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2010-2015年中国餐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五卷)•关键词:餐饮业发展分析餐饮行业现状分析餐饮市场发展前景•出品单位:中投顾问中投顾问的实力如何?如何鉴别一家研究机构的实力?•首次出版时间:2007年8月•最新修订时间:2011年1月•交付方式:特快专递在1987-2007年这20年的发展进程中,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展现出繁荣兴旺的新局面。
自1991年到2007年,全国餐饮业营业额每年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餐饮业发展的质量和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行业的经营领域和市场空间不断拓宽,经营档次和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业态日趋丰富,投资主体和消费需求多元化特点更加突出,网点数量和人员队伍继续扩大;餐饮市场更加繁荣,消费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的趋势明显,追求健康营养和连锁规模发展成为主题。
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加快,餐饮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
2008年我国餐饮市场运行基本平稳,餐饮业继续成长壮大,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全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2%,人均消费1158.5元,餐饮消费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尽管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遭受了一定冲击,但国内餐饮业仍旧迅猛发展。
全社会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7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虽然与上年相比增幅降低了约8个百分点,但仍保持高位增长。
目前处于资本运作阶段的餐饮连锁企业中,6%的餐饮连锁企业已引入资金或准备上市,有72%的企业已与投资方进行了洽谈,餐饮已成为风险投资商逆市投资的最佳选择之一。
“民以食为天,生以食为本”,伴随着政府拉动消费的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未来餐饮业依然是引人注目的消费热点,中国餐饮消费水平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餐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九章。
首先介绍了餐饮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市场细分等,接着分析了中国餐饮业的现状,并对2006年至2010年国内餐饮市场的运营状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然后具体介绍了中餐业、西餐业、快餐业和中式快餐业的发展。
随后,报告对餐饮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分析、企业经营分析、连锁经营模式分析、酒店饭店餐饮业经营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餐饮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您若想对餐饮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餐饮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报告目录:第一章餐饮业概述1.1餐饮业的定义及分类1.1.1餐饮业的定义1.1.2餐饮业的分类1.2餐饮业的特点1.2.1餐饮业的特性1.2.2餐饮业的基本特征1.2.3现代餐饮业的特点1.2.4餐饮管理的特点和任务1.3餐饮业市场细分及作用1.3.1餐饮业的市场细分1.3.2餐饮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1.4餐饮消费者分析1.4.1餐饮消费者种类分析1.4.2餐饮消费者心理效应解析1.4.3餐饮消费者快餐消费习惯及态度研究第二章中国餐饮业现状分析2.1中国餐饮业的发展概况2.1.1中国餐饮业发展历程2.1.2我国餐饮业发展总体状况2.1.3我国餐饮业发展的主要特征2.1.4促进中国餐饮业发展的因素2.1.5我国餐饮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2.2中国餐饮业的政策法规分析2.2.12007年《餐饮企业经营规范》颁布实施2.2.22009年我国餐饮服务许可证制度正式启用2.2.32010年我国餐饮业两大新规出台2.2.42010年我国餐饮行业其它相关新规2.3本土餐饮企业发展分析2.3.1投资增长是快速扩张最大的推动力2.3.2技术标准化既是推力也是阻力2.3.3招工难阻碍餐饮企业发展2.3.4本土餐饮企业的分化趋势分析2.4餐饮业中电子商务的应用分析2.4.1餐饮业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特性2.4.2国内餐饮业的电子商务存在方式2.4.3电子商务给餐饮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4.4电子商务在餐饮业中的运用策略2.5中国餐饮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2.5.1中国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2.5.2我国餐饮业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2.5.3中国集团饮食供应总体水平较低2.5.4酒店餐饮业人才储备不足2.6促进中国餐饮业健康发展的对策2.6.1中国餐饮业的发展策略2.6.2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建议2.6.3平衡餐饮市场与消费需求的措施2.6.4餐饮企业的主要营销手段2.6.5中国餐饮业的个性化服务策略2.6.6国内餐饮业品牌打造的策略2.6.7餐饮企业成本核算的三大要点第三章2006-2010年中国餐饮市场运营状况分析3.12006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3.1.12006年餐饮市场运行状况3.1.22006年中国餐饮市场发展特征3.1.32006年中国餐饮业居民消费比重为2/3占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的3.3%,门店总数12932个。
呈现出抗风险能力增强、店铺增长和配送中心发展、跨省市连锁发展、以直营门店为主、中端消费占主流等显著特征。
2009年中国快餐业50强前三甲被百胜、麦当劳与德克士摘得。
