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我们要去参观的是博物馆最精华的部分三大珍品馆,西汉古尸专题展,古代漆木器精品展,最后的是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汉时期的丝织品。
丝绸、丝绣、距今2300多年了也是在其他博物馆看不到的。
向大家介绍一下博物馆的概况,建于1958年,到现在呢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几十的年的发展中我们馆内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达到了600余件。
这个数量也很多省会博物馆都是比不上的。
那么在2008年荆州博物馆被国务院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现在咱们湖北省内的一级博物馆也只有3家,其余的2家都在武汉,一个是武汉市博物馆,还有一个是湖北省博物馆。
第一个要参观的是凤凰山168号汉墓展,168号汉墓呢就是西汉古尸墓葬的编号,这具西汉古尸是1975年6月8日出土于我们楚国故都纪南城,纪南城在荆州城北5公里,它就是当时楚国的首都。
大家刚才在青铜器馆看到纪南城的模型,我们整个就是文物是从纪南城把古尸的葬具啊、随葬品全部都是拿到博物馆进行展出。
首先大家看到的就是里面的2层套棺,因为它的葬具是一裹2棺,外面还有一层大的。
它的套棺就是一层套一层,大的套小的,男尸刚出土的时候就是躺在前面小的内棺里面,棺木都是上等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的。
楠木的防虫防腐的效果非常的好。
所有大家看在地底下埋藏了2100多年也是保存非常完整。
这些棺木呢在外面经过专门的脱水处理之后就在这边直接展出了,大家在上楼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右手边最外面的一层椁室,这2层棺就是放在椁室里面的。
椁室也是大块楠木做成的,每一块重达千斤。
咱们现在上楼来参观一下裹室的内部结构,大家往这边走,往下面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裹室的内部结构了,大家可以看到它里面呢是分为3个部分,棺室、头箱和边箱。
棺室就是把刚刚大家看到的大小2个套棺放在里面的,头箱和边箱是放它的随葬品,它的随葬品数量达到了563件,种类非常的多,漆器、陶器、吃的用的一应俱全。
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他的椁室内部居然还有门和窗户的设计。
这门窗啊是为了方便墓主人的灵魂可以自由出入的。
整个椁室的内部格局大家可以看像不像我们现在的居住2室一厅的格局。
就像他在阴间住的房子一样。
那么墓主人究竟是个什么人呢,我们到这边来看一下他的随葬品。
了解一下他的姓名、身份。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一枚玉印,这枚印章是在他的嘴里发现的,也就是含在嘴里下葬的,它是汉白玉雕刻而成,印章上面刻有他的名字叫做遂字,也就是现在隧道的“隧”不要豹尔旁。
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为遂先生,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人呢,在墓葬里面有确切文字的出土,也就是这块竹牍。
竹牍是墓葬里面唯一的一个文字记载。
它是当时墓主人下葬的时候,地方的官员写给地府官员的一封信,在信里面他说到什么呢,大家看一下上面的标牌,第2行内容为13年5月庚辰,他下葬于汉文帝13年5月13日,江陵城敢告地下城,江陵的地方官请求地下官员,他说了什么呢?西乡市阳里有一位5大夫,交代了这个墓主人的籍贯和爵位。
那么5大夫这个级别他是多大的官呢,汉代官它是分为20级爵。
他相当于第9级,也就是中等地位的官员,我大家比喻一下,大家就非常清楚了。
这个级别就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干部,也就是荆州市的副市长这个级别。
到这边呢大家可以来看下有一双麻家袜,这个是原件,保存完好的麻家袜,距今2170多年了,是墓中保存非常完好的,是墓主人身前穿过的,在这个袜子上面发现有磨损的痕迹,这个补丁是他生前补的,但是这个补丁呢可能并不是说是他穿破了之后去补的,可能是他爱惜吧,买了新袜子之后就在容易磨破的地方给他加厚一层,就像我们现在西服的胳膊肘后面打一个补丁是一样的。
