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地理

山东地理


水 系 呈 放 射 状
, ,
:
胜利 油田
山东省探明矿种比较齐全,探明矿产储量总量 较大,储量丰富的一些重要矿产在全国占有重
要位置。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
矿产有58种,列全国前5位的有36种,其中金矿、
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
一位;石油、钴矿、菱镁矿、金刚石等7种矿产 居全国第二位;晶质石墨、滑石、锂盐、碱用 灰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国民经济赖以发 展的1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在我省都有探明储量,
径流量小,时空分布 不均,水资源缺乏
自然条件对工 业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河流
资源能源
煤、石油、铁矿、金矿、铝土矿等 能源、资源丰富,海洋化学资源丰 富,农产品丰富多样,都给工业发 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动力。
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影响
地形条件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山地丘陵一般较低 缓开阔,利于交通建设,铁路、公路、 航空、管道运输发达。 内河通航主要航道有小清河、黄河、 京杭运河南四湖段等。由于降水变率 较大,河水水位很不稳定,一般仅能 季节通航。 青岛、烟台、石臼、威海、龙口、岚 山6大港口,均为目前山东省境正式对 外开放的港口
优势:形成冲积平原 ,给沿线地区提供水源。
劣势: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缺乏。
海陆位置
自然条件对农 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河流
海陆位置
优势:海岸线长3 000多公里,海域广阔,水温适宜, 饵料丰富,适于多种鱼虾生长繁殖。浅海滩涂118.2 万多公顷,适养面积近20万公顷。
劣势: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海水倒灌引起土壤 盐碱化。
自然条件对工 业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河流 资源能源
自然条件对工 业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位于环渤海经济带上,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 位于东北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的中间 地带便于联系;与日、韩隔海相望,便于引 进外资和技术;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河流 资源能源
自然条件对工 业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河流
资源能源
其中煤、石油、铁矿、铝土矿、金矿、钾盐、
石灰岩、矿盐等矿产居全国前10位。
区域自然地理状况对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 工业 交通
人口 城市
旅游
自然条件对农 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河流 海陆位置
自然条件对农 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条件
优势:光热资源丰富,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 业的发展。 劣势:春旱严重,多风沙;多旱涝灾害,受寒潮、 霜冻、冰雹影响。
经纬度位置:34°23′N—38°24′ N 114°47′E-122°43′E
36°
116°
118°
34° 120° 122°
海陆位置:临渤海和黄海
相对位置:位于中国东部,与江苏、
安徽、河南及河北为邻 。
地 势 特 征 : 中 部 高 四 周 低
黃淮平 原
地 形 特 征 : 以 平 原 和 丘 陵 为 主
材料:虚拟水交易:水资源平衡的有效途径
虚拟水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是指生 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研究表明,生 产1吨小麦需要耗费1000吨的水资源,1吨玉米需要 耗费接近1200吨的水资源,1吨稻子需要耗费2000吨 的水资源。虚拟水以无形的形式寄存在其它的商品 中,其便于运输的特点使缺水国家可以通过贸易方 式从富水国家购买水密集型农产品来获得水和粮食 的安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实际上是 以“虚拟水”的形式在进口或出口水资源。
地形条件 河流 海陆位置
自然条件对农 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优势:山东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大, 鲁西北冲积平原是重要粮棉生产基地;山地丘陵一 般较低缓开阔,都适于林果业发展 。
劣势:西部平原地区地势低洼,盐碱化土地面积大
河流 海陆位置
自然条件对农 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河流
(3)位于山东西部文化产业带的济宁地区,诞生了孔子、孟子 等大思想家,几千年来以他们代表的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 乃至世界。在某次儒学研讨会上,有关学者对于儒家思想提出 了如下三种不同的看法: ①甲主张,“儒学要重回国家文化权力中心”,“以儒学文明 回应西方文明,才能完成中国文化全面的复兴。” ②乙认为,儒家思想的一统天下带给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性压抑 深重不堪,思想文化的萎缩和创造力的衰减。 ③丙提出,儒家思想有其合理的成分或糟粕的东西,要给以总 结。
地形 河流
资源
自然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
气候
山东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山、河、 湖、海、溶洞、温泉的自然景观, 加上数不清的著名的人文景观, 游旅资源应有尽有。山东有漫长 的海岸线,有壮阔的黄河人海口, 有济南的七十二名泉,还有曹州 牡丹、微山湖的荷花、平阴玫瑰、 莱州月季等等,优美的自然风光 映衬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特别为 国内外游客所向往。
