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论述题解题指导
1、什么是观点?观点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史实的评价、看法、影响、意义、作用、启示、感悟等。
观点带有个人的主观评判因素,而史实是一种客观的事实。
2、提炼观点和解答试题要注意的问题
(1)观点要用陈述句(不能是否定或疑问句等,不能是短语或词组)。
(2)提炼观点不宜停留在具体的“史”(史实)上,要上升到“论”(结论)的高度。
(3)观点必须是鲜明、简练、完整的一句话,观点表述不能啰嗦或模棱两可。
(4)观点在材料中要能得到验证,要反映整则材料的完整意思,不能只抓住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其中一个方面。
(5)要避免大包抄、“万金油”式的空泛观点。
(6)观点提炼要体现历史学科知识内容,要凸显“历史味”
(7)论述部分要紧扣观点,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能太少(答题卡空白处约150字)。
论述一定要包含两个论据,结构为:论述1(史实+论证);论述2(史实+论证)。
选取的论据一是从材料中归纳,论据二一般是跟所提取的观点有关但取材于课本(也有可能材料本身就有两个论据,那就不必用到课本知识)。
要特别注意设问对论据可能有时间或空间的限定要求(如“世界近代史”)
(8)结论是观点的升华,一定要写,但又不能照抄观点,可以参照两个论证对观点进行改写、扩写。
3、观点提炼的常见方法:
(1)分层解析材料意思,再概括段落大意,找到中心意思与课本观点的相似之处。
(2)抓住材料的关键词(高频率词语)、主题词(体现中心意思的词语),找出几个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已知的知识组合成一个观点。
(3)注意材料的出处与第一个设问等信息提示。
(4)根据材料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确定人物或事件的地位、性质、评价、影响、启示等内容中带观点性的句子。
(5)确定材料所涉及的是什么主题的:改革、开放、革命、科技、战争、思想解放、人物评价、古代重大工程等,回归课本或参考资料,寻找能对号入座的观点。
但一定要记住不能出现过分空泛的观点,可以通过加限定语的方法把过于空泛的大观点降格成中观点。
4、强调:
(1)观点不能太空泛。
尽量选择比较熟悉、好论证的观点,不要给自己挖坑。
(2)观点提炼后,要回归材料去验证一下,看看是否符合材料的整体意思。
(3)要特别注意设问对论据可能有时间或空间的限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