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案一——果树的管理【教学重点】病虫害的防治,对果树的施肥【教学难点】果树修剪及定果【教学过程】一、设施果树叶面施肥六注意:喷肥浓度一般尿素为0.3%至0.4%,磷酸二氢钾为0.2%至0.5%,硫酸钾为0.5%,过磷酸钙为0.5%至1%,硼砂为0.1%至0.2%,硫酸锌为0.1%至0.2%,硫酸锰为0.05%至0.1%,农用稀土为0.1%。
掌握好喷肥时间在扣棚期,因棚内湿度大,叶面容易积成水珠,喷肥时必须在水珠蒸发干后进行。
一般喷肥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
在非扣棚期,一般喷肥在上午8点至下午6点进行。
但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要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
喷肥时期一般在开花前期、落花期、幼果期、叶面缺素期进行叶面喷肥。
每次喷肥间隔应在10天左右。
一般花期喷施微肥,果期喷施化肥。
适宜的喷肥湿度适宜喷肥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50%至80%。
视果树生长状况喷肥当树体长势较弱、叶色发黄、生长缓慢时,则为植株缺氮。
此时应以氮肥为主,配合喷施磷、钾肥。
当树体长势过壮、叶大嫩绿、节间过长时,为氮素过于丰富,此时喷肥应以磷、钾肥为主。
喷洒部位叶片背面叶孔较多,肥料易渗进去,喷肥要以叶背面为主,最好正反面兼顾。
二、冬春果树病虫害的防治翻耕园土害虫入土越冬的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在冻期来临前或早春进行全园翻耕,以破坏害虫冬眠,使蛹、成虫暴露于地面冻死,或让禽鸟啄食,同时疏松了园土,利于土壤熟化与水分蓄积。
剪除病虫枝果树上的残枝病梢潜伏着不少害虫和病菌,冬剪时必须彻底剪除并烧毁,以减少病虫的越冬数量。
果园清理冬季对果园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并将枯枝落叶、杂草及衰、落果等清除物烧毁或沤肥,以清除害虫及多种病菌集中越冬的“温床”,减少病虫害越冬数量。
堵塞洞穴成年老果树主干和主枝分枝处常有一些半枯的洞穴,是害虫易于集中越冬的场所。
在刮皮的同时先用钢丝插入洞穴内捣搅,以刺死潜藏的害虫,或喷注杀虫剂,然后以黏土调糊泥严封堵塞以窒息闷死害虫。
三、果树开春要复剪果树春季复剪,是冬剪的补充和完善,一般在果树萌芽后能清楚地辨认出花芽时进行,最好在花蕾膨大前完成。
果树春季复剪要先剪成年树、弱树或开花早的品种,后剪幼龄树、旺树和开花晚的品种。
果树春季复剪要因品种、树龄和树势等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盛果期的大树,要选留饱满和叶片多的花芽,去掉瘦弱和叶片少的花芽。
按生长枝与结果枝为3∶1的比例,对枝组进行修剪,使其负载更趋合理。
对于花量多的大树,要适当疏除弱枝和弱芽,多留壮枝和壮芽,更新衰老和过密的枝条,适当短截中、长枝,保留的果枝不能少于1/3,对花芽少的幼龄树,要多留花芽,疏除过密的营养枝;对于幼龄树,除对骨干枝进行正常短截外,其余各枝要尽可能进行长放,少短截,以促发短枝,疏除密生枝和徒长枝。
同时,对侧枝或其他直立旺枝,要利用棍撑、绳拉等方法进行。
四、果树定果有方法1、叶果比法花和果实主要依靠根的吸收和叶片合成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其间有一个相互依存的供求关系。
据调查,中型果品种叶果比应为30~40:1,大型果品种为40~50:1。
2、枝果比法即上年剪留的枝梢数与果实之比。
一般大型果品种可掌握3:1,弱树4~5:1,小型果品种2~3:1。
3、树干截面积法树干粗细是果树枝叶与根系物质流量多少的标志,决定着合理负载的大小。
研究认为,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积一般可留3~4个果。
适宜留果量=3×0.08C2×A。
C是树干周长(以厘米计),A是保险系数,即适宜留果量增加20%左右的备用花(防落花落果)。
4、树冠体积法树冠大小与光合能力成正相关,果实生长主要依靠叶片光合产物,故可依据树冠体积确定负载量。
一般认为,每立方米树冠留果20~30个(或5~8公斤)为宜。
适宜留果量=2D2H(公斤)。