在这边大家看到的是墓中随葬的漆木器,漆器在当时可以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那么像这种漆木器都是木头制作在外面用生漆经过100多层工序给刷上去。
漆器呢在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在当时呢也是只有像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又钱人才会去使用,像这个耳杯是古人喝酒的酒杯,非常的大因为古人一般喝的是米酒、黄酒度数不高。
像这边的是装酒水的啊装食物的啊,还有到这边的展柜里面大家可以来看一下,这边就是先前提到的男奴有28人啊女奴18人啊,就是这些木俑和木马。
并不是真人到了汉代渐渐的取消了真人的陪葬。
一般都是木俑或者是陶俑去陪葬的,虽然是木俑也反映了墓主人的生活非常的富裕的生活。
有牛车船只,牛车在当时身份的象征,一般人不可能使用牛车。
现在呢大家就到中间参观一下西汉古尸,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尸已经有217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国家保存的最好的一具软尸,那么软尸跟平常看到的干尸木乃伊是不一样的,在1975出土的时候,专家对他做过实验,搬动胳膊大腿四肢关节是可以活动的,而且对他的肌肉进行针管注射居然还可以注射进去,也就是还可以打针,他的身高有1米68体重105斤。
血型经过反复鉴定为AB型。
在出土的第2天也就是1975年6月9号,专家对他进行的解剖,所以我们在长盒里面看到的是他的内脏,内脏保存的相当完好没有移位。
同时也是查出了他是死于急性胃穿孔,年龄大概在60岁左右,这个年纪在当时也是相当高寿的了,虽然他60岁了大家看他的32颗牙齿一颗也没掉保存的很好,我们刚才看到那枚汉白玉雕刻的印章就是从他的嘴里发现的,那么现在呢我们对墓主人进行保存的方法就是用稀释的福尔马林药水浸泡的。
大家可以随便的看下,现在可以用福尔马林,那么他在地底下是怎么保存的呢,当时我们一开棺啦,发现墓主人本身就被浸泡在一种红色的棺液里面,那么这种红色的棺液它的形成可能就是一些中草药和底下水混合在一起形成的。
中草药的成分有什么呢,有剧毒朱砂,黑豆,还有很多中草药我们还不能提取出来,恰恰是应为棺液的作用,他没有毛发,没有穿衣服。
很多客人问是为什么,一位官员没有穿豪华的丝织品下葬,丝织品是肯定穿了的。
但是就是因为棺液成碱性的被溶解掉了。
把他的毛发衣服都给溶解掉了,当时出土的时候就是毛发全无浑身赤裸。
现在啊我们要参观的展厅啊,古代漆木器的精品展,荆州是全国出土漆木器最多的地方,而荆州博物馆馆藏漆器在全国也是最多的单位,就我们展厅展出的漆器占我们全国的数量的百分之60,5分之 3.这些漆器在经过专门的脱水修复之后就可以直接展出。
首先大家看到的这是一件虎座飞鸟,这是一件1978年出土于荆州的天星观一号墓,距今也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虎坐飞鸟呢是我们楚国墓葬里面的一种丧葬用用品,是有老虎、凤和鹿角3个部分组成。
中间呢这一只凤高高在上,它是楚人崇拜的图腾和神鸟,当时的楚人啦是认为像这种神鸟在墓葬里面起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那么在凤的背上插的是一对真的麋鹿角,这对鹿角所代表的含义有的专家认为是楚人想象出来的龙角,因为在早期楚人是尊龙崇凤的。
所以把龙凤老虎3钟神兽埋藏在墓葬里面起到一个驱鬼辟邪的作用。
这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咱们在后面看2个具有代表型的酒具,首先是一个猪型的酒具盒,这个大概都非常爱看,非常可爱,2边是猪头的这么一个形象憨态可居,那么酒具盒呢是用来装那种成套的耳杯的,出土的时候再这个酒具盒里面发现了3个耳杯,那么不仅仅是它的猪的造型非常少见,在我国出土的酒具形体非常少见也是非常大的了,所以说这一件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跟这个酒具盒在一个墓葬里面出土的,还有一个盘龙窦,窦是成时期的专用名词,也就类似于咱们现在的高脚果盘,用来装食物呀装水果的。
这件窦他的装饰性大于实用性。
因为这个窦的窦口比较浅,在外面却浮雕了非常精美的花纹,这些花纹外表是雕刻了有3条龙4只凤和4条蛇,并且在这些动物啊龙的身上是绘有这种彩绘,它所体现是个什么含义呢,就这3钟动物相争斗的一种形态。
