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阶段
一个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
规划是指导并引领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纲领, 编制好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对于引领和推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建设,进一步深化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九个试点工程项目
①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②风光储联合示范工程 ③常规电源网厂协调试点工程 ④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心试点 工程 ⑤智能变电咱试点工程 ⑥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 ⑦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工程 ⑧电动汽车充放电站试点工程 ⑨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试点工程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统一:表明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标 准、统一建设为原则,以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 先行、整体推进为工作方针。 坚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 发展的坚强电网。具体包括:特高压输电网、受端电 网、配电网的建设。 智能: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是智能电网的特征。 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户、调度等六 大环节和通信信息平台。
一、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
在经济上,2008年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 济造成重创,为避免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低迷,各国 都推出了大量的经济复苏计划,刺激经济尽快走出低 谷。
从现实看,美国几次停电事故表明,电网公司投 入不足,配电网老化问题显现,主干网不强,供电可 靠性的保证和新能源计划的实施,需要对原有电网进 行建设改造。中国本身,能源安全保障供应压力十分 巨大: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的储量严重不足,能源与 经济分布严重不平衡, 需要保持电网的快速发展, 满足能源输送和各种新能源的接入。
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阶段
两项基础建设
标准化工作和研究检测中心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为 智能电网发展提供标准化的技术管理支撑和研究检测平台,是发 展智能电网的重要保障。
十类重点专项研究
①特高压交直流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设备研制 ②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究 ③双向互动营销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 ④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设备研制 ⑤超导储能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研究 ⑦微电网技术框架/接入技术与分布式储能装置研究 ⑧高级量测技术研究 ⑨智能电网通信信息技术研究 ⑩智能电网管理模式研究
2020年 2016年 2015年 2012年 2011年 2009年 第一阶段:研究试点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
第三阶段:完善提升
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阶段
国家电网公司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 行、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已提出了包括智能电网 规划、试点工程、基础建设、重点专项研究等内容在 内的第一阶段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即一个国家电网智 能化规划、九个试点工程项目、两项基础建设、十类 重点专项研究。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发电环节 通信信息平台
输电环节
智能电网
变电环节
调度环节
用户环节 配电环节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发电 环节
侧重发展清洁能源接入和谐波控制技术。提 高风电、光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技术水平,即 能接入、稳的住、扰动小;有效控制清洁能源的 谐波注入;大型储能设备与技术的应用;常规电 厂与智能化电网的技术接口。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受端 电网
受端电网建设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实现与特高压电网的有效衔接,通过优化建设以 500kV为主220kV为辅的受端网络,在保证系统安 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行分片运行,有效解决 系统短路电流特别是220kV网建设的要 求,将承担中小型新能源(风电、太阳能电站和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更要保证对各类用户的供 电可靠性,达到“自愈”的标准。
配电 环节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用户 环节
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将重点开发智能电 表,形成电网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并结合智 能化家电、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的应用,达到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用户电费支 出的目的。 重点是建设分层分区的智能调度与分析系统 若干辅助支持系统。其包含的功能应该有:在线 负荷预测、节能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电力 市场交易、运行中的功率自动调控、故障状况的 自动处理等。实现上述功能,调度与分析系统须 达到在线闭环运行水平,在正常方式下实现无功 优化,控制系统各级电压枢纽点的电压,降低系 统网损,满足用户电压质量要求,在系统发生故 障时,通过快速的计算分析,选择最佳方案隔离 故障点,自动恢复系统稳定运行。
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2009.09
提纲
一、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
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发展阶段
五、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
一、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
2009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的经济复苏计划 中提出发展智能电网。 2009年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 术国际会议”上提出了名为“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 规划。 2009年7月16日美国能源部长和商务部长到访国家电 网公司,与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对“统一坚强 智能电网”建设进行了交流。 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有经济的原因,有现实的 考虑,更有远景规划需要。
一、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 :
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是实现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开发。 四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五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条件:
在电网网架方面,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成功投运并稳定运行,全面掌握了特 高压输变电核心技术,后续交直流特高压工程全面推进,为加快发展坚强电网 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大电网运行控制方面,调度技术装备水平国际一流,自主研发的调度自动化系 统和继电保护装置广泛应用;广域相量测量、在线安全稳定分析等新技术开发 应用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 “三纵四横”的电力通信主干网络,形成了以“SG186” 工程为代表的国家电网信息系统集成开发整合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ERP、营 销、生产等业务应用系统已完成建设试点并大规模推广。 在研究体系方面,形成了目前世界上实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试验 研究体系,具备了世界上最高参数的高电压、强电流试验条件,实验研究能力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发展智能电网方面,坚强智能电网试点工作已逐步开展,一体化的智能调度技 术支持系统已完成基础平台开发;大用户负荷管理和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已安装 使用约900万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研究全面开展;启动了高级调度中心、统一 信息平台和用户侧智能电网试点建设工作。 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及分散式储能方面,开展了光伏发电监控及并网控制等 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风电接入电网仿真分析平台,制订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 统技术规定等相关标准,开展了电化学储能等前沿课题基础性研究工作。 在体制方面 ,国家电网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从线路、变电、配电到用电服务的各 个环节,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快速推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体制优势。
用户
用户关注电费支出和用电可靠性。
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
智能电网的目标是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可靠 性和经济性,降低用户的电费支出,并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如果智能电网能够达到上述目 标,就能获得各个利益方的支持,其发展前景也会更 加广阔,这也是我们思考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 刘振亚总经理就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表述 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 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 能电网。
输电 环节
重点在安全监控、输电运行控制、状态检修 和寿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具体包括:可控高抗、 固定串补、可控串补技术应用,输电线路状态监 测系统建设、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输电线路运 行维护管理集约化等 。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变电 环节
将重点建设(或改造)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 电站的要求是: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通过一次 设备的智能化、二次设备的网络,使其具备自我描述 、自我诊断的能力,使各类实时数据上传与共享、达 到能控可控在控;实现变电站参与系统电压控制、运 行控制;实现变电站状态检测和全寿命管理。具体包 括: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SVC、有源滤波、变电 站监控等。 将重点提高配电自动化、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 电技术和网络建设。其中配电自动化将主要从满足安 全可靠供电方面,加强对运行线路和设备的监控,在 故障情况下自动隔离故障点,达到“自愈”的能力。 具体包括:智能化的断路器(环网、分段开关)、实 时信息采集与传输、配电网信息化系统等。
三、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内容
特高压 输电网
由交、直流组成的特高压输电网,直流具备主要 的输电职能,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直达快车,其 电力消纳必须依托坚强的交流电网支撑,交流除具有 输电属性外,最重要的是具有网络属性,能够跟踪发 电厂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在各种运行方式和故障情况 下,实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用户的 安全、可靠用电。构建交直流并联运行的混合电网, 能够充分发挥特高压交直流的作用。规划的特高压交 、直流混合电网结构合理,协调运行,提高了电网抵 御严重故障的能力。
一、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提出
在电网远景规划方面,以国家电网来看,未来将 形成以“三华”电网为核心,以西北和东北电网为主 要送端、各级电压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2020年最大 负荷达12.72亿千瓦,送入“三华”电网的电力将达3 亿千瓦;电源装机达16.4亿千瓦,电源构成也将发生 很大的变化。 如此规模的电网,和如此大的电功率长距离输送 ,要适应各种电源的接入,满足如此巨大负荷供电的 电网建设和运营,仍按原有的思路去建设和管理,将 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走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转变 电网发展方式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