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化学复习题..
四、混合溶剂原则
混合溶剂具有协同作用和综合效果。
7.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加入很少量即能显著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或其反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一类物质。
8.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双亲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亲水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
16.消泡剂——某些物质(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内聚力很低,扩散速度又快,能使局部区域的表面张力降到很低的程度,导致这些区域受到周围较高表面张力部位的作用,使泡沫液膜迅速变薄,直至达到破裂点而发生破裂。同时还能促使液体从泡沫中流失而缩短泡沫的寿命。这类物质被称为消泡剂。消泡剂大多为溶解度较小的高级醇,它们将泡沫中的起泡剂分子替代出来,使气泡强度下降,稳定性被破坏。
第一章概论
1.精细化学品的特点有哪些?
生产量不大;制造技术高;应用需要专门的知识;产品的市场寿命短、更新快;附加值高。的功能和实用性特征。
(2)技术密集程度高。
(3)小批量,多品种。
(4)生产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对资金需求量大。
(5)实用性、商品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利润高,附加值高的特点。
亲油基: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
9.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有哪些?可以起乳化、分散、增溶、润湿、发泡、消泡、保湿、润滑、洗涤、杀菌、柔软、拒水、抗静电、防腐蚀等一系列作用
10.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起始浓度。在使用表面活性剂时,
一般要求其浓度在cmc以上。
11.HLB值:表示分子内部平衡后整个分子的综合倾向是亲水的还是亲油的。双亲分子中极性基团极性越强,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双亲分子中非极性基团越长,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弱。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40之间,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20之间。
12.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润湿作用可看作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界面定向作用,是将一种流体从基质表面把另一种流体取代掉的过程。液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主要起两方面作用:
(1).在固体表面发生吸附,改变固体表面性质;
(2).提高液体润湿能力。
13.润湿过程可分为三类:
A.θ≤180°时,沾湿润湿;
B.θ≤90°时,浸入润湿;
5.助剂又分为:
印染助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纤维抽丝用油剂、有机抽提剂、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农药用助剂、混凝土添加剂、机械及冶金用助剂、油品添加剂、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吸附剂、电子用化学品、造纸用化学品及其他助剂等19个门类。
第二章基础理论
6.物质间的溶解与共混规律有哪些?
23.增溶原因: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进入胶束内部,呈现热力学上各向同性溶液的缘故。
在一定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所溶解的被增溶物质的饱和浓度称为增溶量。
24.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克拉夫点(Krafft Point)
在温度较低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一般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加;在达到某一温度后,溶解度突然增大,溶解度突然增大的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Krafft Point)。
C.θ= 0°时,铺展润湿。
14.泡沫是不溶性气体分散于液体或熔融固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表面活性剂加入液(固)体系后能存在与于气-液(气-固)界面.并形成一层弹性膜,膜的弹性是产生泡沫的必要条件.
15.泡沫抑制剂----能加速达到表面张力平衡、并降低层间弹性膜弹性的有机物质;
泡沫稳定剂----能减慢达到表面张力平衡、并降低表面活性剂cmc的有机物质。
连续相:水分散相:油
2.油包水型乳状液(W/O):少量水分散在大量油中,
连续相:油分散相:水
在没有乳化剂存在时,一般是体积大的一相容易形成连续相。有乳化剂存在时,亲水强的乳化剂易形成O/W型,亲油性强的易形成W/O型乳液。
19.有助于乳化液稳定的措施
1.减小不连续相液滴离子的直径;
2.缩小两相的密度差;
(6)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多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
3.精细化学品的定义:能增进或赋予一种产品以特定功能,或本身拥有特定功能的小批量、高纯度的化学品
4.精细化工产品的门类:日本:30类;美国:38类;我国:11类
1.农药;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品;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黏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学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功能高分子材料
机械法破乳----高速离心旋转、振动、摩擦
物理法破乳----急冷或急热、蒸发浓缩、稀释
化学法破乳----调整体系的pH、加破乳剂
21.表面活性剂对固液分散体的作用一般有三个阶段:
•固体微粒的润湿
•粒子的分散或碎裂
•阻止固体微粒重新聚集
22.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少量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质时,可得到透明水溶液,这种现象称为增溶。
一、极性相似相溶
聚合物与溶剂的化学结构和极性相似时,两者是相互溶解的。
二、溶解度参数相等相溶
内聚能,内聚能密度,溶解度参数。非(弱)极性高分子材料,它与某一溶剂的溶解度参数相差不超过1.5时便相溶。
三、溶剂化原则
溶剂-溶质间作用力大于溶质间作用力时,溶质将发生溶解,含亲电基团的高分子易和含亲核基的溶剂相互作用而溶解。
3.提高连续相的粘度;
4.降低两液相间的界面张力;
5.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
6.调节pH,使得液滴表面上带有更多的电荷;
7.添加一些有效的乳化稳定剂;
8.尽量避免温度的变化、振动、摩擦、蒸发、浓缩或稀释等情况的发生。
20.破乳——消除乳状液的稳定化条件,使乳状液发生破坏.
破乳的方法:机械法、物理法和化学法。
17.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力一般都比较大。其中肥皂是一类起泡力强的表面活性剂,它的起泡力和生成泡的稳定性与亲油基碳链的长度有关。
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力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不同而异。环氧乙烷加成数较小时,溶解性差,起泡力小。随着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加,起泡力逐渐增加。
18.乳状液的类型
1.水包油型乳状液(O/W):少量油分散在大量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