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篇一」第八章民族调式教学目标:学习和认识五声调式的概念,了解七声调式、中古调式;掌握同宫音系统,运用民族调式分析各种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音系统、民族调式的分析、中古调式。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钢琴教学时数:18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讲五声调式(2课时)找个学生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同学聆听民族歌曲的特点,感受民族歌曲的调式,导入本课五声调式。
一、五声调式1、概念:由五个音按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1、5、2、6、3、7、4”组成的。
也可以说由五个音组成的各音级间没有小二度音程关系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
讨论民歌《茉莉花》的音阶,调式、从而引出五声调式的各个音,1、2、3、5、6、在五声调式中叫做“宫、商、角、徵、羽”。
2、五声调式中的各调式:由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都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并构成调式,故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宫调式: 宫、商、角、徵、羽、宫。
1 1 商调式:商、角、徵、羽、宫、商。
1 2 角调式:角、徵、羽、宫、商、角。
1 2 3 徵调式:徵、羽、宫、商、角、徵。
1 2 3 5 羽调式:羽、宫、商、角、徵、羽。
1 2 3 5 6 课堂练习:写出D商、B徵的五声调式的音阶。
课后作业:1、写出下列各调式音阶bG宫调式 #c商调式 E角调式G徵调式 F羽调式第二讲五声调式的音阶特点(2课时)1、没有小二度音程。
第二讲五声调式的音阶特点(2课时)一、五声调式的特点:1、相邻两音级之间的音程有三处是大二度、两处是小三度。
2、只有一处是“大三度音程”(即宫角之间、下方为宫、上方为角),可以看作是五声调式的特征音程。
3、没有小二度音程。
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二、五声调式的骨干音:Ⅰ、Ⅴ、Ⅵ级。
Ⅰ、Ⅴ、Ⅵ课堂讨论:G宫调式的骨干音Ⅰ、Ⅴ、Ⅵ级是那几个音。
三、五声调式的音级标记:(按大小调式的音级标记方法:主音为Ⅰ)Ⅰ Ⅱ Ⅲ Ⅴ Ⅵ Ⅰ课堂练习:写出E商、A羽的五声调式的音阶的骨干音Ⅰ、Ⅴ、Ⅵ级是那几个音?课后作业:1、写出下列制定调式的骨干音Ⅰ、Ⅴ、Ⅵ级是那几个音G宫调式A徵调式 B羽调式 E商调式 F角调式第三讲五声调式的偏音(2课时)一、五声调式中的“正音”:宫、商、角、徵、羽宫、商、角、徵、羽宫二、五声调式中的“偏音”:清角、变徵、清羽、变宫清角、变徵、清羽、变宫课堂讨论:E宫调式的骨干音Ⅰ、Ⅴ、Ⅵ级是那几个音。
三、五声调式的扩大:分别加入“清角”或“变宫”所构成的六声调式1、加入“清角”所构成的调式:1、2、3、4、5、6、ⅰ2、加入“变宫”所构成的调式:1、2、3、5、6、7、ⅰ课堂练习:1、写出F商、B羽加入“清角”和“变宫”的六声调式的音阶。
课后作业:1、在钢琴上弹出bB商、G羽的加入“清角”和“变宫”的六声调式的音阶。
2、在钢琴上弹出山西民歌《回家》、陕北民歌《秋收》的即兴伴奏,使用加入“清角”和“变宫”的六声调式的音阶。
3、写出D商、F徵加入“清角”和“变宫”的六声调式的音阶。
第四讲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七声调式(4课时)一、概念: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所构成的调式,称为“七声调式”。
二、七声音阶的种类(三种):1、清角型也叫清乐音阶(加4、7):1、2、3、4、5、6、7、ⅰ [清乐音阶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使用最为广泛。
]2、变徵型也叫雅乐音阶(加#4、7):1、2、3、#4、5、6、7、ⅰ[雅乐音阶在戏曲音乐中比较常见,民歌中也可见到。
]3、清羽型也叫燕乐音阶(加4、b7):1、2、3、4、5、6、b7、ⅰ[燕乐音阶只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中较为常见。
] 以上三种音阶的宫、商、角、徵、羽五个正音,都可以作主音,分别构成15种七声调式。
七声音阶中的“变徵”、“清羽”都不属于“临时变音”,而是调式内的音级。
课堂练习:1、找同学在钢琴上弹出G宫的清角型、变徵型、清羽型音阶。
2、写出F宫的七声调式音阶(清角型、变徵型、清羽型)。
课后作业:1、分析歌剧《刘胡兰》选曲当中的一段音乐,写出调式的音阶。
2、写出bA羽、D徵、E商、#G角的七声调式音阶(清角型、变徵型、清羽型)。
第五讲同宫音系统及其调号(4课时)一、同宫音系统的概念:宫音相同、音列相同、调号相同的五个调式,叫做“同宫音系统”。
二、同宫音系统的特征:主音不同、调式结构不同;宫音相同、调号相同、音列相同。
三、同宫音系统各调式的命名:1、C宫系统诸调式:2、五声调式(同宫音系统)的调号:宫音定调号。
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或其转位小六度),找到宫音。
例如:G宫调 A商调 B角调 D徵调E羽调如果五声调式的宫音位置是G,那么,就借用以G为主音的大调式的调号(一个升号)来作为G宫的五声调式的调号。
四、课堂讨论:B羽调和E徵调的调号有几个?课堂练习:写出bD宫、羽调的同宫音系统其他调号?并在钢琴上弹唱。
课后作业:1、分析天津民歌《八卦拳之歌》、广西民歌《撑的歌》、江苏民歌《放牛哥哥哭哀哀》、广西民歌《招兵歌》、湘西民歌《郎在高山打伞》的歌曲是什么调性的。
2、写出C商、D商、E商、F商、G商、A商、B商的同宫音系统其他调号?并在钢琴上弹唱。
第六讲非五省基础的七声自然调式(中古调式)(4课时)一、中古调式的概念:中古调式又称“教会调式”,源于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
19世纪起得到欧洲作曲家的普遍青睐。
二、中古调式的种类:1、六种调式:①属于大调性质的三种调式:伊奥尼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②属于小调性质的三种调式:爱奥尼亚、多利亚、弗里几亚2、中古调式的音阶写作:(与同宫音系统大致相似,略)课堂讨论:G伊奥尼亚、F利底亚的调式。
