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y
d [S ] dt
1 d X y dt
……(3)
(3)式反映了底物减少 速率和细胞增长速率之间 的关系。 它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研 究生化反应过程的一个重 要规律。 了解这个规律,可以更 合理地设计和管理生物处 理过程。
二、反应级数
uP vQ 对于一般化学方程式: xA yB
如葡萄糖( C6H12O6 )的代谢情况:
有氧代谢: C6H12O6 + 6O2→ 6CO2 +6H2O + 2817.3kJ 厌氧代谢: 无氧呼吸:C6H12O6+6H2O → 6CO2+24[H] 24[H]+4 NO3- → 2N2+12H2O 总反应式:C6H12O6+ 4NO3- → 6H2O + 6CO2+2N2 ↑+ 1755.6kJ 发酵: C6H12O6 → 2CH3COCOOH + 4[H] 2CH3COCOOH → 2CO2 + 2CH3CHO
3)
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1) 2)
好氧生物处理:BOD:N:P=100:5:1 厌氧消化处理:C/N比值在(10~20):1范围
4)
营养源的投加
对于含碳量低的工业废水,可投加生活污水、米泔水或者 投加淀粉等补充碳源不足; 对于含氮、磷低的工业废水,可投加尿素、硫酸铵等补充 氮源;投加磷酸钠、磷酸钾作为磷源。 生活污水所含营养比较齐全无需投加营养源,并且可作为 其他工业废水处理时的最佳营养源。
2012-5-28
13
2、混合微生物群的生长规律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是一个群体,它们也有一 定的生长规律。个体生长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与环境 中的有机物变化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情况有关。
当有机物多时,则以有机物为食料的细菌占 优势,数量最多; 细菌多时,必然出现以细菌为食料的原生动 物,而后才出现以细菌和原生动物为食料的 后生动物。
6
2012-5-28
厌氧分解代谢:是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参与, 在无溶解氧的条件下,将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 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有机酸、CO2、H2O等),再 被甲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CO2等,并释放能 量的过程。
按照代谢过程中受氢体的不同,又分为发酵和无氧呼吸。
发酵:指供氢体都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 受氢体是供氢体的分解中间产物(有机物)。发酵是一 种厌氧状态。 无氧呼吸:指以无机含氧化合物,如NO3-、NO2- 、SO42- 、 S2O32- 、CO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 用。无氧呼吸是一种缺氧状态。 7 2012-5-28
高温性微生物 中温性微生物 常温性微生物 低温性微生物
2012-5-28
结论:
1、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取决于生物化学反应, 而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通常在低 温度和最适温度范围内,反应温度 反应 速率 微生物增长速率
温度过高,超过最高生长温度,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
性而破坏酶系统,失去活性。 低温不会造成微生物致死,但是将使微生物的代谢活 力下降,处于生长繁殖的停止状态。
从狭义角度讲,主要是指菌类生物及病毒。 从广义角度讲,除了菌类和病毒外,还包括藻类、原生动 物、后生动物。
2012-5-28
2) 3)
3
主要内容: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微生物的生长环境
2012-5-28
4
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概念: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 摄取营养物质,并通过复杂的酶催化反应,将其加以 利用,提供能量并合成新的生物体,同时又不断向外 界环境排泄废物。这种为了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与繁殖 下代而进行的各种化学变化称为新陈代谢。 分类:根据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新陈代谢分为合成代 谢和分解代谢。
第3篇
污水的生物处理法
第1章 第2章
2012-5-28
污水生物处理理论基础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一) ——活性污泥法 第3章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二) ——生物膜法 第4章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 第5章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
1
第1章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废水生化处理微生物基础 反应速度和酶促反应速度 L 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 L
K
如果通过试验数据的处理,得出产物P的反应速率表示为:
vp d[P] dt dC dt
p
k C A CB
a b
