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调式
中国古时的音律也分为十二个半音,各律名称分别为黄钟、大吕、太
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按五度
相生法产生。后于明朝始创十二平均律。这十二个名称也就是古人所用的
音名,有固定的音高。首律黄钟的音高相当于现在国际通用音律的f 1。
古时的定音器是十二个规定长度的竹管。其中黄钟律管的长度约合现
在的25.36厘米。这个长度也是古时的长度单位,叫“夏尺”。(上个世
纪七十年代初,《人民画报》上发表了马王堆出土的十二律管的图片,其
最长的那只长度为25.4厘米。)
因宫、商、角、徵、羽没有固定音高,所以各种民族调式音阶都可以
有十二种不同的高度。不过现代人不会习惯“黄钟宫”、“大吕宫”之类
的语言。因此,在说明音阶高度时采取土洋结合的方式,即“C宫调式”、
“D宫调式”„„。
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相当于唱名1、2、3、5、6的相
互音程关系。用简谱记谱时,也可记成4、5、6、1、2(前三个音是低音,
因这里无法加低音点而写成了中音。下同)或5、6、7、2、3。因为它们都
符合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所以,中学教科书上说宫、商、
角、徵、羽就是1、2、3、5、6是不够严谨的,只能说“相当于”1、2、3、
5、6。
五声音阶的每一个音都可以作为主音构成五声调式:
宫调式:宫、商、角、徵、羽、宫。 1 2 3 5 6 1
音程关系: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
商调式:商、角、徵、羽、宫、商。 2 3 5 6 1 2
音程关系: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
角调式:角、徵、羽、宫、商、角。 3 5 6 1 2 3
音程关系: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大二度
徵调式:徵、羽、宫、商、角、徵。 5 6 1 2 3 5
音程关系: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
羽调式:羽、宫、商、角、徵、羽。 6 1 2 3 5 6
音程关系:小三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
在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中把宫、商、角、徵、羽叫正音,相当于现在说
的基本音级。比正音高半音叫“清”,相当于#(升记号)。比正音低半音
叫“变”,相当于b(降记号)。比正音低全音叫“闰”,相当于bb(重
降记号)。这些变化音级叫偏音。如果以1为宫的话,古时候只集中使用
四个偏音,它们是清角4、变徵#4、变宫7、闰b7。
五声音阶加一个偏音则构成六声音阶,加两个偏音则构成七声音
阶。七声音阶有下列三种:
清乐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宫。 1234567
音程关系: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
二度
雅乐音阶: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宫。 123#4567
音程关系: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
二度
燕乐音阶:宫、商、角、清角、徵、羽、闰、宫。 123456 b71
音程关系: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
二度
在七声音阶中,也只以正音级做为主音。所以,上述每个七声音阶都
只分五种调式。即宫调式清乐、商调式清乐„„。宫调式雅乐、商调式雅
乐„„。宫调式燕乐、商调式燕乐„„等。
例:D宫清乐2#(4、1)清乐偏音(清角4、变宫7)
2 3 #4 5 6 7 #1 2
宫商 角 清角 徵 羽 变宫、宫 和D自然大调音阶完全一样
E角燕乐 C宫 (无升降记号) 燕乐偏音清角4、闰b7
3 4 5 6 b7 1 2 3
角 清角 徵 羽 闰 宫 商 角
步骤:1.推算出宫音位置,确定调号。56712345
如:D徵(即D是5,那么往上推纯四度得宫音位置,以G为宫)
E羽(即E是6,那么往上推小三度得宫音位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