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科学关键词:热胀冷缩、温度计、外焰、内焰、焰心、干冰、液体的热胀冷缩、冷凝、凝结、蒸发、升华、传导、对流一、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能准确测出物体温度的仪器__2.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__3.水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冷热水相互混合的传热方式__4.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 __5.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__6.物体受热体积膨胀,冷却体积收缩:__7.给水加热,水变成水蒸汽; __8.水蒸气遇冷后变成水:__9.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的传热方式:__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括号里)1.夏天,我们喜欢穿浅颜色的衣服,是因为( )A.浅颜色衣服比较好看B.浅颜色衣服吸热能力差C.浅颜色衣服吸热能力强2、造霜时为了使温度降到0℃以下,我们一般会采取( )A.加糖 B .加盐 C.加水3、深颜色物体升温( );浅颜色物体升温( )A.快B. 慢4、冬天手冷时,爸爸妈妈会用他们温暖的双手握住我们的小手,使我们的手变温暖。
这属于( )现象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5、乒乓球瘪了后,我们把它放入热水中可以让乒乓球变圆,这种方法是利用了( )的热胀的性质。
A固体B液体C气体6、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都很烫,这是因为( )的原因。
A热对流B热辐射C热传导7、实验课上,老师准备了一杯热水,让三位同学来测量,可是他们三个测量的温度却不相同:小明测得的温度是74℃,小红测得的温度是73℃,而小刚测得的温度则是75℃,这时,老师看了看温度计后,告诉大家小明测得的结果是正确的。
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热水的温度有变化B两位同学的视线没有与凹面相平C温度计的刻度模糊D温度计的误差8、造霜时加进冰和盐是为了是温度降到( )A.0℃ B、0℃以上 C、0℃以下三、科学阅读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有一天,我正在餐桌前写作业,妈妈让我烧一壶水。
我烧上水后接着写作业,因为离水壶比较近,可以听到水壶里发出的“嘶嘶”声。
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听到水壶里传来“咯拉咯拉”的声响,我想这会儿应该。
开了吧,我正想去关火,妈妈却说“水还没开呢,再等一会。
”我疑惑不解的又回到餐桌前。
一会儿,水壶里发出的响声消失了,壶盖也叫了,这时妈妈才不慌不忙地去关火。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去关火呢?”“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嘛。
”妈妈说。
“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很好奇。
“这还不简单,你再接一壶水,仔细看看壶里的变化不就知道了?”我又接了一壶水放在灶上,打开煤气仔细观察起来。
开始的时候我发现壶内的侧壁和壶底都有小气泡向上钻。
老师讲过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这就是包裹水蒸气的气泡吧,这时的水壶有了些“嘶嘶”的响声,再给水继续加热,水中的小气泡聚成了大一些的气泡,大气泡往上升,上升的过程发出了我刚才听到的“咯拉咯拉”的响声。
随着水温越来越高,气泡越来越大,响声也越来越大。
这时大概就是妈妈说的响水不开的阶段,我继续看,边看边吹冒上来的“白气”,奇怪,响声渐渐听不见了,只看到壶里上面的水哗哗的翻滚,我把壶盖盖上去,这时壶盖的口哨声传来,还真是开水不响。
至于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妈妈解释不了,我通过网络搜索这个问题,小博士终于把其中的道理弄明白了。
原来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尤其是水快开时,靠近壶底部的水就不断的变成水蒸气,这水蒸气在水中形成了许多的小气泡,小气泡较轻,被周围的水挤到壶的上部,而壶上部的水还没有达到100℃,小气泡因冷却收缩而被压破,于是发出了声响。
当水烧开时,虽然小气泡增多了,但是壶上部的水已经达到100℃,气泡直至上升至水面才破裂,对水的震荡减弱,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道理。
连烧水都有学问,生活中的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啊!——本文摘自《科学课》1、读了这篇短文,你知道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了吗?2、文中的小朋友用了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的?3、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说明原因。
四、科学探究1、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数据分析一小组在研究一杯热水温度变化的过程时,用表格做了记录。
请你根据表格记录的数据绘制我的发现:第一单元一、科学关键词: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空气有重量、空气受热上升、氧气、氮气、水蒸气、森林、二氧化碳、其他气体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把两只充气的气球掉在小棍上,使他们保持平衡,然后刺破其中的一只,小棍不平衡了,__________2、用力吹瓶子中的气球,不能吹大:____________3、孔明灯的原理:____________4、占空气体积的21%:___________________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享有“绿色蓄水库”“天然空调器”“氧气制造厂”的美誉:______________7、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8、空气枪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括号里)1、空调扇叶的方向可以调节,你认为夏季时空调的风向应该(),房间里能够最快地变凉;冬季取暖时,空调的风向应该是(),房间里的温度能够快速的上升。
