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 ppt课件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诗经二首》
《诗经二首》
《诗经二首》
jiān jiā
《诗经二首》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礼》 《春秋》
《诗经》内容:
1、它揭露了贵族阶层的荒淫、残暴,深刻反 映了沉重的徭(兵)役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与痛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 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305篇,
又称“诗三百”。分为《风》 (160篇) 、 《雅》 (105篇) 、《颂》 (40篇)三大 类,它们都得名于音乐。大多皆是西周至春 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在先秦古籍中, 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后来被尊 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二首》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二首》
❖关关雎鸠,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
❖在河之洲。
情意专一。
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经》到“路漫漫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 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代表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从孔子到《史记》,从庄子到陶渊明,从“竹林七贤” 到李、杜、欧、苏,从元曲到《红楼梦》……他们代表 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心灵。柏拉图曾这样说起过亚里士 多德:“我的学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学生构成它的躯 体,亚里士多德代表它的头脑。”
❖ 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 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 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
❖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 “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 40篇。
《诗经》三大表现手法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内容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 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 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 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 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 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 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 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 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 赋——“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 写志也。”以直叙方式描述事物,不做过 多的修饰。
❖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对 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 鲜明突出。
❖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 起兴,起情,通过先言之物的特征而产生 某种类似的感受与联想,再延伸到所要吟 咏之主要对象。
思考
❖窈窕淑女, 1、概括段意
❖ 琴瑟友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男子想象与女子相会情景。
❖ 参差荇菜,
2、文中写了男子如何在女子面前表现?突 出了什么?
❖ 左右芼之, ❖ 通过弹奏琴瑟和敲击钟鼓来亲近她,突
❖ 窈窕淑女, 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
❖ 钟鼓乐之。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 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想像中)
《诗经二首》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诗歌大国。从《诗经》
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 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 璀璨夺目。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世外,漱涤万 物,牢笼百态,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醉或醒, 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或振奋或淡远, 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 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 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 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
(由关雎和鸣起兴,渲染气氛)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触景生情,由景到人)
概括内容: 发现心仪的姑娘。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 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 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诗经二首》
❖参差荇菜, 以缠绵悱恻(内心痛苦无 ❖左右流之. 法排遣)之情,道出男子追求
❖左右采之。 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
❖窈窕淑女, 至于在梦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
❖琴瑟友之。 会了,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
❖参差荇菜, 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 ❖左右芼之, 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和把她取 ❖窈窕淑女, 进家门的喜悦和热闹的场面。
❖ 钟鼓乐之。
《诗经二首》
❖ 参差荇菜,
❖ 左右采之。
思考
❖ 窈窕淑女, ❖ 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
1、概括内容 ❖ 男子对女子执着追求和极度思念 2、为什么要写采摘荇菜的情景?
❖寤寐思服。 ❖ 借此来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
❖悠哉悠哉, 追求。
❖辗转反侧。 3、君子的痴情是如何表现?
❖ “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诗经二首》
❖ 参差荇菜,
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
❖窈窕淑女, 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
❖寤寐求之。 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
❖求之不得, 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
❖寤寐思服。 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上翻来
❖ 悠哉悠哉, ❖ 辗转反侧。
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这 种“为爱而不得其爱,又不忘 其爱”的无限情思。
《诗经二首》
❖ 参差荇菜, ❖ 左右流之.
2、表达了劳苦民众对统治者残酷压榨的不满 与不平,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反映了那一时代人们的爱情生活和婚姻状 况。
《诗经》三大内容: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 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 土乐,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共15国风 (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 郑、齐、魏、唐、秦、陈、桧〔kuài〕、曹、豳 〔bīn 〕 ),16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