去年快餐5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为598.8亿元,占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3%。
前五强中,仅有真功夫一家本土品牌入围。
据了解,这次入选企业资格均以2009年营业收入指标作为唯一依据,50强企业年营业收入均达到亿元以上,总体来看,2009年中国快餐业50强企业营业收入高于2008年。
这证明,具有民生特性的快餐行业很有发展空间,中国快餐企业能在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有着顽强的抗风险整体能力。
从整体人均消费来看,50强快餐企业人均消费额度都在40元范围内;在已形成的低端、中端、高端梯度分布中,以中端消费占主流,当然这与各地人均收入水平相关。
从统计数据看,快餐店铺不但业态成型、店态成型、业种成型,而且产生了区域与跨区域品牌,46%拥有2个以上品牌。
总体来看,西式快餐业绩继续领跑,中式快餐业绩增幅超过西式快餐,连锁扩张依然强劲:一级城市快餐营业额总量占比惊人。
毋庸置疑,2009年中国快餐业在做强做大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餐饮业现状分析餐饮业不同于商业,又不同于工业,也不同于纯服务业,在现代社会里它属于第三产业,具有生产加工,饮食品零售和劳动服务的综合性。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餐饮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各种风味特色,各种经营形式,各种组织结构的餐饮企业星罗棋布,但“竞争激烈,生意难作”也成了餐饮业的“流行病”。
更新经营方式,拓展大众市场,建全餐饮业的“软硬”件设施,发展餐饮信息渠道是我国餐饮业应探索的主旋律。
所以,社会化,科学化,集锦化21世纪的发展方向。
一.21世纪饮食业的格局会发生变化目前,我国餐饮业正处于调整市场定位,转变大众化经营的过渡时期,经营方式的多样化蔚然起风,借鉴西方经验发展餐饮集团,以餐饮超市和连锁快餐的经营模式占据一定的市场。
1.建立和发展餐饮集团,是搞活餐饮企业和抵御市场风险的可取途径。
所谓餐饮“集团化”是指单体餐饮采取联号合作的形式,拥有,经营或管理两个以上的企业或系统,其优势在于发挥群体作用,建全多方位,多层次的餐饮系统。
由于我国现在所有制制度决定我国经济类型多样(全民,集体,私营,三资,个体等),经营体制多样(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虽然经营便于管理,机制灵活,但经营制约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加之国家经营体制变动大,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营转轨,由单纯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盈亏自负给单体企业上带来了挑战和困难,形成统一性的连锁餐饮集团对于重组餐饮资产,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加快资金流转转密度,促进餐饮业规划化经营。
而快餐连锁作为“集团化”的先锋,象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屋等西方快餐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强劲的内在潜力。
在21世纪我国必然克服体制上的制约,以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加盟连锁或自愿连锁等形式,内外延型扩张,形成品牌性强的连锁餐饮集团。
2.超市餐饮将补充连锁快餐构成大众化市场。
纵观国内餐饮市场的需求变化,“吃公款”的减少,“吃自已”的增多,消费群层的“公款高消费”明显改善,餐饮市场趋于大众化发展。
大众化经营,意味着廉价,但不等于低水平的经营,它是一种拥有较高服务标准和质量,而价格相对较低的经营,连锁快餐和连锁超市正好适应这种经营渠道。
借鉴于零售业中的超市布局原理,采用开架陈列,自我服务的超市餐饮,改变封闭式的餐饮操作和就餐方式,形成“千品汇一,廉价销售,方便快捷,批量生产”的餐饮经营新格局实属客观之必然。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餐饮作比较,日本人平均每人一年就餐950美元,欧洲435~860美元,而我国平均每人一年在外就餐300元人民币左右,约合28美元,餐饮超市以就餐自由,形式自由,价格适中(一元起价,十元吃饱),面向工薪阶层,使我国餐饮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求奇,求全,求便,求廉的消费心理,成为21世纪的饮食新时尚。
二,科学化是21世纪餐饮业的主流。
掌握高新技术人才和具备管理和营销理念的人才将促进和推动21世纪的餐饮企业。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形成标准化生产,全天性服务,科学性管理,多元化销售,以及发展餐饮信息网的“现代餐饮”。
1.比较多的学者倾向把21世纪称为信息时代,应用高新技术以及发展信息网络可以帮助餐饮业在促销过程中取得巨大突破,与国际餐饮接轨。
目前,越来越多的工薪族们购买个人计算机,数字电视、数字蜂窝电话和其他通讯设备以适应信息化潮流,发展餐饮网了解餐饮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市场信息,企业状况,政策法规,饮食文化知识,技术设备,原料供需情况和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内容是行业发展必然的需要。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需求的五大层次,未来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满足,注重自我,刺激性消费愈显必要。
形成以电脑网络及计算机控制程序为生产和销售的科学化餐厅,运用电脑点菜,电视点炒,建立国际网址,进行全方位服务,缩短上菜时间,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增强厨房的透明度。
对于外卖业务的企业,跨国连锁上网尤为重要,如“全聚德”烤鸭店,上海“绿波廊”已经领先一步,又如天津的“集贤”大酒店推出了“厨房实况监视”的绝招,颇具成效。
2.餐饮产品的科学化,是中国餐饮界拓展的又一方向。
科学化的食品主要包括:第一是健美食品,主要是指能预防肥胖以及胆固醇升高,保持人体生态平衡的食品;二是“绿色食品”,即安全,无害,受污染少,绝对新鲜的食品;三是营养食品,即能补充人体所缺乏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体力和开发智力的产品。
“健康”不仅仅是一种流行,它是科技文明时代的产物,是21世纪人类必然面临的时代要求。
但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们所消费的食品中远远不及日本和美国,80%的大学开设了营养学,而日本已有三万名营养师了,在差距中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首先,推销健康食品,采用“合理改变菜单”或“增加健康食谱”的策略,设计出各具特色的营养餐;其次,引进健康信息,搭配“互补”原料,借鉴西方理论,进口“科学”产品;再次,引进先进机械,以机械生产逐步代替手工制作,制作标准化产品,尽量减少食品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