D为树冠投影直径,H为树冠高度,D、H单位均以米计。
此外,确定果树合理负载,还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果园实际情况,如果树品种构成,树龄大小,树势强弱,在积年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使当年留果量既能保证新梢正常生长,又能保证翌年开出适量花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案二----《河蟹》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河蟹的生活学特性。
2、了解河蟹的养殖技术。
3、了解河蟹的养殖意义。
4、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2、了解河蟹的养殖技术。
【教学难点】河解的养殖技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河蟹、投影片、挂图【教学过程】引言:用歇后语点出本课的主大闸蟹乘飞机悬空八只脚。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关于河蟹的知识。
目前,我市的河蟹养殖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因为大家都知道养殖河蟹是一条快速致富的捷径,但不是所有的养殖户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据统计,我们二初中学初二学生315人中,家有蟹塘的有154家,其中能赢利的有96家,占60%多点,约有40%家不能瀛利,那为什么呢?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其实不是缺少对河蟹的认识,为了能更好地养殖河蟹,改善家庭经济,接下来我们就学一学河蟹的知识。
一、河蟹河蟹又叫老毛蟹,学名又叫中华绒螯蟹,它的营养价值极高,据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4%,成为人们深受欢迎的珍贵的水产品,同时也是出口创汇的水产品之一。
我国有丰富的内陆水资源,大力发展河蟹养殖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综合开发利用水面资源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更好地了解河蟹的养殖知识,我们先学习河蟹的生物学特性。
河蟹的生物学特性(用投影打出标题)1、河蟹的外部形态(1)教师提出观察要求:a、观察头、胸、腹的颜色、形状及腹部的分节情况。
b、观察其足的生长情况(从分类学上看)c、如果是活的描述一下河蟹的活动情况。
(2)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后,请学生回答描述,然后教师总结,作投影来概括。
(3)在学生看完投影片以后教师可以提出加外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何区分河蟹的雌雄。
请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两只蟹,然后回答。
教师提示如果只剩下二只螯足,你如何判断,学生不能判断,教师区分的标志,并讲明理由?(4)小结,河蟹的生物学特性(用投影显示)1、河蟹的外部形态(1)头胸部:墨绿色具头胸甲(2)腹部:灰白色共分7节(3)胸足:一对螯足,四对步足2、河蟹的生活习性(一)栖息:让学生充分、主动发言,教师总结河蟹喜欢穴居和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河蟹的管穴能力很强,洞穴的形状一般呈管状,底端不与外界相通,穴道与地平面约有10左右的倾斜,洞口向上,穴道的深处常有积水,(少量)使穴保持湿润,洞口与穴道直径基本一致,并与蟹体大小相宜。
洞口形状呈扇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穴道长20-80厘米,河蟹从幼蟹阶段起,就有穴居习性,穴居可防治适度害侵袭,又可越冬,是对自然界的一种适应。
(二)食性:学生充分发言、主动、教师小结河蟹的食性:河蟹是一种杀食性的动物,荤素食物都吃,但偏食动物性食物,而且夜晚出来觅食,有时白天也来觅食。
(1)食物种类:A、动物性食物:小鱼、虾、蚌肉、螺、蛇、蚯蚓等。
