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优,63张)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优,63张)
A 项是借代,“纨绔”本指“细绢做的裤 子”,所以指代贵族子弟。其他三项都是比喻
练习
请分辨以下句子用了
借喻 还是 借代
1、一朵浮云把银盘遮盖了。
借喻 本体是月亮,喻体是银盘。
2、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借代 借用事物:黃口 代替事物:雏燕(雏鸟的嘴呈黃色。) 3、烽火連三月,家书抵萬金。
借代 借用事物:烽火
1、概念:
五、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
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
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
辞方式。
2、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
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 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 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 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 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四、对偶
1、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 义对称。
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C
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 泽,波撼岳阳城。” ——“波撼岳阳城”是夸 张的“写合法”,在突这出里了是洞“庭环湖绕的”雄的伟意气思势,。“斜”在这 里是B“. 延“伸黄”河,远都上是白自云然间景,物一的片本孤身城状万态仞。山作。者 羌在这笛里何是须用怨描杨写柳景,物春来风衬托不心度情玉,门并关没。有”用—拟—人 “手羌 法笛 写何 青须山怨、杨绿柳树有”人用的了感拟人情的。手法。
例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借代)
例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 厚障壁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
例: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 而行。 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 一片雪帘雾障里。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
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
有一点不同,①刀法如果用得不对,②可能
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
③万龙点睛。
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
么? 答:① “刀法”喻“教育方 ② 法“万”像;”喻“众多教育对象”; ③ “万龙点睛”喻“使众多教育对象 成才”;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 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 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 上“乌鸦”(飞机)成阵。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 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借代要得当 这特别要注意语言环境的交代,否则,可能
产生歧义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 张伯伯家里有两个五角星.——容易产生误解。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修辞手法
请大家猜猜谜语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裳,坐在绿洲上。
(猜一植物)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比喻)
广告修辞大擂台
▪ 辨认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 ▪ 1、白丽美容香皂的奥秘所在,今年20,明年18。 ▪ 夸张
(香皂)
▪ 2、一天一片好营养,年龄不随时间长。(保健品)▪ 夸张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 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 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对 出下联。
▪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_____祖国日日新 ___ ②满园春色好 _____神州面貌新 __ ▪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___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_
(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 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 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3、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
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 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 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 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例1:樯橹灰飞烟灭。 例2: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5)结果代原因
例1:好吧,我们多勒勒裤腰带吧。 例2: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6)事物的名称代本体。
例1:我买了一台“康佳”。 例2:他一天一包中华。
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 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 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
代替事物:战争
三、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 式。
2、分类
(1)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和人一样 的感情和动作。
例1: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2)拟物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
例1: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例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 来,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似的轻①快在。崎岖(的没道有路相上似最向点前)多猛的冲题,脚目步类像型踩—在棉—花仿上句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仿家造俱例一③句扫大,而水用光一“,来橡今,皮天可.,真我比们老已虎圆下还规定厉.决害直心,尺,庄”一稼定、各要房写和子这、 一只句老话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粉面笔把-大-水身比作躯比缩老短虎了更,厉生害命的其的他轨事迹物延,长后了面.又比
▪ 8、柔似女儿情,暖若父母心。(内衣) ▪ 9、只融在口,不融在手。(巧克力)
▪ 比喻 ▪ 对比
广告修辞大擂台
▪ 10、××广告做得好,不如××冰箱好。▪ 对比
(电冰箱)
▪ 镶嵌
▪ 11、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电讯)▪ 双关
▪ 12、美好生活从头开始。(理发)
▪ 双关
▪ 13、亚洲皮鞋,足下生辉。(皮鞋) ▪ 对偶
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 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
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
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六、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
②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 山下的坝子里来。
判断下列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 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②: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
③: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 大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
④: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
拟人的作用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见课本)
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
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
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
二、借代
1、概念: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2、分类: (1)特征代替本体 例: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例2: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
慢向外走去 (2)具体代抽象 例:枪杆子里出政权。 (3)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例: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
(4)借部分代替全体。
3、作用:音乐美、节奏感、表意凝练。
4、区别“对比”
▪ A、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 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 B、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 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 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 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 C、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 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 法的兼类现象。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 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