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1
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 试着仿句 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 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喻体不当)
红 颜 、 蛾 眉 、 细 腰 、 蝉 鬓 手 、 玉 臂 、 佩 环 、 素 、
红
女 性 的 借 代 美 称 :
有所思 ——卢仝 天涯娟娟姮娥月, 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 一望不见心断绝 解析:此诗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例: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 迤逦背着北风而 行。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 片雪帘雾障里。 片雪帘雾障里。 项是借代, 纨绔”本指“ 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 所以指代贵族子弟。 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
广告修辞大擂台
• 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 • 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 、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香皂) • 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保健品)• •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白酒) • • 4、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 • • 5、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处理器) • • 6、年光似鸟翩翩过,时装如棋日日新。(服装) • • 7、人生仿佛表上的指针偶尔分离,但始终有相逢的• 一刻。(手表) • 8、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内衣) • • 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 • 夸张 夸张 引用 引用 比喻 比喻 比喻 比喻 对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明喻 喻词“ 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 暗喻 比喻词,常用“ 成了” 变成”等联结。 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关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题: 解题:诗歌主要 描绘的是什么场 景?试赏析最后 两句。 两句。
比拟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 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 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 拟人) 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 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 物乙物化” 物乙物化”。
判断下列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判断下列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 峰突起,盛气凌人。 峰突起,盛气凌人。 ②: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 ③: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 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 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 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 ④: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 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
C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 年高考题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 波撼岳阳城。 ——“波撼岳阳城” 泽,波撼岳阳城。” ——“波撼岳阳城”是夸 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斜”在这 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 “合”在这里是“环绕”的意思,“ 里是“延伸” 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 。 里是“延伸”,都是自然景物的本身状态。作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 关 。 ” —— 在这里是用描写景物来衬托心情,并没有用拟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手法写青山、绿树有人的感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人具鸡黍shu,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shu C. “故人具鸡黍shu,邀我至田家。绿树 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 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 润物细无声。 ——用 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 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 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 刀法如果用得不对, 有一点不同,①刀法如果用得不对,②可能 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万龙点睛。 ③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 么? 刀法” 刀法 答:① “刀法”喻“教育方 ② 法”; 喻“众多教育对象”; “万像” 万像” 众多教育对象” 万像 ③ “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 万龙点睛 成才” 成才”;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比拟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比 喻
1、概念: 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 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 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 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结构: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喻体(作比 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性词语)组成。 性词语)组成。
1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 明。” 明。”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4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5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6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玉 容 袖 、 等 红 袂 、 巾 帼 、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
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 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 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二)甲和乙必须有相似点 1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漫的少年时节。 天真灿 漫的少年时节。 4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 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 李疏桐等等。 李疏桐等等。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借代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我买了一台“康佳”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 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 ——借部分代替全体 借部分代替全体。 ——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借材料 工具代该事物。 借材料、 ——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讯 ——借作者代著作 借作者代著作。 ——借作者代著作。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 形象生动、重点突出, 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简洁、精炼,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 个人,一个“马褂” 一个“西装” 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 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容易产生误解。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