B、浮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及豆饼、小麦、玉米等商品食料,也吃些嫩草。
(2)食量:河蟹的食量很大,且很贪食,河蟹还有抢食和好斗的天性,平时为争夺美味可口的食物而相互斗杀,因此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为避免河蟹的争食投食一定要多点投放,均匀投喂,投食时尽可能撒在浅水滩处。
(三)自切和再生:(1)当河蟹受到强烈刺激,敌害攻击或机械损伤时,常会将残肢从基部压断,这种现象叫做自切。
(2)再生:自切以后,会在残肢处,重新长出新肢的现象叫做再生,利用河蟹能再肢的现象,当地养殖户就专门收购断肢蟹养殖,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收入。
过渡,河蟹新肢的长出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在河蟹的生长过程中渐渐长完整的,蜕一次壳长一点,再蜕一次壳再长一点,因此,接下来我就讲讲河蟹蜕壳与生长。
(四)蜕壳与生长:蜕壳是河蟹的发育变态的个性生长必要步骤,河蟹蜕壳一次,体重就明显增长一次,蜕壳一次长一次直到变为“绿蟹”蜕壳才终止。
河蟹在幼体阶段个体生长发育快,通常2-3天或3-5天就蜕壳一次。
每次蜕壳时间较短,3-5分钟即可顺利完成,而且无论静卧水底或浮于水中均能顺利进行,在正常情况下河蟹一生可以蜕壳18次,从受精卵开始到性成熟变为绿蟹需24个月时间。
补充:1、绿蟹:性成熟蟹,不再在淡水咸水交界处产卵受精,繁殖后代。
2、“二龄蟹”即性成熟河蟹,拿出“二龄蟹”展示。
了解了以上这些内容以后,接下来讲关于河蟹的养殖。
二、河蟹的养殖有二种类型,一种是从蟹苗——幼蟹,另一种是从幼蟹——绿蟹的饲养,今天我主要讲关于蟹苗——幼蟹的饲养。
无论从哪一种类型的饲养,首要的条件是:1、池塘建立的条件:(1)位置:靠近水源,且水质良好,水量充沛,环境安静,进水排水都比较方便的地方,另外河蟹的养殖不紧靠沟渠等,以防河蟹打洞逃逸这点是相当重要的。
(2)规格:最好东西方向长宽之比为5:1,面积大小没有严格要求,最好1-5亩,太小或太大都不方便管理。
(3)水位:最好深浅不一,最深处为1.8米,最浅处为10-20厘米,常位水位在60-80厘米,这样既可满足河蟹喜在深浅滩活动,觅食蜕壳的需要,又能使其在深水处越冬。
(4)防逃准备:可以用多种方法,可用薄膜,预制板,玻璃等,可根据自己的条件。
2、蟹苗的选购:(1)原则:从提高池塘养蟹的产品经济效益出发,应选择自然苗,但人工苗的孵化技术也逐步提高,因而现在人工繁殖蟹苗也能获得较为丰厚的经济收入。
(2)放养密度,施养规格和养殖周期有关。
放养密度,每亩为8万只左右,(现在农村养蟹常是从苗——扣蟹)即每亩为半斤最为适宜。
3、管理:(1)投料:投料的种类:小杂鱼,或植物性食物。
投料的量:幼蟹重的15%左右。
投料时间:晚上6-9点,早上6-7点投料方法:多点投放。
(2)水质控制:A、蟹塘的水质以清澈,容氧丰富为佳,如以现河蟹登岸数比较多与往常有异,尤其是白天登岸,说明水质坏,缺氧应及时换水。
B、换水,通常3天换一次,水温低时7-10天换一次水,水温高时1-2天换一次水。
(3)日常管理:A、巡塘检查,杀死敌害。
B、看天投料,气温高时,天气晴朗,料投得多些。
C、注意水质,水质败坏,PH值的提高。
D、观察记录:a、吃食情况;b、天气情况;c、换水情况;d、蜕壳生长情况。
三、小结:讲完了以上内容后可以作一下小结,并宣称落实好后我们去观察一下附近的蟹塘进行对比一下。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案三----科学养鸡技术【教学内容】科学养鸡。
【教学重点】科学养鸡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掌握科学养鸡的技巧及蛋鸡的疾病防治。
【教学内容】一、预防鸡群产蛋量突降有招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即开产后几周达到产蛋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缓慢下降直至产蛋结束。
如果产蛋鸡的产蛋量突然下降,就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1、减少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