A、向下B、向上C、相平2、盛有冰块的被子外壁上出现了小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3、用手压塑料袋吹起的“气垫”感觉有股向上弹的力,这是因为空气有()的性质。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流动性D、压缩空气有弹性4、下列行为中()对于净化空气有利。
A、种植树木B、焚烧垃圾C、减少汽车尾气5、在火焰上悬挂一纸蛇,纸蛇会转动起来,这说明()。
A、空气受热上升B、空气受冷下降C、风吹动D、纸蛇的螺转自动旋转6、在研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小明在烧杯内放入了两只长短不一的蜡烛,点燃蜡烛时,然后沿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发现()蜡烛先灭,()最后灭,这说明()A、杯底的B、上面的C、同时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E、二氧化碳比空气重F、二氧化碳能灭火7、用冰块保存食物时,应把冰块放在食物的()A、上方B、下方C、中间D、都一样三、科学阅读火焰为什么总是向上燃烧不论是夏天或冬天,是早晨还是晚上,你大概都会遇到一阵阵或大或小的风。
有时候微风拂面,有时候狂风怒号,飞沙走石。
可是你是否想过,风是怎样形成的?大大小小的风,都是太阳照射的结果。
我们知道地面附近1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厚厚地覆盖着一层空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的空气冷热程度是不一样的,假如你取同样体积、不同温度的空气来称一下,就会发现热空气比冷空气要轻一些。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温度较高的热空气就会从地面向天空升起,当四周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每天遇到的风。
正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总是上升,所以人们在烧水煮饭的时候,总是把水壶或锅放在火的上面,明白热空气轻而上升的道理,你就懂得为什么火焰总是向上的缘故了。
很明显,在火眼周围的空气是较热的,热空气上升,四周的冷空气就流过来补充,因此就形成了燃着的火焰总是熊熊向上。
但是,有时是同一支蜡烛的火焰,为什么又会时高时低呢?这同样是空气玩的把戏。
当火焰的四周“风平浪静”时,火焰时十分稳定的,温度相应也高些,看起来就比较高。
当火焰的四周,你来我往的气流十分紊乱时,甚至有从上向下的气流掠过时,火焰就左右摇曳不停,或者显得分外的低了。
本文选在《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1、风是怎样形成的?2、为什么蜡烛的火焰总是向上的?3、为什么同一支蜡烛的火焰会时高时低?三、科学探究2、下图(略)是小刚做实验时的步骤,将一支蜡烛粘在玻璃板上,点燃蜡烛,将一只玻璃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过一会儿会发生什么现象?小刚认为蜡烛熄灭后,玻璃杯内就没有空气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第三单元一、对号入座科学关键词:直线传播、停止振动、四面八方、物体振动、伏罂而听、音调、音量、土电话、无线电、有线话筒、耳廓、外耳道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声音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声音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固体能够传播声音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耳朵中负责收集声波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声音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耳朵中起到传递声波作用的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声音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太空中,宇航员交流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括号里)1、我们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见上课的铃声,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制作土电话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在水中敲击石块,我们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A、液体B、固体C、气体2、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振动产生的;水声是()振动产生的;同学们说话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A、水B、空气C、树叶D、声带3、用同样大的力分别敲击三根长短相同、材质相同、粗细不同的玻璃管,结合你的研究,你认为()的音调高,()的音调低。
A、较粗的玻璃管B、较细的玻璃管C、一样4、拨动拉紧的橡皮筋,音调变得(),让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再拨动橡皮筋时听到的音调又变的()。
A、高B、低C、没变化5、说话声音的大小是()不同的表现。
A、音量B、音调6、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
A、高B、低C、没变化7、耳朵中起到传递声波作用的器官是()A、耳廓B、外耳道C、听小骨D、听神经8、古代,将士们常常将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声音来判断敌人的位置和人数的多少,这其实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的道理。
三、科学阅读噪声的危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制造出了越来越多的噪声,但又不得不在自己制造的噪声中工作和生活。
长期下去,人类的健康将会极大的损害。
根据声音测定仪测定,人们正常呼吸声为10分贝,一般说话声为40分贝左右,汽车发动机声为80分贝;警笛为90分贝;雷声在120分贝以上;飞机起飞发出的声音超过140分贝;火炮射击时的声音为160分贝。
超过85分贝的噪声,时间一长会对耳朵造成损害。
超过120分贝的噪声,就会引起永久性耳聋。
噪声不仅使耳朵的听觉受损,还会使人的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头痛失眠,还会导致神经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