3、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或其转位小六度),找到宫音。
(或根据调号找到宫音。
)根据结束音为主音,来确定其调式。
注意旋律中有无“偏音”,判断是否是五声调式的扩大。
七声调式相对复杂,一般可一题多解。
课后作业:写出D伊奥尼亚、E利底亚、F混合利底亚、G爱奥尼亚、A多利亚、B弗里几亚的调式音阶。
本章考核要求:重点考核五声调式的写法、使用、七声调式的三种类型、使用、划分和宫音系统各调。
本章教学反思:优点:1、课题设计方面合理,紧扣民族调式的特点通过分析歌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并能写出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的音阶。
2、通过调式的介绍,学生明白了怎样分析民族调式,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等,特别是五声调式的分析。
3、环节清晰、教学思路敏捷,主动发挥学生能动性,以学生为主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
缺点:1、教学环节的设计还需提炼,有时就直接引入调式,没有合理的导入。
2、有些环节设计时间不足,如对没一个音乐感受一定要清晰、明了,方可进行下一个环节。
3、加强歌曲分析的练习,对第三年的曲式分析课有很大的帮助。
本章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C音是G宫调式雅乐音阶的:9 A.变宫 B.变徵 C.清角 D.闰2、C音是A徵调式燕乐音阶的A.变宫 B.变徵C.清角D.闰3、“闰”是构成七声调式的偏音之一,它指______下方大二度的音。
A.羽音B.角音C.宫音 D.商音4、.G音是D宫调式清乐音阶的A.变宫 B.变徵 C.清角 D.闰二、写出下列各调式音阶。
G为导音的自然大调 g为属音的和声小调#g旋律小调(上行)F徵雅乐商调G为清角的燕乐徵调bG和声大调#c和声小调E雅乐商调式G燕乐角调式 F五声羽调式三、分析下列各调式音阶,写出调式音阶名称。
四、写出D角、A徵的五声调式的音阶的骨干音Ⅰ、Ⅴ、Ⅵ级是那几个音?五、写出G角、A羽加入“清角”和“变宫”的六声调式的音阶?六、写出C商、D商、E商、F商、G商、A商、B商的同宫音系统其他调号?并 10 在钢琴上弹唱。
七、写出D伊奥尼亚、E利底亚、F混合利底亚、G爱奥尼亚、A多利亚、B弗里几亚的调式音阶。
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篇二」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各种民族民间的音乐丰富多彩。
在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中,有一些不同于欧洲大、小调的调人类别,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五声音阶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产生的六声、七声音阶,它的基本特证是:在以宫、商、角、微、羽构成的五声音阶(包括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中可以由不同的音做主音,形成宫、商、角、微、羽五种调式。
下面是民族五声性调式课件,欢迎参考阅读!我们将以宫、商、角、微、羽为基础所产生的五声、六声、七声音阶统称为五声性调式。
这也就是中华民族调式的典型代表。
五声调式的特点是:1.缺少半音和三整音这类音程的尖锐倾向,宫角之间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小六度)。
2.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五声调式有五种:以宫为主音的叫宫调式。
以角为主音的叫角调式,其它的依次类推。
五声调式音级的特性:在单声部及多声部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稳定与不稳定是有所不同的。
五声调式音级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叫五声音阶。
在多声部音乐中,五声调式音级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调式和声音的配置。
同一调式由于和声配置的手法不同,其稳定音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多声部音乐中,必须对声的配置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明确哪些音级是稳定的。
在单声部音乐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级,第4级或第5级音。
第1级是主音。
最为稳定。
第4、第5级与主音成四、五度关系,稳定性较差,但对主音有着较大的支持力。
因为五声调式起源于中华民族,因此我们通常也称作“民族五声调式”。
“民族五声调式”就是这样得来的。
无论是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也无论是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调式音级的名称与标记都与西洋大小调式中的音级名称和标记相同。
如果有缺少的音级(偏音),则将其名称和标记空出来。
并且在民族调式中其调式音级的功能与西洋大小调式中的功能基本一致。
附:琴的定弦与调式一、正调的定弦(一)所谓正调所谓正调,是从古至今最常用、最主要的调式。
正调是琴的基本调式。
正调亦称宫调、正宫调、黄钟调、仲吕调等。
其一至七弦的音高分别为 Sol、La、Do、Re、Mi、Sol、La(5612356)。
大部分琴曲都是正调琴曲,其最具代表性的有:《平沙落雁》、《流水》、《梅花三弄》、《渔樵问答》等。
另有《醉渔唱晚》、《忆故人》等琴曲也借此调弹奏。
(二)正调定弦一般古琴的定弦,往往只调整相对音高。
所以,古琴定弦时,往往采取两弦对应调整的方式。
运用散音、按音、泛音都可以定弦。
以下就介绍三种简单的定弦方法:(1)散音定弦以耳听方式直接定弦。
自一弦至七弦音高为5612356。
(2)按音定弦七弦散音应与四弦九徽按音等高。
六弦散音应与四弦十徽按音等高。
五弦散音应与三弦十徽八分按音等高。
四弦散音应与二弦十徽按音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