气 候 特 征
气候类型及特征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同纬度 内陆地区好 。
主要气候的特点: 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天高气爽, 冬季干燥寒冷。 年均温为11~ 14℃,由南向 北递减。年降 水量500~1000 毫米,由东南 向西北递减。
山东的河流
大水 文 含 沙流 量量 大较 小 有 结季 冰节 期变 。化 : ,
“一体两翼”构筑山东发展新格 局
建设生态省是建设“大而强、富而 美”的新山东总体目标的重大举措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2003年9月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通过专家论证。 《纲要》提出,用二十年的时间将山东省建设成为 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 省。按照上述要求,山东省将抓住环境保护、
地形地质
海陆位置 河流水文
“一体”主要是指以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 的中脊隆起带,“两翼”则分别是北临渤海湾的黄河三 角洲和南接苏豫皖的鲁南经济带。 “一体”在山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体地位, 其区域面积、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全省总量的 57.1%、59.5%和71.1%。 “两翼”是山东省经济相对 欠发达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没有发展优势,而 是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体”和"两翼",不 仅各具优势,而且“体”、“翼”之间存在有机联系, “一体”带动“两翼”,“两翼”支撑“一体”,全面 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合力撬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制定区域 发展战略
一、材料: 自去年下半年起,一个关于建设胶莱人 工海河,重现700多年前胶莱河繁荣景象的疯 狂设想引起了山东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关注。 人工海河如果建设成功,将给山东经济新一 轮开发注入强大活力, 王诗成说,构想中 的胶莱人工海河长约130公里,长度仅次于全 长195公里的苏伊士运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 运河,水深可在6米至10米;同时具备双主导 功能,一是两湾生态治理,二是航运直线通 道和沿岸经济开发。(2006-9-4讯)
胶莱 运河
胶莱 运河
人工海河如果建成,山东将 增加 260 公里的海岸线。
胶莱 运河
试分析人 工海河首 先选择胶 莱河修建 的好处?
在已有河道上开挖,工程量小; 占地少,需搬迁的居民少。
如只考虑 图中盐度 因素,你 认为人工 海河建成 后河水流 பைடு நூலகம்如何? 为什么?
由莱州湾流向胶州湾;因莱州湾河 流淡水注入多,盐度低,水位高。
河流
海陆位置
胶济: 青岛— 济南 蓝烟: 蓝村— 烟台 兖石: 兖州— 石臼所 京九、 京沪
自然条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气候
人口稀疏区和较稀区集中在三类地区: 山地丘陵区、盐碱区,滞洪区。 中等密度区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平原以 及一些河流两岸。 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甚密区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渔区、胶济、京沪铁 路沿线的平原地区和重要的工矿区。
1、你认为“虚拟水”的理论对山东省 发展粮食作物有什么借鉴意义?
山东水资源缺乏,应减少水稻的种植 面积,从南方地区调入。 2、根据国外成功进行虚拟水交易缓 解本地水资源危机的战略,你认为南 水北调工程有什么弊端? 工程量大,投资大;易淤,维护费用 高;可能造成沿途的次生盐碱化。
1、开通前从沈阳到南京需经过的铁路线是
请你回答:该市确定发展文化产业 的思路主要体现哪些哲学道理?
(简析)
本题为跨学科类的综合性择题目。它在“山东文博会” 的主题下,将地理必修1、2、3,历史必修3和思想政治 必修1、3、4等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旨在考 查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该题的情景设计注意突出了山东省的地方特色,意在引 导考生密切关注身边的社会现实生活。文综综合题往往 以区域为平台,以地理为纽带,以时间发展为主线考查 历史知识,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政策变化的角度考 查政治知识,从区域本身的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的区位因 素考查地理知识。因此,对跨学科综合题和热点问题, 只要认清区域,把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思路,便可以不变 应万变,按照规律逐步地解决问题。
请结合你所了解的儒家思想的 相关内容,谈谈你对上述观点 的看法.
(4)山东各地积极响应省文博会,根据各地实际,进行 了一系列的各具特色的活动,带动了旅游、餐饮、工艺 品制作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请 你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说明举办文博会对山东经济 发展的作用。 (5)据报道,作为孔子故里的某市,在准备参加文博会 的过程中,认真分析了过去在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市场 经营意识淡薄、文化产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 确定了充分利用儒家文化和孔子故里所独有的深厚影响 力的优势繁荣本市经济的思路,并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 和特色文化产业两大重点,力求文化产业总值占全市生 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 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 染防治四个关键环节,着重建设六大体系:生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