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小组成员:研究小组组长:研究班级:研究对象:指导老师:【选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

上网已经成为中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交友等的另一重要途径,它带来了方便,使都市繁忙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网恋、网友、黑客等。

近几年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校教育的难点。

一些中学生上网的情况让人担心,他们上网大部分是为了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

由于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总是不加选择地上网,不但影响了学习,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中学生作为网络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家长及教师对于其上网态度如何?中学生如何利用上网来丰富自身的知识?他们对网络的一些特殊现象有何看法?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从中能得到有关中学生的上网情况,来辅助我们更好的教学。

【研究目的】:根据调查中学生的上网习惯,了解当前中学生的上网现象,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价中学生上网行为的利与弊,并提出一定的参考建议,给广大家长、学生及老师作参考。

并通过该活动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实践的能力。

【研究步骤】:1、参考各类网上调查问卷及资料。

2、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及意见交流,制作调查问卷。

3、对校内外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5、根据结论,撰写论文。

【研究方法】:(1)、讨论选择研究性课题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2)、上网查找资料,制作调查问卷,搜索对于中学生上网习惯的相关资料,并小组讨论网上资料的论点论据,各抒己见。

(3)、在校内外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不同学校中学学生的上网习惯。

(4)、整理调查问卷,列出表格,通过统计数据,从调查结果与调查表中总结归纳出结论。

(5)、小组讨论分析,分工合作撰写论文,得出最终结论,提交报告。

【调查结果】:在对8所初中发放的929份问卷中,收回有效问卷878份。

通过问卷归类分析,对我市目前中学生上网情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同时加强中学生网络知识教育有了理论依据。

目前我市中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1.中学生上网条件调查的中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家中配置了电脑,其中96%还拥有上网功能,当中78%的同学的上网方式是宽带,这说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电脑逐渐成为家庭生活的必要设备,而其中的许多家庭已经将电脑作为人们生活办公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其中有6%的同学网络知识从学校获得,15%的是从同学那获得,而79%都是自学。

这说明如今学习网络知识不难,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

2、上网基本情况(1)上网频率本次调查的876名学生中33.54%的学生经常上网,54.32%的学生偶尔上网,上网的频率并不是很高,只是偶尔空闲时才上网,另外12.14%的学生回答不上网。

(2)上网时段中学生上网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休息日,其次是上课时间。

有84.13%的中学生主要在休息日上网,3.18%的中学生在上课时间上网,10.26%的学生放学后上网,2.43%的学生中午时间上网。

(3)中学生网龄及每次上网的时间中学生网龄:调查显示,6.53%的学生为1年以下,8.21%的学生为1年左右,21.79%的学生为1~2年,而63.47%的学生则是2年以上。

这表明大部分中学生已经有相当多的上网经历,上网已成为中学生的普遍行为。

对于通常情况下每次上网的时间长短,有62.15%的中学生每次上网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3小时,有15.37%的中学生每次上网的时间在3~5个小时,有8.51%的学生反映上网时间5个小时以上,有13.97%的学生上网7小时以上。

(4)上网的主要场所本次调查问到的上网的主要场所,有45.42%的学生在网吧上网,其次有34.38%的学生在家上网,10.38%的学生在学校上网,6.65%的学生在亲戚朋友家里上网,另外有3.17%的学生在父母单位或其它地方上网。

(5)每月上网的费用本次调查问到的上网费用主要是指那些经常在网吧上网的同学每个月的上网花费。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个月的上网花费最多为150—200元之间,中学生每个月的上网费用支出集中在50元的比率达71.03% 每月支出在150元以上的学生比率相对较小。

(6)上网的经历“是否有过旷课上网吧过”问答中有8.16%的学生回答有旷课上网吧的经历,“是否有过在网吧过夜”问答中有6.58%的学生回答有过此经历。

2、上网的主要目的关于上网主要目的这一问题青少年上网活动以娱乐为主,网络利用水平较低。

虽然在上网原因的选项里为了“查阅资料,增长知识”的比例较高,但聊天广交朋友,玩游戏,排除寂寞“打发时间”之和却达74.36%,说明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青少年上网活动大多以娱乐为主。

3、上网的收获及影响(1)上网后的受益情况有45.26%的中学生认为,通过上网,他们扩大了知识面,有23.74%的学生减轻了现实压力,有23.55%的学生认为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有8.45%的学生认为情绪得到了改善。

(2)上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调查显示,47.26%的学生认为上网后视力下降,37.08%的学生认为成绩下降,28.61%的学生认为身体疲倦,17.23%的学生反映记忆力、注意力下降,14.47%的学生反映有精神障碍和情绪异常。

特别是有6.31%的学生游览过不健康的网站,受到了不良的网络文化的影响。

4、家长对上网的看法及态度对于到网吧上网这个问题,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对此我们通过问卷了解了家长的看法,有45.13%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有28.72%的学生回答家长反对,有26.15%的学生回答家长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有12.16%的学生家长不支持孩子上网,69%的家长有条件地支持,18.84%的家长完全支持。

其中,不支持孩子上网可能是导致中学生泡吧的原因,而完全支持上网则容易使中学生沉迷网络。

因此,过激的态度都是不好的。

5、文明上网的教育网络是一个世界性的大熔炉,好的坏的内容都有,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应对青少年进行文明上网的正确引导,提倡绿色上网。

在调查中发现4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教育,接受文明上网的教育和渠道主要有学校占55%,家庭占23%,网上占14%,社区占7%,其他渠道占11%。

【调查结果分析】由调查可以看出1.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上网,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

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

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

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们所看到的事物。

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

而且,促成他们出现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

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

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

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

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1)、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2)、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

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

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

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

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3)、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

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4、网络对学生的好处(1)、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2)、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

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

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3)、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

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

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

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困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

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5、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1)、容易上瘾。

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

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3)、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