产物P的反应称为反应物A的a级反应;反应物B的b级反应, 总称为(a+b)级反应。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 (1)当a=0,b=0时,反应速率不受反应物A 、B浓度的影响, 是一个常数——零级反应 (2)当a=0,b=1时,反应速率对反应物A是零级反应,对B是 一级反应,即反应速度只受反应物B浓度的影响; 当a=1,b=0时,反应速率不受反应物B浓度的影响,对反应 物A是一级反应,即反应速度只受反应物A浓度的影响。 (3)当a=1,b=1时,反应速率受反应物A 、B浓度的影响, 是A、B的二级反应。
(2)在该 过程中,微 生物体合成 所需的能量 和物质由分 解代谢提供。
10
三、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微 生 物 生 长 速 率
微 生 物 量 的 对 数
微 生 物 生 长 曲 线
培养时间
总菌数
死细 菌数
活细 菌数 衰老期
适应期 对数期 平衡期
2012-5-28
培养时间 11
1)适应期(停滞期)
2012-5-28
22
5、有毒物质
在工业废水中,有时存在着对微生物具有抑制 和杀害作用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我们称之为 有毒物质。
重金属类:铅、镉、铬、砷、铜、铁、锌等;
有机物类:酚、甲醛、甲醇、苯、氯苯等 无机非金属类:硫化物、氰化物、氯化物、硫酸 根、硝酸根等
其毒害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的正常结构遭到破 坏以及菌体内的酶变质,并失去活性。
在废水生物处理时,对这些有毒物质应严加控 制,但毒物浓度的允许范围,需要具体分析。
2012-5-28
23
1.2
反应速度和酶促反应速度
一、反应速度 1、定义:在生化反应中,反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底 物的减少量、最终产物的增加量或细胞的增加量。 2、反应速率的表示
• 在容积为V的液体中的组分A,反应在dt时间内所产生的物质 的量的变化为dnA,则A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4[H]+2CH3CHO → 2CH3CH2OH
总反应式: C6H12O6 → 2CH3CH2OH +2CO2+92.0kJ
2012-5-28
8
小结:
好氧分解代谢过程中,有机物分解较为彻底,最终产
物是含能量较低的CO2、H2O,因此释放能量多,代 谢速度快。
厌氧分解代谢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释放能量 少,因此,微生物为了获得同样多的能量,厌氧分解 有机物的量要比好氧分解有机物的量多。
2)对数期
3)平衡期(静止期)
4)衰老期(内源呼吸期)
2012-5-28
12
小结:
在废水生物处理中,通过控制底物量(F)与微生物量 (M)的比值F/M,使微生物处于不同的生长状况,从 而控制微生物的活性和处理效果。 在微生物的对数期,微生物具有繁殖快、活性大、对 底物降解速度快的特点。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若控制 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虽然反应速度快,但污泥絮 凝性和沉降性较差,出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显然,想 要取得稳定的出水和较高的处理效果是很难的。 通常控制F/M在较低范围内,利用平衡期和内源呼吸 期的微生物处理废水,能够获得理想的出水水质,并 且污泥沉降性能好。
21
4、溶解氧
溶解氧是影响生物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如果DO不足, 好氧微生物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其生 物活性受抑制,影响系统运行。 好氧生物处理的溶解氧一般以 2.0~4.0mg/L 为宜。 在厌氧生物处理中,由于厌氧微生物对 氧气很敏感。当有溶解氧存在时,它们 就无法生长,因此厌氧反应设备中,要 严格密封隔绝空气。
微生物培养的初期阶段,微生物刚刚接入新鲜培养液时, 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在此时期微生物的数量 基本不增加,生长速度接近于零。 经过适应期的调整,微生物适应了新环境,在营养丰富的 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受底物限制,微生物的生长 速度达到最大,细菌数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加。 微生物经过对数期大量繁殖后,使培养液中的底物逐渐被 消耗,再加上代谢产物的增加积累,从而造成不利于微生 物生长繁殖的食物条件和环境条件,增长速率下降死亡速 率上升,微生物数量趋于稳定。 培养液中的底物几乎被消耗殆尽,营养物明显不足,微生 物只能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或者以死细菌作为养料,进行 内源呼吸。微生物数量急剧减少。
从废水处理的角度,希望较短时间内,将废水有机物 无机化、无害化,多采用好氧处理。只有当有机物浓 度较高时(如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污泥时), 用厌氧方式处理并回收甲烷。
2012-5-28
9
2、合成代谢
(1)概念: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能量,将 低能化合物合成生物体的过程,又称同化作 用。也就是微生物机体自身物质制造的过程。
vA 1 dn A V dt
dC dt
…………..(1)
………(2)
A为 产物
•
式中的nA可和V组合成A的浓度[A],得: CA
vA d [ A] dt
A
• 若A代表反应物时,由于其浓度是随时 间下降的,反应速度为负值;若A代表产 物时,则反应速度为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