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讲座高血压病1、按内科常规治疗。
2、低盐低脂饮食。
(盐≤6克/天,油脂类≤25克/天,忌烟限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钾、钙、镁等微量元素。
)3、运动治疗(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踏车、游泳等。
老年患者可配合放松运动和中国传统运动如太极拳;运动时间段:上午9—10点钟,下午4—6点钟, 晚饭30分钟后;运动持续时间: 20—60分钟/天,可分几次完成;运动频率: 5天/周)4、药物治疗: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治疗。
5、心理指导: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6、完善相关检查。
7、注意:不要做动作过猛的低头弯腰,体位变化幅度过大,以及用力屏气的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高血压急症急救法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
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食疗原则1清早起来一杯冷开水约 1000ml ,这样可以使一夜失去的水份得以补充,可使血液至少六小时变淡,直接减轻心脏和血管的压力。
还能使动脉粥样斑块液化。
2限盐早餐或无盐早餐:限盐和无盐可以使血液粘度变淡,并有利于肾小球滤过,大量排尿又可以使钠排出体外,达到降压的目的, 3清淡饮食:食物中少吃煎、炒、油炸食物,多吃蔬菜和利尿降脂的食物,如冬瓜、煮黄豆等,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油。
4控制总量:不管什么食物,你都得控制到半饱和八成饱的份上,并不靠零食补充。
高血压病分为几期 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病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高血压分成三期。
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在12.0-13.3Kpa(90-100mmHg)之间,休息后能够恢复正常,临床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3.3Kpa(100mmHg)以上,休息后不能降至正常,并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者: 1、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室肥大的征象; 2眼底检查,见有颅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 3蛋白尿的(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4.7-16.0Kpa(110-120mmHg),并有下列各项一项者: 1、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 2、左心衰竭; 3、肾功能衰竭; 4、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保健预防。
高血压病也需心理治疗 高血压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有关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
但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
根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通过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升高。
人的个性也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不稳定型个性的人长期紧张、压抑、忧虑,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易患高血压病。
由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所以已被划入心身疾病范畴。
心身疾病是心理疾病的一种。
在心身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但它与其它心理疾病如神经官能症等又有所不同,神经官能症不伴有明确的躯体器官损害,而心身疾病则有明确的躯体器官病变。
因此心身疾病又被称为“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目前,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临床医生大多还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方法,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服药后,有些人血压居高不下,另一些人血压则出现明显波动。
现代心身医学专家认为,心理治疗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轻度血压升高的高血压病人无需服用降血压药物,单独心理治疗就可起到降血压目的。
治疗措施主要针对造成紧张、压抑的心理因素,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修养,改正不良个性,提高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起适当的、规律性的工作、生活、休息习惯,保持足够的睡眠。
对于中度以上的高血压病病人,除了采用以上的心理治疗措施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降压药物。
高血压与老年人脑萎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的一位医学专家报告:他参加的一项新的研究 发现,高血压可加速老年人记忆力及其他认知能力的丧失,引起大脑萎缩。
高血压加速脑萎缩的证据是高血压老人的大脑较正常血压者有较多的脑萎缩和记忆力减退。
而且随着高血压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加速。
年迈的老年人,更易因高血压的长期影响而受损。
大脑萎缩主要症状还有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行走不稳、手足震颤、头昏目眩等。
CT或核磁共振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回变平、蛛网膜下腔增宽或出现软化灶。
治疗高血压要坚持服用降血压除血药外,还可使用天然中药制剂——如通灵补脑丸等。
脑萎缩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必胜信心,打消思想顾虑。
饮食起居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
禁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对个别卧床年迈的老年患者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翻身以防褥疮的发生。
