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落实研训一体责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绽放绚丽质量之花
城关小学教学工作思路
一、明确教学管理目标创新教学管理思路(一)明确“12345 ”教学工
作总体思路
(1)确立“一个目标:”
打造书香校园、温馨校园;展现城关小学师生气质
(2)落实“两项任务:”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打造优质高效智慧课
堂;促进学生全面特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核心质量。
(3)提升“三大能力:”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
创新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能力
(4)搭建“四个平台:” 各级课堂教学质量大赛“名师成长”平台教育资源网络学习交流“个人充电”平台“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交流”平台“一书一沙龙“”书香共读”平台
(二)采取“五项措施”,培养城关小学师生气质:先进教育理念引领高效课堂模式构建
扎实开展活动推进
教育科研创新助力
校本培训提升素质
1. 措施一:提炼符合我校实际、展现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引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奋斗:
(1)提出“阳光雅行、智慧融合、书香才气”的城关小学师生气质。
(2)构建“三步四环五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3)推行“我(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
2. 措施二:构建“优质高效慧课堂”模式,推动课改深入开展。
(1)落实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学情检测为主“教学五环节”。
(2)开展好“情智语文”教学、“三步五化英语”教学“、三步四环数学”教学、“四环五课综合课”教学模式推广。
(3)学习推广好翻转课堂、微课、幕课等课堂教学新模式
(2)组织好校内不同形式的课堂展示活动。
3. 措施三:扎实开展活动推进
(1)开展课前集体备课交流活动。
同备课组做到“三定五交流”,三定
(即:定时间、定地点、点人员),五交流(即:交流计划进度、交流教学内容、交流课堂练习、交流教学课件、交流教学方法)。
(2)开展分层次课堂听评活动。
以教研组为单位抓好“五课”:分教研组每周组织好组内公开示范课课各一节、分学科成立6 个督导组每周听评督导课各一节,骨干教师帮扶接对课、教学能手课改汇报课、青年教师成长展示课。
(3)开展好面向学生的各项活动。
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好每组
一品的集体健身项目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开展好以弟子规为主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好以校园舞和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大课间活动。
4. 措施四:教育科研创新助力
(1)推行“草根”课题研究制度。
以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开
展校本研究,创新研究思路,教研为教学助力。
(2)推进立项重点课题研究。
5. 措施五校本培训提升素质。
实施三项培训工程
(1)以“双推双送”为载体开展自我反思为主要形式“充电”工程
(2)以“帮扶结对”为手段开展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青蓝”工程
(3)以“目标解读”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金桥”工程采取多元培训方式全校教师的系列讲座;教研组互动研讨;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县域联盟协作发展;多层面的互动交流。
一、开展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学活动规范化
1.严格规范办学行为,适应教育新常态。
(1)落实“三严” 严格作息时间
严格课程设置
严格常规管理
(2)杜绝“三乱” 乱收费
有偿家教乱订复习资料
2.构建教学常规管理网络,认知认领担当教学责任。
(1)签订“一岗双责”教学目标管理责任书,实施目标管理。
(2)建立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分级管理制度。
(3)落实值周组周管理职责。
(4)落实值日领导日检查职责。
(5)落实教导处随堂检查课堂教学制度。
(6)落实任课教师5 分钟查人和学校领导早、午查人制度。
(7)落实学校门卫检查登记制度。
(8)落实领导抽查督导制度。
3.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各环节质量。
(1)把好集体备课关。
由备课组长负责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 2 )抓好课堂教学关。
由督导组、教导处、教研组分层次开展好组级、校级示范课、研讨课、督导课。
(3)查好作业批改关。
由教导处、教研组抓好月督查、周检查、日抽查关。
(4)做好课后辅导关。
由任课教师负责做好个学生的辅导和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
(5)落实好检测评价关。
由任课教师按单元采取不同形式做好学生检测评价工作。
(6)开展好教师听课、评课学习关。
分教研组开展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一节以上,并做好课后交流。
7)建立教室日志、做好学生日常评教工作。
开展好学生的日常评教工
作,教导处随时检查反馈学生评教工作。
(8)坚持开展好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工作。
4.坚持开展“双推双送”系列化主题教育活动。
(1)每周二开展政治学习,每周安排交流专题,确定主讲人和负责领导,及时传达学习相关精神,分年级组设计本组师生下周教育活动内容,及时通报上周活动效果。
(2)每周四开展业务学习,提前确定月主题,分周次安排周活动,有重点的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3)每周日例会教导处精心设计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学校周活动内容,及时通报活动效果。
(4)每周二大课间活动,认真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抓实学风建设,开展好八个方面的我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落实研训一体责任,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充分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云空间平台、名师工作室、交互式一体机、畅言教学系统教育设施和资源配置优势,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
2. 完善激励机制,搭建教师成长舞台。
促进课堂素质化、资源优质化、手段信息化、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化,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3. 实施“名师工程,”开展骨干帮扶活动。
全校29 位骨干教师帮扶带动其它共同提高,发挥好4 个我师工作室的作用,带好四支教学教研队伍。
4. 丰富校本教研形式,增强研训活动实效。
(1)完善教科研管理制度。
构建“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三
级管理体系,建立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校本教
研制度
(2)加大互动评课力度。
制定评价标准,发布当周听课任务,随时进行在线听评,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云平台互动沙龙,”适时对所听课堂进行评价
(3)构建高效课堂模式。
推行“情智语文”、“四步教学、”“三步五化英语”、“三步四环五课型”教学模式。
(4)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
(5)积极开展微格教研。
明确问题组织研讨修定完善总结提高。
5. 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与指导(1)根据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着问题导向的原则,审报立项相关省、市、县、校级课题的课题。
(2)在研究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档案袋”,做好阶段性评价。
(3)及时跟踪管理与指导。
(4)深入开展县级重点课题试点项目研究工作。
(5)探索适合校情校本微课题研究工作。
(6)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素质化.
1.结合课堂教学能力评等定级和课堂教学质量大赛工作做好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
2. 扎实开展名师优课、微课、晒课等活动
四、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校课程特色化
1.成立机构,健全机制,做好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2.加强培训,网络管理,规范学校课程的组织实施
3. 双向考核,学分激励,健全学校课程评价激励机制
4. 开展的特色活动
(1)快乐经典诵读活动。
结合“快乐诵读”校本课程实施要求,建设了“开放式书吧、”“学生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文化区角”等诵读场地,充分利用早饭后第一节课前20 分钟和午休后第五节课之前20 分钟,分别由英语、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让学生的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每学期都分年级进行两次“经典诵读”和“快乐英语会话”大赛。
为学生英语、语文成绩的提高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2)体艺“2+1”活动。
充分发挥音体美及信息技术教师特长,成立体育、艺术类兴趣小组19 个,成立艺术社团6 个。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成立了书法、绘画、电子琴、足球、乒乓球、学生乐队等19 个兴趣小组,全体师生参加辅导,在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会、科技创新大赛和艺术节期间,学生表现优异、成
绩突出。
利用学生晚饭后的课余时间,学校组织了舞蹈、葫芦丝、铜管乐、口
琴、笛子、二胡六个社团,请音体美方面有特长的老师组织辅导,全校学生全部参加社团活动,在校本课课上组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特长。
(3)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
结合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将普通话、规范字做为小学教育的特色工作,落实了“三纳入一渗透” ,着力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氛围;广泛深入地开展“推普周”活动;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渗透;丰富校园活动,强化语言文字规范
意识;常抓校本培训,提高语言文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