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解读
关于企业 新规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公募基金(11万亿) 控杠杆影响较大,另外5项几乎无影响。 整体受影响较小,受益于大资管统一监管。 2.基金专户和子公司(15万亿) 破刚兑、降杠杆、禁资金池、除嵌套、去通道的影响都较大,基金 专户,特别是基金子公司专户受影响会较大。 整体影响较大,子公司发展可能进一步受限
资管新规解读
金融市场部
团 队 合 作 荣 誉 坚 持
2017.11.17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发布 《关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监管规制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监管侧重点
01. 打破刚性兑付 02. 严控分级、降低杠杆 03. 提高准入门槛
04. 规范资金池
05. 去通道、去嵌套 06. 明确产品类型、加强投资这适当性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谢聆听
5. 去通道,去嵌套 关于企业
《征求意见稿》第21条明确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指出金 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 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另外要求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 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其他资产管 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
关于企业 6.明确产品类型、加强投资这适当性管理
按照募集方式的不同,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公募产品面向不 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公开发行的认定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证券法》执行。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通过非公开方式发行。 按照投资性质的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 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 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产品投资于股票、未上市股权等权益 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投资于商品及 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 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 前三类产品标准。 《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 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收益和风险均由投资者享有和承 担,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金融机构应该坚持“了解产品”和“了解客户”的经验理念,加强 投资者适应性管理,根据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向 其销售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
2.控分级、降低杠杆 关于企业
以下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公募产品; 开放式私募产品; 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私募产品,投资比例超过50%即视为单 一; 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
在负债杠杆方面,《指导意见》进行了分类统一,对公募和私 募产品的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设定140%和200%的上 限,分级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上限为140%。
关于企业 新规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3.银行理财(29万亿) 破刚兑、降杠杆、禁资金池、除嵌套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禁资金 池,影响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的发展。 整体影响较大,银行理财产品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4.券商资管(17万亿) 控分级、降杠杆、禁资金池、除嵌套、去通道的影响比较大,券商 资管通道业务,资金池业务,高杠杆和分级业务都有不少。 整体影响较大,券商资管整体发展可能进一步受限。
4.规范资金池 关于企业
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 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 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 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 同一金融机构发行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同一资产的,多只 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该资产的资金总规模合计不得超过300亿元。
3.提高准入门槛 关于企业
原来合格投资者的门槛是: 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相关标准的 单位和个人;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 不低于50万元。 现在的门槛是: 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 万元,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 元的法人单位。
关于企业 新规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5.信托(23万亿) 破刚兑、提门槛、除嵌套、去通道影响较大,特别是破刚兑,深远 影响到整个信托行业发展,去通道也会影响很大。 整体影响较大,信托行业面临大洗牌。 6.私募(11万亿) 提门槛对私募基金有一定影响,有些私募也参与了分级、嵌套业务 业务,但整体业务量不大。整体影响适中。7.保险资管(2万亿): 控分级、提门槛、除嵌套有一定的影响,但保险资管总规模不大。 整体影响较小。
1.打破刚性兑付 关于企业
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 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 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
对刚性兑付的机构分别提出惩戒措施: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足 额补缴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对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实施 罚款等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