高血压病人的自我及家庭护理1.高血压病患者,家中必备血压表及听诊器,以随时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至少在晨起、睡前各一次。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3.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是要终生服药,一定要按时服药,牢记“宁可少吃一顿饭,也不可少次一次药”。
要更换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放可换药,不要自行换药或停药。
4.突然头痛、恶心、呕吐时,家人要协助病人:平卧,把头垫高,用湿毛巾敷在头部;立即测量学压;口服降压药,以快速降压为宜;尽快送往医院就医。
外出是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行动,就地坐下,防止跌倒或发生其他意外。
降压药的新服法最近,有关专家在治疗老年型高血压的过程中,提出并应用了一种新的服药方法。
该新法依据时辰药理学原理,可以更有效地保持血压稳定,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
临床实施表明,高血压病人采用清晨醒后一次服药的方法后,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波动,防止血压在清晨时突然升高,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夜间睡眠达到预防脑溢血和脑血栓形成的目的。
以尼莫地平为例,以往传统的服药方法是每日服药3次,每次1片;新的服药方法是每日服药1次,每次2片(0.02克)。
临床实践表明,传统的服药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点。
因为人的血压在24小时内有周期性的节律变化,每天早晨血压升高,下午血压比较平稳,到夜间睡眠时血压会自行降低。
高血压病人也是这样,因此,高血压病人容易在早晨发生脑溢血,而在夜间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即脑血栓形成。
而按照传统的服药方法,早晨药物发挥作用有限,达不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中午和傍晚服药后,血压又会出现明显的降低。
因此,这种服药方法虽然可降低血压,但很难预防脑溢血的发生,更不能预防脑血栓的形成,有时甚至会促使脑血栓形成。
高血压的危害?损伤心、脑、肾,造成脑出血、脑卒中、中风、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等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
1、脑损害:一过性脑血管痉挛,可致暂时性失语、失明、肢体运动障碍,甚至偏瘫。
急性脑血管痉挛可使其通透性增加而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此为高血压脑病,脑小动脉硬化可形成小动脉瘤,常致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一般先头晕、失语、肢体麻木、发生偏瘫;后者起病突然,常因偏瘫而摔倒,继而昏迷。
2、心损害:血压长期增高,左心室后负荷加重,数年后引起左心室代偿性肥厚,心力衰竭。
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而有心绞痛、心急梗死表现。
3、肾损害:血压长期增高,肾小动脉硬化,肾单位萎缩或消失,常致多尿,进而尿量减少,甚至发生尿毒症。
4、对血管的损害:长期血压增高可使已经硬化的血管突发破裂,从而造成脑中风、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的分类1、轻型高血压<低压为90-104mmHg,如果不给予治疗,5-10年后约70%的病人会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严重损害。
30%左右的病人发生左心室肥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疾病、心脏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2、中重度高血压<低压大于105mmHg>若不及时治疗,3年之后有一半左右的病人会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年龄越大出现的并发症的机会更多。
3、舒张压低于130mmHg时,病情进展较为缓慢,若及时治疗,将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可抑制心血管及并发症的发生。
4、舒张压超过130mmHg且合并为心、脑、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时,病情很快恶化,若不及时进行科学专业的治疗,心脑肾等脏器会出现功能衰竭,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反过来又会使血压升高。
这样就会发生恶性循环,往往在半年内病人致残或夺去生命。
高血压与阳痿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北方地区已达13%,高血压不仅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而且也可导致或加重阳痿。
性生活对血压有一定影响,性交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的波动范围可能会更大,可出现头晕、心悸、气短、疲倦等不适。
由于性交过程中可给高血压患者带来某些不适,加重了患者对性生活会加重病情的担心,这种焦虑情绪、心理负担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发生阳痿的主要因素。
高血压鉴别诊断1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1).肾实质病变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肾结核、肾结石等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缺血,导致高血压。
(2).肾动脉狭窄 :①病史较短,②突然发生明显的高血压,或原有高血压突然加重,③无高血压家族史,④降压药物疗效不佳,⑤上腹部或腰部脊肋区可闻及血管杂音,⑥腰部外伤史,进一步检查可做静脉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肾静脉肾素活性测定,确诊依靠肾动脉造影。
2嗜铬细胞瘤;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皮质醇增多症;5妊娠毒血症 ;6血管病变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
7颅脑疾病 :颅内肿瘤、脑炎、颅脑创伤等引起颅内压增高者,均可引起高血压,由于有神经系统的表现,一般不难诊断。
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老年性高血压具有下列特点:大多属轻型,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少见;血压波动明显,受季节、寒暖影响,体力和精神方面刺激使血压变化较大;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与动脉硬化有关;血压易受体位影响,由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机能下降,循环调节功能失常,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的并发症多而且较严重,老年人高血压的变化主要是血管功能障碍明显,心排血量降低,左心室肥厚的出现预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