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报告
亚洲的人口、环境、资源
西工大附中初一四班赵怡君史亦卿朱崇萱
一、研究内容
了解亚洲人口的分布,环境,资源
二、研究方法
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分析数据比较研究统计调查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研究内容
三、研究过程
今天我无意之中看到了世界地图,看到了亚洲,我们生活的地方。
正好,这几天我们数学一直在学习人口。
于是,被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我决定要研究一下亚洲。
首先,让我们看看亚洲的地形。
再让我们看看亚洲的人口。
根据这些,我们就可以算出亚洲的人口密度。
从这幅图可见,我国东部和非洲地区人口比较密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亚洲各国的环境、资源。
自然资源: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
主要矿藏
有煤、铁、石油、锡、钨、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
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锡矿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60%以上。
亚洲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极丰富。
亚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著名的渔场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有中国的舟山群岛、台湾岛和西沙群岛渔场,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渔场。
全球现有森林40亿公顷,亚洲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极丰富。
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6%(或者总陆地面积的29.4%)。
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
现在让我们算一算,亚洲每个人拥有多少森林面积:
40亿×13%=5.2亿 5.2亿÷40亿=0.13公顷
还是挺多的!
四、研究成果
面积: 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口: 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自然资源: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气候: 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
气候的主要
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经济: 除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
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五、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一次的课题研究我知道了亚洲的面积、人口、自然资源、气候、经济等。
也让我感受到了现在亚洲、世界危机。
一些科学家认为,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已达到地球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
其表现为环境污染加剧,它既包括常见由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对大气、水体、土壤、植物的污染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也包括一些本身并非直接有毒,如CFC、二氧化碳等物质,但它们的存在会对全球气候及环境造成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严重全球性环境危机;其还表现为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它既包括生物类(森林、生物物种)和非生物性的资源(土地、水)破坏,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还包括各种化石燃料及矿物的耗损;其也表现为其他一些人类尚未发现的环境危机。
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全球土地退化面积中,目前人类农业用地中的土地退化面积(包括沙漠化、侵蚀和盐渍化)已达到35%。
这真是触目惊心的数字,所以我们现在就要保护环境,保护家园。
这也是我们这篇报告想要告诉大家的。
六、家长的话
通过阅读孩子的这篇“课题研究报告”,让我感到孩子真的长大了,懂事了。
她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一张普通地图上,学到这么多的知识,而且懂得了要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重要性。
真的很好,希望老师多布置些类似的作业,让孩子们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也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