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干部的培养及选拔
高校学生干部由于其特殊的学生与最基层的管理实施者的身份,可发挥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作用:看似无意识的管理柔性与填补管理时间盲点作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的作用。
因此,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必须坚持“思想政治过硬、素质能力较强、服务意识自愿”的原则,采取”自荐、选举、考核、任命相结合”的方法。
一学生会干部的培养
1、能说:能说即为会说、能察言观色。
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语言沟通能力是培养的重点。
俗话说:“祸从口出”。
说话是我们从婴儿时代就开始学习的,但能说、会说之人却为数不多,作为现代化的社会、人性化的社会,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能写:书面表达是人的第二语言。
作为学生会的干部不仅仅要会说,还要会写。
写,是给人的视觉印象,它不完全展现你的字迹,还在你的一笔、一迹中透露出你的心思,散发出你的文才气息。
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会干部对写的能力已淡化了,因为电脑的普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在前进,在进步,带着“说”与“做”,却遗漏了“写”。
那要加强学生会干部的协作能力。
就要先培养他们勤看书、爱看书、广读书。
心中有墨,方能开动,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
读的多,才能信手拈来,写的多,才能开口就来。
3、能看:能看即位观察细致、敏锐。
学生干部他们要经常活动
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班级、寝室和学校的种种现象,他们都能卡于老师,说源于看,源于观察。
观察身边的每件事、每个人、每样物,它都能提高大家思维。
4、能做:说与写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而做是能力的表达,不仅仅要培养他们能做,更要会做。
做不等于勤快,学生干部在做事的反面不单纯是要勤快,讲究速度,办事的效率才是检验一切的标准。
会做,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学生会干部在培养动手能力、做事的能力顶要避免做表面工作,要落到实处,切勿弄虚作假。
我认为应多让学生干部多参与实践,多像自己的前辈学习经验。
5、能深人人心:我一直认为学生干部不是官,学生不是民,学生干部的本质是学生,因此,学生干部与学生们之间不是上下级之间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
但是当学生干部这一特殊名词被冠于一个普通学生时,则意味着一种责任,意味着我将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使命。
这里的使命就是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要提倡:“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因为真诚才是为人之道,待友之礼。
三,学生会干部的选拔:
俗话说:“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
”伯乐是要千里马去寻找和发现的,而学生会干部也要通过重重选拔,选拔干部时时刻坚信:宁缺勿滥。
要用自己那双慧眼去识别那些有潜力、有热情的“英雄们”。
学生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载体;是学校、教
师开展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得力助手:是班集体建设的有利保障和守护者。
因此,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每位班主任老师的充分重视。
学生干部的选用要遵循“民主推荐、组织考核”的程序,坚持学生干部选拔条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选拔能胜任工作、发挥专长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
1、爱好、兴趣。
在选拔之时,首先要他对学生会干部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兴趣,才能有想法,有想法才会主动去了解学生会,才会去为学生会出谋化策。
2、有热情。
选拔时,他不一定要是优秀的,但他一定要是最有热情、最有积极性的,有热情、有积极进取的人才会为学生会的做贡献。
3、待人诚肯,做事勤恳。
人们不是常说:世上没有完人嘛。
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但人心、本性是最难移的。
在选拔之时,对方应要具有最基本会说、会写、会做的要领。
4、综合测评。
学生会干部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是代表着众多的普通学生们。
所以我们还应该注重:善于听取群众的声音。
要明白:当具者迷,旁观者清。
5、学生干部的晋升和竞选:学生干部不应实行班主任钦点制,也不能是终身制,否则必然导致摆老资格、能上不能下、意志衰退、工作方法陈旧等积弊,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确定科学的任职周期,优胜劣汰,才能保持学生工作的生机和热情。
晋升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对本职工作的理解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可以
通过常用的竞选答辩或竞选演说;可以实行笔试,试题由每一届班委干部不断的充实;也可以通过任前先自荐、后投票、再考察培养、最后任用等多种渠道实现学生干部的轮流置换。
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应着重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统一协调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进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
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各项工作的重要引航人,是联系老师和同学的纽带,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中坚力量和坚强后盾,也是广大同学学习生活中的一面流动的旗帜。
因此,必须重视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做好选拔和培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