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健康手册心理健康手册阳光社区出版社1社区心理健康手册目录一、关于心理健康 (3)(一)健康心理的标准 (3)(二)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 (4)(三)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 (9)(四)心理亚健康的特点 (10)(五)心理障碍的特点 (14)(六)心理疾病的特点 (16)(七)心理不健康带来的危害 (18)二、心声回应 (21)2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一、关于心理健康(一)健康心理的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了解自己,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2、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经常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3、意志健全,行动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总是有目的地进行各项活动,遇到问题是能经过考虑而采取果断决定。
3社区心理健康手册4、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积极进取的信念、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尊重、平等、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态度与人相处。
(二)常见的心理健康误区误区一:身体健康就心理健康此为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
国际卫生组织(WHO)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指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4社区心理健康手册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
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能算健康。
误区二: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误区三: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许多人对“心理健康”十分敏感又5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不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十分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这是一种很伤害人的误解。
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误区四:去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很多人觉得去看心理医生是很难为情的事情,认为看心理医生的人都心理变态。
这是很大的误区。
心理咨询在中国是6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之一。
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
这也是误解。
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误区五: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长期以来只重视身体健康的宣传,致使人们身体有病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但心理有问题却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小问题也逐渐成了大问题。
7社区心理健康手册误区六: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也导致了人们过高的期望值,认为通过一次半次的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
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期望很快就能痊愈。
这自然也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心理问题都需要多次咨询和治疗,简单的问题一次足矣。
误区七: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许多人对“心理健康”十分敏感又不8社区心理健康手册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十分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这是一种很伤害人的误解。
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三)心理问题的等级划分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9社区心理健康手册(四)心理亚健康的特点心理状态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正常人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异常心理现象。
称之为“正常的异常心理”,也称心理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如下: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并随着时过境迁而很快缓解。
10社区心理健康手册类似歇斯底里现象:多见于妇女和儿童。
有些女性和丈夫吵架时尽情发泄、大喊大叫、撕衣毁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胁自杀。
儿童有白日梦、幻想性谎言表现。
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充分、不成熟所致。
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
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
恐怖和对立: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惧感,有时也想到会不11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会往下跳,跳下去是什么情景。
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
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谈论自己,其性质和内容12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
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
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
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13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五)心理障碍的特点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它的特点是:1. 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儿童出现成人行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等等2. 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14社区心理健康手册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念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得很正常。
3. 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社会功能。
4. 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
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六)心理疾病的特点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15社区心理健康手册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
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其特点是:1. 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或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等。
2. 明显的躯体不适感——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16社区心理健康手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 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
4. 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需心理医生治疗而康复。
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
(七)心理不健康带来的危害1. 犯错误:由于心理不健康,会导17社区心理健康手册致一个人犯很多错误,如:由于不善于控制情绪,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与同事、夫妻等吵架,甚至动手打人,轻则犯错误,重则触犯刑法。
2. 人生失败:很多人一辈子就碌碌无为,不仅事业不好,甚至婚姻也不好,其症结就是因为他们心理不健康。
由于患心理疾病,他们不得不辞去工作,到处求医,有的长期受心理问题困扰,无心工作、学习和生活,被心理问题折磨得不成人样。
3. 人际关系糟糕:心理不健康者人18社区心理健康手册际关系一般都非常糟糕。
不但上司讨厌,同事讨厌,回到家,爱人也讨厌。
尤其是一些病态人格者,不但人际关系差,事业上也一事无成,有的甚至走上犯罪之路。
4. 犯罪:心理不健康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犯罪。
如常见报道的连环杀手,这样的人心灵扭曲,仇恨社会,具有反社会人格和严重的病态心理。
他们杀一个还不解气,一直杀下去,直至被公安机关抓获为止。
19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二、心声回应(一)为什么我总是缺乏安全感?解答: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人会一直觉得自己很有安全感。
这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事总有一些担心,害怕自己控制不了它。
我们总会在吃一个陌生的水果前,20社区心理健康手册害怕它是有毒的……其实如果真的咬一口,或许觉得它还蛮甜的。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没什么安全感,也不必大惊小怪,这很正常,路人甲路人乙也和你一样。
但请你注意的是,你越不敢咬这个水果,却还拿着它时,就会越缺乏安全感。
最好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干脆咬上一口,另一个就是头也不回地丢了它。
身在矛盾之中,才是不安的根源,别让自己那么为难,才是保证安全感的最佳方法。
21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二)怎样才能迅速治愈伤心?解答:当我们伤心时,第一反应就是要摆脱糟糕的心情;就像生病了,马上就想吃药。
但这世上并没有治本的“伤心药”,因为伤心根本不是病——这就是对此问题最好的回答。
受挫、失恋、亲朋亡故……但凡人生出现丧失,我们都会伤心。
失去了自然会哭,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就像听了笑话会笑一样,谁也阻止不了。
顺利哭出来的人,正常的伤心了的人,随着时间会慢慢22社区心理健康手册康复。
往往那些禁止自己伤心,想迅速停止伤心的人,才容易生病。
也就是说,该伤心的时候疼了,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该伤不伤,不给自己时间伤心,才是“百病之源”。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感冒并不需要吃药,撑过去反而会增加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正常的伤心就像感冒,会自然好转,强加干预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心理耐受力。
所以,如果你正伤心着,没什么大不了,好好的、尽情的伤吧,时间是最好的康复剂,千万不要强迫自己马上装成“没事23社区心理健康手册人”。
要知道,人的心,是必须被伤的,只有伤心,才能让人长大。
《美丽心情》有句歌词:“只有被辜负而长夜流过泪的心,才能明白这也是种运气”——就是这个道理。
(三)心理测验结果不佳,就说明我心理有病呢?解答:单一的心理测试结果是不能评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的,就像不能用体重来衡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特别是网络上那些自动计算结果的心理测验,大多都是不准的。
心理测验对心理健康的考察,24社区心理健康手册需要在权威机构,由专业的心理测量师来测验。
比较准确的心理测验,首先题目很多,一般在100题以上,并且经过抽样检验,信度效度都达标,有较新的常模。
并且有专业人员对你的测验结果进行解释。
并且就算这样出来的心理测验结果,也只是对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提供一个参考数据,心理疾病的诊断还需要行为观察、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等其他指标,根据我国的心理卫生条例,只有医院的心理门诊才可以下这个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