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_张陆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_张陆
构越来越多元化,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金融业的创新程度也 治理的方法有限,其治理周期更长,所以前期的识别和防范工
在不断提高。因此,现有的监管体制就无法对越来越复杂的金 作尤为重要。
融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三)关注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危机的爆发,其背后的
(二)监管理念滞后,对宏观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不足。当前, 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对金融业失去了信心,从而使得金融机构
(二)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要想对宏观的系统性金融
会”,即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进行监管, 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控,分散的监管机构必然是无法胜任的,因
这样的监管体制是典型的分业监管制,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监 此必须存在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对此负起责任,换句话说,
管主体之间有着严格的分工,各自的监管范围也有着明确的界 需要在现有的各监管机构之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机构作
管部门的“地盘意识”极其严重。“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有着其 护局,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工作。另外,尽管我
自身的优越性,能够使得各监管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分清,其监 国已经出台了各类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例如《商业银行法》、
管效率也就得以极大的提升,不过这也带来了各部门各自为 《保险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等,但这些法律文件仅仅只
(二)实行双峰监管模式。金融服务局撤销之后,在金融政 策委员会之下设立两个机构,即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 监管局(FCA),从而开始“双峰监管模式”。特别指出的是金融 行为监管局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直接对财政部和议会负责,而 审慎监管局虽然隶属于英格兰银行,但也具备很大的自主性。
审慎监管局的监管范围、人事构成、主要职责及其地位。审 慎监管局的监管范围主要包括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重要的 投资公司,其人事构成是由英格兰银行行长担任主席,由英格 兰银行分管审慎监管的副行长来担任总裁,其主要职责是对被 监管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做出判断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 “判断导向”的方法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将金融机构的破 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其地位是微观审慎监管者和宏 观审慎政策的执行者。
限。这一监管体制之所以得以成立是有着其历史渊源的。在改 为他们的领导者,进而从全局出发监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
革开放之初,我国的金融业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的稳定。当前,金融业的发展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复
部门经验不足,其人才的专业素养也不够高,因此分业监管既 杂,金融产品五花八门,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也层出不穷,因此
题;然而,当经历了美国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危机过 服务局是一个具备高度自主性的监管机构,与英国的中央银
后,金融服务局的诸多缺陷也开始暴露出来。
行— ——英格兰银行处于同等地位。英格兰银行主要是根据经济
(一)监管体制缺乏对宏观层面系统性风险的把控。金融服 形势的需要来制定对应的货币政策,而金融服务局是在一系列
务局的职责更多的是对微观的金融主体进行审慎监管,在“效 的规则下对各类金融主体进行监管进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理
率优先”原则的基础上,运用监管规则的手段,致力于对各个金 论上讲,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应该是相互分工、共同治理
融主体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保证金融体系能够平稳和顺畅地运 的一个状态,但在实际运行中,二者往往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宏观审慎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 年 7 月 10 日
一、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背景
即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机构的伦理和文化等这类问题并未
改革之前,英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是英国金融服务局 纳入监管的范围。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金融消费者处于金融
利益。1995 年英国经济学家泰勒首次提出“双峰理论”,指出对 (FPC),全面负责监控和识别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目标主要是两点:“审慎监管”— ——控制金
金融政策委员会受英格兰银行的领导,从而强化了英格兰
融机构的自身风险和“行为监管”— ——保护金融产品消费者的 银行的金融监管的能力。该机构的职责主要是分析、识别、监
利益。到目前,行为监管都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学界中并未对此 测、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风险,以加强监管体系中宏观审慎监管
提出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自从 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世界范 的力度。(1)对整个英国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发现影响
围内开始对行为监管产生了普遍的关注。
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和测度;(2)
根据《金融监管新方案:改革蓝图》的相关规定,审慎监管 局和金融行为监管局之间应当是相互合作的,在审慎监管局实 行其政策前,应当咨询金融行为监管局的意见,如果二者所制 定的政策出现相互矛盾时,金融政策委员会应当进行协调,且 金融政策委员会有最终决定权。如此一来,FPC、PRA 和 FCA
