采购材料一批,应付货款为72 000元。
?借:物资采购72 000 (+)贷:应付账款72 000 (+)(8)以现金支付上述材料的搬运费200元,并结转物资采购成本?借:物资采购200 (+)贷:现金200(-)借:原材料72 200 (+)贷:物资采购72 200(-)2.某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要求根据编制会计分录。
(1)发出材料汇总表列示,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20万元,生产车间一般耗用50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30 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00 000制造费用50 000管理费用30 000贷:原材料280 000(2)期末工资分配表列示,生产甲产品发生工资费用1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费用30 000元,管理部门工资费用80 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00 000制造费用30 000管理费用80 000贷:应付工资210 000(3)以银行存款支付管理部门办公费用15 000元。
?借:管理费用15 000贷:银行存款15 000(4)预提本月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3 000元。
?借:制造费用 3 000贷:预提费用 3 000(5)以现金支付工资21万元。
?借:应付工资210 000贷:现金210 000(6)期末固定资产折旧计提表列示,车间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80 000元,管理部门应计提折旧70 000元。
?借:制造费用80 000管理费用70 000贷:累计折旧150 000(7)以银行存款支付企业本月管理部门水费10 000元。
?借:管理费用10 000贷:银行存款10 000(8)以银行存款5 000元支付电费,其中生产产品耗用4 000元,管理部门耗用1 000元。
? 借:制造费用 4 000管理费用 1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9)设期初生产费用余额为20 000元,期末在产品成本为18 000元,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50000+30000+3000+80000+4000=167000 ?完工产品成本=20000+(200000+100000+167000)-18000=469000 ?借:生产成本167 000贷:制造费用167 000借:产成品469 000贷:生产成本469 000总结:错账更正方法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的科目或借贷方向错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的科目或借贷方向正确;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划线更正法:记账凭证无误,属登记账簿时文字或数字的笔误1.开出现金支票3 000元,支付管理部门办公费用。
此项经济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300贷:银行存款300补充登记法(分录正确,只是金额少计)借:管理费用 2 700贷:银行存款 2 700开出现金支票2 000元,支付管理部门办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