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在省林业厅和平凉市等相关部
门的领导下,全市各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克服了因气候
特点造成的低温霜冻、冰雪冻害、干旱少雨等诸多灾害,实行了大规
模的荒山造林、城镇绿化、退耕还林等举措。
全市统一规划,合理调控,标本兼治,按照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了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涌现出一批“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生态工程建设先进县”和“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等典型。
同时,全市又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林下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但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有
效地提升了农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更
有效的保护了全县林业资源及生态环境,促动了全县林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各方面原因造成了各地盲目开发、
过度开采、放牧,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场等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了林木资源枯竭、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并引发了一系列自然
灾害的频频发生,如干旱、洪涝、泥石流、山体花滑坡、雾霾、沙尘、地震等等。
同时,因林地资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又直接影响了大
自然的生物链,使很多珍惜动物、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因人类过度
砍伐、开垦,使很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可供的食物逐渐
减少,出现野生动物进村、进屯觅食伤人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各地、尤其是山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林业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林木植被不但
能够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还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能为
人类提供种类繁多的林副产品,既满足了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的
需要,还丰富了林副产品的种类,确保林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同时,
科学加以保护林木植被的种类,能够有效保护自然生物链,维护大自
然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科学、永续的发展。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m3,林地保有量达到3.09亿hm2,”
建立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
不难看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国家进一步增大了林业基础性资源的
发展力度,建立了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使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基
本框架初具规模。
其中包括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东部
沿海防护林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
生态屏障、珠江流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平原农区
生态屏障和城市森林生态屏障。
森林是维护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林地是森林的主要载体,是森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保护森林资源,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
发展林果经济、林下经济,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
社会、促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环境秀美、空气洁净、山青水秀、天蓝云白、适宜人居的魅力平凉的有效途径。
甘肃省在
2012年也出台了《甘肃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平
凉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平凉市2011-2020年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布
局构想》,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平凉、宜居平凉、养生平凉”的
战略发展目标,加快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城市,建设全国优质苹果生产
和出口创汇基地,这些举措无疑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前瞻意义。
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