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教教案(1)

成教教案(1)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一、教学目的:使学员了解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方法,学会正确、安全管理沼气池二、教学重点: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方法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近几年,随着煤炭价格的日益上涨和天然气价格的漂浮不定,在农村沼气开始进入大部分家庭。

沼气是一种高效、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能源,同时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易燃易爆气体燃料。

而一个沼气池一般可以使用20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维修和保养才能保证良好的运行和综合利用。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二:学员针对自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

造成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向沼气池内任意加料,造成浓度过大影响产气;向沼气池内投放抑制剂造成不产气;不及时进行大换料;冬季的保温措施跟不上。

三:日常维护方法(一)、定期补料沼气发酵启动以后,进入正常运转阶段,为维护沼气池的均衡产气,需要定时进行补料。

沼气池、猪圈、厕所一体化的沼气池从启动开始就向池内进料,当产气量不足时,应补充一定量的干物质,以保持发酵原料的浓度。

非“三结合”沼气池,启动后30天左右应出旧料添加新料,每5-10天进出料一次,每次加料量占发酵料液的3%-5%,这和每天应加20千克左右的人、畜、禽粪便入池发酵。

沼气池进料时应先出料后进料,做到出多少进多少,以保持气箱容积。

在进出料时,灯和灶应处在熄火状态,以防止回火爆炸。

1、沼气发酵合适的碳氧比是(20-30):1.一般使用牛粪、猪粪、腐熟作物秸秆、人粪作原料;2、沼气发酵浓度控制在6%-10%。

夏天可以低些,冬天可以高些。

3、保持适宜的酸碱度;适宜的酸碱度为6.8-7.5.4、抑制剂的控制。

抑制剂是指对沼气发酵有抑制阻碍作用的物质。

在农村主要指各种剧毒农药(杀菌剂、杀虫剂、工业废水、消过毒的畜禽粪便)(二)、经常搅拌能使沼气池内发酵原料和细菌分布均匀,提高产气率。

我们可以采用从出料口提取10桶沼液从进料口冲入,使料液循环,起到搅拌作用。

(三):冬季保温沼气池正常发酵温度在8度以上进行,因此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

我们可以在沼气池上面铺设秸秆、干草保温;也可以每天向沼气池内加入一定量的温水,同样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四):适时大换料沼气池1-2年必须大出料1次,清理池底沉渣,保证沼气池的正常运行。

在出料时,我们要注意:1、大换料一般要在春秋季节,温度在15度以上,便于沼气池的重新启动;2、大换料前20天停止进料;3、备足新的原料,适时搞好预处理;4、大换料时要清除池底残渣和沉积的泥沙等物质;5、出料时,池内保留20%-30%含有沼气细菌的活性污泥和料液作为接种物;6、大换料清渣入池时,应先向池内通入新鲜空气,在放入活的小动物进行试验后方可以入池。

入池人员要系安全带,有人在外监护,确保人身安全。

(五):安全管理1、沼气池的任何一个开口都必须加盖,防止人畜掉入池内;2、沼气池要安装压力表,经常检查压力表的变化情况;3、不要在沼气池边使用明火。

下池出料时要使用手电筒照明,不能使用蜡烛照明,不能吸烟,防止烧伤或火灾;4、每隔1-2个月,要检查各处是否漏气,对各接头用肥皂水进行气密性检查,严禁用明火检查;5、在室内闻到臭鸡蛋或发现沼气泄露时,不能使用电风扇、抽烟机等排气,不能操作电器开关,不能使用明火。

应立即关闭气源,打开门窗,自然疏通室内空气,等沼气排尽后方可使用;6、脱硫剂使用半年后,应对其进行再生,可直接放在太阳下晒7、沼液、沼渣不可随意排放,可以用于种植、养殖业四、作业布置: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方法有那些?测土配方施肥教案农村户用沼气池安全使用和管理培训农村户用沼气池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教育学生把这一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二、教学重点:测土配方施肥原理。

三、教学过程: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一、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九项重点内容。

1、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土壤测试。

土壤测试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3、配方设计。

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

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数据等,划分不同区域施肥分区;同时,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

4、校正试验。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配方肥料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置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肥3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及其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善肥料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5、配方加工。

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提高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关键环节。

目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运作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工厂化加工、网络化经营。

这种模式适应我国农村农民科技素质低、土地经营规模小、技物分离的现状。

6、示范推广。

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落实到田间,既要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市场化运作的难题,又要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实际效果,这是限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瓶颈”。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为农民创建窗口,树立样板,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是推广前要做的工作。

推广“一袋子肥”模式,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物化成产品,也有利于打破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坚冰”。

7、宣传培训。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技术的重要手段。

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使用者,迫切需要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方法和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级技术人员、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的系统培训,逐步建立技术人员和肥料商持证上岗制度。

8、效果评价。

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最终受益者。

检验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及时获得农民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

同时,为科学地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必须对一定的区域进行动态调查。

9、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长效性的科技支撑。

重点开展田间试验方法、土壤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平。

二、测土配方施肥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补偿)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没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为了补充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怀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密度、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1、养分归还(补偿)学说: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

为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容量和强度,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与输入间的平衡,必须通过施肥这一措施来实现。

依靠施肥,可以把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能力。

2、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限制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种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种养分(最小养分)。

如果忽视这个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再提高。

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经济合理的施肥方案,是将作物所缺的各种养分同时按作物所需比例相应提高,作物才会高产。

3、同等重要律: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的,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生理功能而导致减产,如玉米缺锌导致植株矮小而出现花白苗,水稻苗期缺锌造成僵苗,棉花缺硼使得蕾而不化。

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能因为需要量少而忽略。

4、不可代替律:作物需要的各营养元素,在作物内都有一定功效,相互之间不能替代。

如缺磷不能氮代替,缺钾不能用氮、磷配合代替。

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进行补充。

5、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步减少。

当施肥量超过适量时,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曲线模式,而呈抛物线模式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会呈递减趋势。

6、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产量高低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限制因子的制约。

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施肥措施必须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发挥生产体系的综合功能;另一方面,各种养分之间的配合作用,也是提高肥效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作业布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有哪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大棚类型和结构以及温湿度的调控方法。

2、让学生了解大棚栽培蔬菜几种形式。

二、教学重点:大棚蔬菜种植的环境特点及温度调控。

三、教学过程:一、大棚构建(一)棚架类型和结构。

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

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

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

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钢管大棚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中心高2.2米、宽跨度4.5米,长20米,面积90平方米;另一种是中心高2.5米,宽6米,长30米,面积180平方米。

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还可采用竹架大棚。

棚架以毛竹或小圆木为材料搭成,高2米左右,宽4—5米,一般使用寿命为3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