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创新性评价方法7.0

6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创新性评价方法7.0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创新性和先进性标准化评价方法
1.基本原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中对科技成果成熟度划分的基本思路,采取相对定量的方式,根据根据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根本特点进行等级划分。

所划分等级能够使评估师依据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客观判断,并能够与标准化评价中WBS分解相结合。

此评价方法的目标是,尽可能通过客观证明材料确定科学技术成果的创新度和先进度等级,降低主观因素的比重,形成关于科技创新的“科技普通话”。

2.创新度等级划分
定义:创新度是指某项技术创新性的程度,通常用等级来表示。

根据地域范围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将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性划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其评判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创新度等级评判标准
3.先进度等级划分
定义:先进度是指某项科学研究成果先进性的程度,通常用等级表示。

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不同,其先进度的定义也有所区别。

3.1 应用研究成果先进度等级评判
应用研究成果先进度根据其关键指标相对于不同水平参照物指标高低而划分为七个等级。

应用研究成果先进度等级具体的评判标准如表2所示。

注意事项:
(1)表2中所列要求为评定相应级别的最低标准。

(2)科技成果在满足最低标准后,还需要评价咨询专家对其所列指标是否为核心指标、参照物水平等进行判断,才能最终确定其先进度等级。

(3)表2中所提到的被评科技成果的相关指标和用于对比的相关指标均需提供公开发表的材料作为证明材料。

用于对比的参照物指标证明材料需为近5
年内的,超出5年的需由专家对其有效性做出特别说明。

(4)表2中所提到的中文核心期刊指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所包含的期刊。

(5)先进度1级仅适用于科技项目管理类评价时,确定项目初始状态。

表2. 应用研究成果先进度等级评判标准及证明材料
3.2 基础理论研究先进度等级评判
基础理论研究的先进度等级根据该理论研究成果所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制定标准等的水平分为7个等级,具体的评判标准如表3所示。

成果单位需提供由国家指定检索机构出具的关于影响因子、分区和被引次数的证明作为支撑材料。

注意事项:
(1)表3中所列要求为评定相应级别的最低标准。

(2)科技成果在满足最低标准后,还需要评价咨询专家结合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对其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和水平判断,才能最终确定其先进度等级。

(3)公益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也可根据该方法进行评价。

(4)表3中所提到的分区是指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分区;专著是指学术著作,不包含科普性书籍、教材;论文指研究类论文,不包括综述类论文;中
文核心期刊指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所包含的期刊;中华系列(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是指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期刊,不包含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其他系列期刊,以中华医学会官网公布的为准。

表3. 基础理论研究先进度等级评判标准和证明材料
4创新度和先进度在成果评价中的应用
4.1创新度的评价方式
在进行科技成果创新度评价时,需要将所评价科技成果进行WBS分解,直至找到该成果创新点所在的WBE,并对每个创新点进行描述,作为创新点的展示和查新的依据。

创新度技术分解评价表如表4所示。

表4. 创新度技术分解评价表
评价要求:
(1)科技成果在国际和国内范围内有无创新直接通过查新报告确定;
(2)科技成果在所应用领域内外有无创新需要科技评估师根据专家的咨询意见和查新报告的内容确定。

(3)查新报告需在有效期内,且查新报告的查新成果名称应与被评价项目名称一致。

附件中需提供查新报告的查新结论页。

(4)专利证书也可以作为创新度的辅证材料。

(5)WBE的编号根据实际的分解情况填写。

4.2应用研究成果先进度的评价方式
在对应用研究成果先进度进行评价时,需要对被评成果的每个关键指标进行评价,根据其本身指标与参照物指标的高低,对照先进度的等级评判标准,确定该指标的先进度等级。

然后主要根据该成果最核心指标的先进度等级并结合其他指标的先进度等级确定该成果的整体先进度等级。

应用研究先进度指标对比评价表如表5所示。

表5. 应用研究先进度指标对比评价表
评价要求:
(1)表5中所列的被评成果的指标值和参照物相应指标的指标值都需要提供符合表2中所列要求的证明材料。

(2)参照物的级别是指证明材料的级别或参照物指标的级别或参照物本身的级别。

(3)科技成果在满足最低标准后,还需要评价咨询专家对其所列指标是否为核心指标、参照物水平等进行判断,才能最终确定其先进度等级。

(4)专家对成果方所提出的参照物水平有异议时,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或做出书面说明。

4.3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先进度的评价方式
在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先进度进行评价时,需根据该理论研究成果所发表论文、所出版专著、所制定标准等的水平按照表3的要求进行等级的评定。

基础理论研究先进度评价原始信息表如表6所示。

表6. 基础理论研究先进度评价原始信息表
评价要求:
(1)表6中最多填写8篇相关论文、专著或标准。

(2)表6中的作者顺序须按实际发表的顺序填写。

(3)表6中所列证明材料须符合表3中的要求。

(4)表6中的信息需根据评价的目的在评估师的指导下进行填写,不必全部填写。

(5)科技成果在满足最低标准后,还需要评价咨询专家对其提供证明材料的水平等进行判断,才能最终确定其先进度等级。

(6)专家对成果方所提供证明材料的水平有异议时,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或做出书面说明。

4.创新度与先进度在项目管理类评价中的应用
科技项目管理过程的评价包括立项评价、中期检查评价和结题评价。

在对各阶段进行评价时,其创新度与先进度的基本评价方法与对科技成果的评价相同,即:将项目评价的每个节点作为一个评价点来对待。

5.1创新度的评价方式
在进行项目立项评价时,将技术进行WBS分解直到找到创新点所在的WBE,对有创新点的一个或多个WBE进行创新度评价。

最终得出项目的初始创新度。

在项目中期检查评价或结题评估时,再核对一下创新点是否与立项时一致,如一致,则创新度不变;如果在研发过程中产生新的创新点则增加对新的创新点的评价,并重新给出总体评价;如果有的关键创新点没有实现,则需根据其他证明材料重新评价。

5.2先进度的评价方式
在项目立项评价时,对技术的每个关键指标(或者待实现的指标)进行评价,对照先进度的分级标准,确定该指标的先进度等级。

项目申报人根据现有的先进度等级,提供项目中期和结题时的预期先进度,作为立项审核的参考,一旦立项,则预期先进度将作为项目中期考核和结题验收的考核指标。

5.创新度和先进度的综合评定
6.1 应用研究成果综合结论评定
科学技术应用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价结论共分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创新起点等七个等级,其水平依次降低。

综合评定创新度和先进度的等级,可以得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结论,其对应关系如表7所示。

综合评价结论需以表7中所列标准为底限,结合评价咨询专家的意见进行评定。

表7. 应用研究成果综合评价结论评定表
6.2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综合结论评定
科学技术理论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价结论共分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和创新起点等五个等级,其水平依次降低。

综合评定创新度和先进度的等级,可以得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结论,其对应关系如表8所示。

综合评价结论需以表8中所列标准为底限,结合评价咨询专家的意见进行评定。

公益性研究成果的综合结论也可依据此要求进行评定。

表8. 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综合评价结论评定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