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课题人之初课型新授主备审核课时2课时授课时间
教材解读
《人之初》是《三字经》的节选,阐述的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的关系,旨在表达后天习染的环境和学习条件对人的成长的重大影响。
作为《三字经》的开篇词,语言琅琅上口,易于诵记,内容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是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文明、古代礼仪的好素材,更利于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学会专心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文中的字词存在音形方面易于出错的地方,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细致指导。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文中生字的字形字音,尤其是苟、教、性、善、教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读出节奏感,体会韵文的趣味性,大致了解文本主题。
3、了解体会后天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识字学词,诵读文本,体会节奏感,了解文本主题。
学习难点:理解三字经内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初、性、善”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近、相、玉”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3.了解人之初内涵,背诵课文
学案导案
一、激
趣导
入
1、我们一起唱一唱
2、读一读课题一、激趣导入,随儿歌读课文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也可以跟着唱一唱。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我来读课文。
3、跟着老师读
4、我们一起读读。
(指导学生理解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很多时候要很严厉,为了让大家更加专
注。
)(出示“教”字的含义和字形演变,
了解汉字故事。
)你知道为什么过去当教
师的人手上都要拿教鞭吗?
二、诵读文本:
1、老师来为大家读一读,好吗?请大家听清
字音,对于不熟悉的生字可以圈画出来。
2、学生自读: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读
准字音。
3、指名朗读,正音。
4、个性诵读:
(1)其实,古人读书非常有意思。
你知道他
们是怎么读的吗
(2)作为现代的学生,你们能相出更有意思
的读法吗?
5、诵读检测:熟读成诵可是一种本领,读着
读着,我们好像就记住了!现在,老师把课文
中的句子分开,你还能找到他们的伙伴吗?
(3)其实,我们把专门负责教育别人的人叫
作教师。
“教”这个字就可以看出来!
三、理解课文生: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成才人们都说,一个人的成长,要有好环境、
好家长、好老师。
你能说说你生活中的好老师
好家长吗?
第二课时
教
学目1. 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2. 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
标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导入1.词语我会认
2.我会组词
生:我会读
生:我喜欢做动作读人之初
边做边读,边演示。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
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
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
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
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生: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不做坏事
(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
一、复习导入
1.再读生字词。
2.给我会认的生字口头组词。
二、回顾字词
1.出示要写的字。
强调书写姿势
2.课件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
远、义、相、习、玉。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三、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
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
要求注意字音,
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
大意。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
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
导理解意思。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请你和同桌
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学生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课文理解一、课文诵读
二、拓展理解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3.全班齐背点名背。
总
结
1.随堂练习
2.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
采用明确姿势——出示生字——找出喜欢的生字——学习书写的过程,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一笔一画中国字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