像这样的一种题材在漆器也是非常少见的,也是漆器中的一件珍品了,这个也是国家一级文物。
卧鹿丧葬用品,与世无争的这样一种形态。
现在看到的是虎坐鸟架鼓,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这个是楚人最具有代表型的标志性的器物,2300多年前楚国的宫廷中一种大型的打击乐器。
它这个乐器呢一般是编钟和编磬在一起配套使用。
鼓皮是修复过的因为牛皮部分已经破损掉了,下面这个架子都是原件,您看同样体现了凤高高在上,楚人崇凤这样的一种崇拜的心里,把百兽之王的老虎踩了在脚下。
有一种含义楚人想征服猛兽,战胜猛兽的战胜自然的这样一种心里状况。
在2004的时候呢,虎坐鸟架鼓是曾经发行过邮票的,当时我们国家与罗马利亚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这个邮票里面,有罗马利亚一部分的陶器,还有我国的几件的漆木器其中就有虎坐鸟架鼓,而且在前年上海世博会湖北馆里面咱们也可以见到他,所以说大家对他很熟悉呢,在湖北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工艺品,包括在荆州的一些酒店都会见到他的复制品,也就相当于我们一种文化一种代表性的一种器物了,这一件虎坐鸟架鼓也距今2300多的历史了。
接下来呢我们要参观的这一件器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器物,它的名字叫辟邪,故名思议放在墓葬里面也是起到驱鬼辟邪的作用,当然这件与咱们刚才看到的漆木器不一样,他不是木头制品而是根雕制品。
并且是目前我们国家发现的最早的根雕艺术品,距今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辟邪它所给人的感觉就是4不像,大家可以看以一下又像蛇、又像壁虎、又像蜥蜴。
而且它所体现的这一种美的这种观点颠覆了古人传统的审美观,古人是很讲究对称美的。
而您看楚人就是利用了根支的原状而力求四肢不对称美,三脚落地一脚高高翘起,并且在它的每只腿上面还浮雕有几种动物,有蛇、蜥蜴、鸟、蝉。
这几种动物是什么关系呢?蛇吃蜥蜴、蜥蜴吃鸟、鸟吃蝉,古人对生物链的一种认识,而且这件辟邪是咱们国家根雕协会的会标。
根雕协会会标的标志。
在我们漆器馆的最后大家非常大型的器物,它的名字叫做镇墓兽,镇墓兽是我们东周楚墓中一种特有的怪物造型,它是由鹿角、头、方座3个部分组成。
上面是一对真的麋鹿角,下面呢这个头有单头和双头之分,而我们看到的这个镇墓兽头是连体双头型的,我们可以看一下它头的正面两眼暴突舌头吐长样子非常的争鸣非常的恐怖,把他埋葬在地下的作用其实就是用来吓鬼的,来确保墓主人的灵魂不受其他妖魔鬼怪的清扰,因为它这个镇墓兽一般是放在整个墓葬的最前面,就相当于这个墓葬的守护神一样,很典型的一种丧葬用品。
那么漆器馆我们就参观到这里。
接下来我们上二楼。
参观的是我们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汉时期的织绣品,我们馆所馆藏的丝织品是我们国家保存的最完好的,也是年代最早的,距今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这一些精美的丝织品他们大多数都是出自于马山一号墓葬,马山一号墓呢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小型的贵族墓葬,现在我们就通过这幅照片我们了解一下墓葬开馆的情况,大家往这边走,那么当时把这个墓葬的棺盖一打开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床色彩鲜艳的面青,青是什么呢?是古人所盖的被子,等会我们会看到这个被子的原件,在被子的下面这是用9条锦带捆扎大的衣青包裹,包裹是用来裹尸体用的,当专家把这个包裹一层层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裹的有13层,像衣服啊、被子啊包裹了13层最里面墓主人的尸体局部组织已经腐烂掉了没有保存下来,我们再马山一号墓中出土了丝织衣物多达35件套,这些衣服的种类包括了战国时期所有丝织品的品种,因此这个墓葬也是被专家誉为地下的丝绸宝库,现在我们就进展厅来参观一下部分的原件,首先大家可以来看以下中间展柜里面展出的丝织品的原件,首先边上这2条塔型文景,就是用来捆扎尸体,9条带子中间的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