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接触网应急处理

高速接触网应急处理

第七章高速接触网应急处理第一节接触网日常管理电气化铁路建成后,相应地要成立管理部门,负责各种电化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接触网设备由供电段负责管理,实行供电段、车间、网工区三级分级管理体制。

其中段负责接触网的宏观管理工作,制定大、中、小修计划并负责材料的购进、维修费用的保证及人员的调配;车间具体负责段定管理措施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段定设备大、中、小修计划及维修费用的执行;接触网工区具体负责接触网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管理和事故抢修恢复工作。

对于管内运行的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接触网工区只配备日常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事故抢修由本工区及相应的地方供电段联合组织。

一、接触网工区设备管辖范围和分界接触网工区是供电段设备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管理事务较多。

要想搞好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就需要对接触网工区班组管理工作有个清楚的认识。

“接触网工区的设备管辖与分界的标准:根据实际的运营经验,接触网工区的设备管辖范围不易过大或过小,管辖范围过大不利于设备的周期性检修与事故快速处理;管辖范围过小又造成了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因此一般的接触网工区管辖范围为三个一般的中间站加两个区间。

对管辖范围内有较大的区段站或配有调车组的中间站时,管辖范围可适当缩小。

对枢纽、编组站及大型客货站可单独设立接触网工区。

接触网工区管辖范围确定后,劳资部门应根据工区所管辖的接触网设备换算为条公里(折合公里)数按单线区段每公里设0.45人,双线区段每公里设0.43人的标准,配备工区所需的生产工人。

接触网设备数量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接触网正线公里、接触网展长公里(条公里)、接触网换算条公里(折合公里)。

接触网正线公里系指接触网设备正线接触网公里数、复线区段按其中一条正线计算。

接触网展长公里系指接触网设备上、下行正线接触网公里数和站线接触网公里数总和。

接触网换算条公里系指接触网整体设备按换算系数计算出的公里数。

接触网主要设备部件的换算系数参考表9-4-1所示。

接触网工区设备分界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到各工区的分布情况,便于设备检修和事故抢修以及交通工具的使用和管理。

各接触网工区间,接触网设备分界在区间和站场部分时,一般以区间最后一个锚柱定位线夹向前200 mm处为分界点,分界点及分界点向后部分的接触网设备属于一个区间管辖,分界点向前部分接触网设备属另一个工区管辖。

当分界在站场和区间部分时,一般以车站最后一个锚柱定位线夹向前200 mm处为分界点,分界点及分界点向后部分、分界点向前部分分别属于两个网工区管辖。

分界处一般必须具体到点、线、面,做到一处不漏。

表9-4-1接触网主要设备及部件换算系数注:不同路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换算系数略有差异。

对于枢纽、编组、区段站等大站,需单独设置接触网工区的设备分界,一般以车站最后一个锚柱定位线夹向外200 mm处为分界点。

二、接触网工区技术资料接触网工区应根据设备情况配备有关的技术资料,以便做为接触网设备检修和事故抢修时的依据。

对于每个接触网工区,一般应配备以下几种技术资料:1.设备安装图(装配图)、安装曲线图、接触线磨耗换算表;2.全段供电分段图、管内供电分段模拟图;3.接触网平面图,包括接触网工区管内的接触网区间平面图和站场平面图,它是接触网工区掌握所辖设备的最基本资料;4.跨越接触网架设的架空电线路有关记录;5.隔离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绝缘器等大型设备出厂说明书;6.有关隐蔽工程记录;7.有关设备大修竣工报告;8.设备和工具的机械或电气试验记录;9.设备小修记录和管理台账;10.管内设备台账和技术履历;11.有关轨道电路资料;12.故标指示对照表;13.导线接头位置表。

三、接触网工区记录接触网工区台账记录一般分管理台账和技术台账。

管理台账和技术台账的设置应根据班组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所辖接触网设备情况而定。

管理记录一般有三种:《综合记录》、《干部巡视检查指导记录》和《接触网工区值班日志》。

技术记录一般有十五种(按设备小修设置):1.《接触线(承力索)高度和弛度记录》;2.《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记录》;3.《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和损伤记录》;4.《绝缘子电压分布记录》;5.《支柱检修记录》;6.《锚段关节检修记录》;7.《线岔检修记录》;8.《分段(分相)绝缘器检修记录》;9.《补偿器检修记录》;10.《隔离开关检修试验记录》;11.《吸流变压器检修试验记录》;12.《避雷器检修试验记录》;13.《供电线(回流线)检修记录》;14.《接触悬挂、支撑装置和定位器等检修记录》;15.《接触网巡视和取流检查记录》。

接触网工区在设备检修、巡视完毕时,要有检修作业组工作领导人或巡视人员认真整理检修或巡视现场记录,交给工区台账记录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按十五种台账记录格式认真填写,填写完毕交工作领导人或巡视人员审核签字。

四、接触网事故管理接触网工区的工作特性是检修和抢修并重,接触网工区除了“天窗”检修外,剩余时间在工区待命,以便及时出动抢修。

因此,根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故抢修规则》规定:每个接触网工区在夜间和节假日必须经常保持至少12人在工区值班,在接到抢修通知后,应按抢修组内部分工,分头带好材料、工具等,白天15 min、夜间20 min内出动。

