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专题6大气地受热过程

小专题6大气地受热过程

小专题6 大气的受热过程小专题跟踪训练6一、单项选择题1.(2017·4月选考,11)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

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B.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C.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D.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解析:D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根据题意,积雪厚度即为下垫面性质影响地面辐射,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多,地面吸收的热量少,年平均气温低;反之年平均气温高。

2016年10月17日7:30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并将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3天,之后返回地球。

据此回答2~3题:2.“神舟十一号”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B.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3.图示是“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所在大气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示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2.B 3.C 第2题,“神舟十一号”运行在高层大气,返回过程中先进入平流层,然后进入对流层。

第3题,“神舟十一号”飞船预定轨道位于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平流层顶的气温约0°C,故选C。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4~5题:4.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5.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4.B 5.C 第4题,图中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穿过大气层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热量,又通过地面辐射将热量传给大气,使大气增温。

所以传递过程顺序是①—④—②。

第5题,气象谚语“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

(2017·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太阳散射辐射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分子、水蒸气、灰尘等质点的反射,改变了方向的太阳辐射。

如图为阴晴天气下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读图,回答6~7题:6.结合上图可知,一天中( )A.散射辐射越强,气温越高B.散射辐射越强,温差越大C.散射辐射越强,大气逆辐射越弱D.散射辐射越强,大气能见度越差7.导致图中阴晴天散射辐射差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云量多少B.太阳高度差异C.下垫面性质D.海拔不同解析:6.D 7.B 第6题,由图可知,从时间上看太阳散射辐射最强时并非气温最高;一天中阴天的太阳散射辐射比晴天强,而阴天昼夜温差比晴天小;散射辐射越强说明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多,云量多,空气中尘埃杂质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能见度差。

第7题,图像显示阴天与晴天太阳散射辐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日出后和日落前时段晴天稍强于阴天,正午前后时段阴天强于晴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其他选项要素在一天中没有呈现该变化,故不正确。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

如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

据此回答8~10题:8.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A.0~6时B.6~12时C.12~18时D.18~24时9.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B.临近河湖与林草地C.沿线工业污染严重D.路面昼夜温差较大10.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8.A 9.D 10.C 第8、9题,根据题意可知,团雾因地面辐射形成逆温而导致。

高速公路是水泥地面,由于比热容的原因,升温快,降温也快,在夜晚(尤其是深夜),地面不断的降温,使得近地面气温不断下降,形成逆温,最终导致团雾的出现。

第10题,根据团雾的成因,除了逆温,还需要大量的水汽,而③地,由于靠近太湖,有大量的水汽,利于团雾形成。

11.下图为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原因是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原因是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C.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大气逆辐射最弱D.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地面辐射不断增强解析:D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地方时的12:00;最低气温出现在6:00;是因为日落后,地面不断向外散发热量,温度不断降低,所以日出前最低;大气逆辐射最弱时是气温最低时,日出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所以气温升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12~13题:12.若图中等值线等差值为300,则图中AB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最可能是( )A.A地比B地大1 000B.A地比B地大500C.A地比B地小5 00D.A地比B地小1 00013.A地区与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位于迎风坡,阴雨天气多B.海拔高,正午太阳高度大C.位于背风坡河谷地带,晴天多D.地势低,正午太阳高度小解析:12.A 13.C 第12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总体上A地位于横断山区,B地位于盆地,则A地较B地太阳辐射强;再依据等差值为300,可判断A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介于1 800~2 100之间,B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介于900~1 200之间,则两地差值为600~1 200之间。

第13题,图中A处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处太阳辐射值比周边同纬度地区高,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可能是该地区天气晴朗日数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所致。

太阳能家庭热水供应系统是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常见形式。

读该系统示意图,并结合生活实践,回答第14题:14.从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状况和方式上看,与图示最接近的是( )A.利用燃煤发电B.燃烧木柴取暖C.发展“大棚农业”D.利用风力发电解析:C 由材料和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太阳能家庭热水供应系统与“大棚农业”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而A、B、D选项属于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

二、非选择题15.(2016·期中)读“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C 表示。

这三者中(填字母)为短波辐射。

(2)字母D表示大气的作用。

E表示大气的作用,它具有性。

(3)F作用的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很大关系,下列选项中F作用最大的是。

①草地②耕地③海洋④沙地⑤冰雪(4)古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试分析(农历)九月初三夜易形成露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热量传递。

第(1)题,根据图形箭头可判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第(2)题,根据图形信息,D为反射,为削弱作用。

E为吸收,也是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

第(3)题,根据题意“F 作用最大”,F为地面反射,冰雪的反射率较高,故选⑤。

第(4)题,根据题意“形成露”,主要是昼夜温差大,特别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易形成露。

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A(2)反射吸收选择(3)⑤(4)秋季夜晚晴朗少云,大气逆辐射(或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水汽凝结(或液化)形成露。

16.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太阳辐射最不丰富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形区)。

(2)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对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有、等。

(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耕作制度有何影响?为什么?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地形图可确认,盆地太阳辐射最贫乏。

第(2)题,人们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方式越来越多,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太阳能汽车、温室、塑料大棚等。

第(3)题,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热量差异,从而使耕作制度从南向北由一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地区北部仅为一年一熟。

答案:(1)盆地(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温室、塑料大棚等(任选两项即可)(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热量差异,即热量南多北少,从而使耕作制度从南向北由一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地区北部仅为一年一熟。

17.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省出台支持光伏发电的政策,促进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发展。

目前,、、等地均有太阳能发电项目,其中位于市郊青山泉镇的20兆瓦光伏发电站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材料二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甲)和太阳能电池方阵示意图(图乙)。

(1)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的数值约为兆焦耳/平方米·年。

(2)为了获取最大发电效益,图乙中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朝向是,、、三地D值最大的是。

(3)简述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

(4)简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太阳辐射和太阳能利用的相关知识。

第(1)题,从图甲中可知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总体上南少北多,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4 500~4 700兆焦耳/平方米·年。

第(2)题,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发电效益,太阳能电池方阵应朝向正南,纬度最高,故D值最大。

第(3)题,从太阳总辐射量大小、政策、地价等方面分析。

第(4)题,从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分析。

实用标准答案:(1)南部少北部多 4 500~4 700(2)正南(3)太阳总辐射量较大;位于市郊,地价较低;政策支持。

(4)缓解能源紧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文档大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