就能够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地开展金融监管工作了。 (三)金融行为监管局的独特作用。金融行为监管局作为一
No.10s 2017
《合作经济与科技》
Hale Waihona Puke 金融 / 投资DOI:10.13665/ki.hzjjykj.2017.19.021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文 / 张 陆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提要]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英国政府为有效应对这次危机,对本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并基于 此成功实现金融监管方面的创新。在对英国金融监管改革背景和内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指出我国当前金融监管领域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机构的资本金足够充足,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 (FCA)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今天,如果系统性风险积累过大而致无法控制,那必然会对我
近年来,我国也逐渐意识到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重要
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性,在“一行三会”监管体系下,开始设立专门保护金融消费者
(三)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监 利益的部门,例如在 2012 年,保监会设立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
我国的监管重点依旧是个体的金融机构,监管的中心依旧是通 失去了社会基础,在应对危机时,金融机构就无法有效地发挥
过制定和执行严密的监管规则对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进行有 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开始重
效识别、预警和应对,这是典型的审慎监管理念。在这一理念的 视对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然而,在面对专业且复杂的各类金
金融行为监管局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提升公众信心
图1
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的种类不 策和规范,将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评估、防范的工作逐步规范
断增多,我国当前的监管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对金融市场进行有 化和日常化,从而达到对宏观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控制。
效监管的需求。目前,中国的监管体制简单地说就是“一行三
行。不过,过分重视微观主体就意味着没有足够重视宏观的系 并不存在报告义务,这就使得二者所掌握的信息不能得到极大
统性风险,尽管各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 的分享,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也是极度缺乏,从而导致所制
这不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就得以有效降低,更有 定的政策往往相互抵触。
可能是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逐渐增大。2008 年美国的金融危机
金融行为监管局的监管范围、人事构成、主要职责和其地 位。金融行为监管局的监管范围不仅包括了对审慎监管局所监 管的机构进行行为监管,还包括了对审慎监管局监管范围之外 的机构进行审慎监管。另外,它还是英国上市事宜的主要监管 机构。其核心成员由财政部直接任命,其主要职责是保护金融 消费者的利益和促成金融机构形成良好的商业文化从而提升 公众对金融机构及其市场的信任。其地位审慎监管的有力补充 和行为监管的中坚力量。
个独立的机构,直接对英国议会和财政部负责,其经费来源并 不是政府预算,而是所监管的各个金融机构所缴纳的监管费。 通常来讲,金融行为监管局招聘的都是专业技术强、行业经验 丰富的员工,并且金融行为监管局高度重视岗位匹配和团队建 设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其监管效率往往很高。
金融行为监管局重点关注的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金融消费 者的利益、金融机构的诚信和金融市场的良性竞争,其工作的 核心重点是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尤其是妥善处理各类金融 者的投诉。通常而言,尽管金融行为监管局根据法律的授权具 有一定的刑事诉讼权,但是在处理金融消费者诉讼的时候,金 融行为监管局并不运用其行政权力直接处理案件,而是出台具 体的指导性的文件,详细地规范各类金融主体的义务,从而规 范了各个金融主体处理投诉案件时的流程。另外,金融行为监 管局要求各个金融机构以规定的文本格式,定期向他汇报处理 金融消费者投诉的数量和情况,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利 益的保护力度。
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是,经过了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的 即使个体金融机构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系统性金融风
金融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已 险依旧有可能会不断累积、持续增大并最终爆发。系统性金融
经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金融机 风险给整个金融市场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和广泛的,并且对其
三、中国当期金融监管体制的不足 (一)现有体制无法对混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管。随着我国金
直接领导
议会 制定法律框架
直接领导
财政部 制定监管框架
- 56 -
英格兰银行 制定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金融政策委员会 识别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建议
指令
审慎监管局 对重要机构进行审慎监管
指令 建议
合作与建议
直接领导
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意识到光靠单纯的审慎监管是不够 的,行为监管必须与之相对应、相发展。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于行 为监管仍处于探索状态,但行为监管的发展步伐是越来越快, 英国设立金融行为监管局正是针对于此的一大创新。为了达到 对问题的标本兼治,首先,金融行为监管局采取各种手段,例如 制定“允许行为清单”、“制定详细的监管手册”、“按照总体情况 和风险进行分类监管”等;其次,金融行为监管局也极其重视金 融机构的文化与公司治理的问题,积极引导个体机构建立其良 好的商业文化,进而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的竞争环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