为了保证接触网事故抢修用料、用具,每个接触网工区应按段定材料、工具备品事故抢修定额配齐并造册登记,还必须单独设立事故抢修材料、工具备品库或专架放置。

接触网工区值班员处应有抢修材料、工具备品库的钥匙,交接班时交接并清点抢修材料、工具备品以便随时取出抢修用料、备品。

用后,抢修组长应负责将料、具及时放回原处。

事故抢修材料消耗后,列出清单,交给值班员、材料员各一份并确认,并应立即补齐,严禁维修占用抢修料。

为了尽量防止事故抢修时少带、错带抢修材料、工具,每个接触网工区应配备事故抢修材料、工具箱,放置常用和容易出错的抢修材料、工具,材料、工具箱日常放置在轨道车或汽车上,以便事故发生时及时出动,缩短事故抢修出动时间。

接触网工区工长每旬检查一次抢修材料、工具备品库。

接触网工区抢修组组长,应由工长或安全技术等级不低于四级的人员担当,抢修组到事故现场后,制定检修方案应本着“先通后复”的原则,以最快速度设法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必要时可采取迂回供电、越区供电、降下受电弓通过等措施,尽量缩短事故停时。

在复线电气化区段,除按“先通后复”的原则外,还要集中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通一线”尽快疏通列车。

故障范围较小、抢修时间不长,无需分层作业,则应抓紧时间一次抢修完毕,恢复供电、行车。

事故抢修组全面了解故障范围和设备损坏情况,制定抢修方案,并尽快的报告供电调度,征得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

所有参加现场抢修的人员都必须服从抢修组长的统一指挥,任何人不得干扰。

各级领导的指示也应经供电调度下达,由抢修组长集中组织实施。

抢修方案一经确定不应变动,必须变动者,要经供电调度同意,并通知有关部门。

在接触网抢修过程中,抢修组要指定专人与供电调度主动经常保持通讯联系,向供电调度随时报告抢修进度等情况,同时将供电调度下达的各级领导的指示和供电调度命令传达给抢修组长。

在抢修过程中,对关键部位要严格把关,确认符合供电行车条件后方准申请送电,申请送电时,要向供电调度说明列车运行应注意的事项。

送电后要观察1~2趟车通过情况,确认列车按要求通过后抢修组方准撤离事故现场。

对一次抢修完毕或最后恢复的故障设备,送电后要观察1~2趟升弓通过的电力机车,确认运行正常后抢修组方准撤离事故现场。

事故抢修后,注意保存事故及抢修工作的原始资料,供电调度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通话应进行录音,待事故分析后再保持一个月方可消除。

事故处理后,接触网工区应及时召集有关事故抢修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写出事故分析报告,于第二天交段安全部门,并准备参加段以及上级召开的事故分析会。

五、接触网工区日常管理(一)接触网工区日常设备维修管理接触网设备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车直接相关。

因此,在电气化铁路修建后,为了保证维修接触网工作的进行,就在列车运行图中开接触网检修“天窗”,接触网工区应该在“天窗”停电时间内有计划地紧凑地搞好接触网检修工作。

为了搞好“天窗”停电时间内接触网设备的有效安全检修工作,接触网工区必须严格遵守接触网设备检修作业制度。

1.接触网“天窗”停电时间申请供电段根据接触网检修周期、季节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制年度检修计划和临时检修计划,接触网工区按照段下达的年度检修计划、月计划以及临时计划,结合设备情况,于每天向供电调度提报次日停电检修计划,其内容包括作业地点、检修项目、停电范围、安全措施和其他有关事项。

接触网工区除周计划外还要日落实,接触网工区值班员于前一天17点前,向电力调度落实次日“天窗”停电安排,进一步落实“天窗”停电时间和安排检修内容。

如因雷雨等原因,次日不能使用“天窗”检修作业时,接触网工区值班员也应在前一天17点前报告供电调度员,由供电调度员转告列车调度员。

对还没有固定“天窗”电气化区段接触网设备检修的,应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节接触网事故管理一、常见接触网事故根据多年来接触网发生的事故统计资料显示,接触网常见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接触网断(倒)杆;②接触网断线(包括承力索断线、接触线断线、附加线索断线等);承力索及接触线断线1.基本概况2009年8月22日施工单位在XX站人行天桥进行施工,焊接作业中将焊机线掉落到XX站8道156#接触网上,造成XX站8道K588+862.69处承力索烧断两处,损坏50米左右;接触线烧断1处,烧伤58米左右。

2.原因分析施工单位没有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在营业线野蛮施工,将电焊机线砸在承力索上,先造成承力索被烧断,烧断的承力索落地后又与接触线接触,造成接触线烧断,是发生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处理过程2009年8月22日15时53分,网工区接到路局电调通知,出动巡视并做好抢修准备;17时05分,由路局电调统一指挥,打开车站6、8道的分束隔离开关(224#),组织抢修;19时02分,接触网被临时抢修恢复,分别8道对承力索和接触线作了接头处理。

③绝缘击穿(包括绝缘子、分段绝缘器、避雷器及空气间隙);绝缘子污闪故障1.事故概况2010年1月4日2时15分3时20分,因绝缘子污闪先后发生四次跳闸,共中断供电166分,影响动车运行。

2.事故原因XX-XX区间下行1085#—1185#,上行1086#—1186#属于重污染区段(详见以下照片),当时空气潮湿,造成1129#、1131#、1133#支柱斜腕臂绝缘子,1131#正馈线绝缘子污闪,是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

采取了30天的清扫周期,对绝缘子清扫没不到位,是次要原因。

3.处理过程2010年1月4日2时15分,XX变电所211#、212#断路器跳闸,重合失败;2:20强送成功;2时34分,再次跳闸,重合成功;2时52分,第三次跳闸,重合成功;3时20分,XX变电所211#断路器第四次跳闸,重合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