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菱PLC及运动控制系统》参考资料

《三菱PLC及运动控制系统》参考资料

目录目录 (1)第一章三菱电机FA实验室简介 (2)第二章三菱PLC及CC-Link现场总线的介绍 (2)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简介 (2)2.2 FX2N和Q系列PLC的简介 (2)2.3 CC-Link现场总线的介绍 (2)2.4 本章小节 (3)第三章 Q系列CC-Link网络系统 (4)3.1 Q系列CC-Link网络系统的简介 (4)3.2主站和远程I/O站的通信 (5)3.2.1远程I/O站的简介 (5)3.2.2和远程I/O站的通信的系统配置 (6)3.2.3和远程I/O站的通信程序 (11)3.2.4和远程I/O站的通信测试 (12)3.3主站和变频器的通信 (13)3.3.1变频器的简介 (13)3.3.2和变频器的通信的系统配置 (17)3.3.3和变频器的通信测试 (19)3.4主站和本地站的通信 (21)3.4.1和本地站的通信的系统配置 (21)3.4.2和本地站的通信程序 (25)3.4.3主站和本地站的通信测试 (25)3.5主站和FX2N的通信 (28)3.5.1 FX2N-32CCL CC-Link接口模块的简介 (28)3.6主站和GOT的通信 (34)3.6.1GOT触摸屏的简介 (34)3.6.2和GOT通信的系统配置 (34)3.6.3 GOT显示屏幕的创建 (35)3.6.5 GOT程序的具体应用 (47)3.7 本章小节 (48)第4章 FX2N的CC-Link网络系统 (49)4.1 FX2N的CC-Link网络系统的简介 (49)4.2 FX2N-32CCL接口模块的简介 (49)4.2.1 FX2N-32CCL CC-Link接口模块的简介 (49)4.2.2 和FX2N的通信的系统配置 (51)4.3主站和远程I/O站的通信 (58)4.3.1和远程I/O站的通信简介 (58)4.3.2和远程I/O站的通信的系统配置 (59)4.3.3和远程I/O站的通信程序 (60)4.3.4和远程I/O站的通信测试 (65)4.4主站和变频器的通信 (66)4.4.1和变频器的通信简介 (66)4.4.2和变频器的通信的系统配置 (68)4.4.3和变频器的通信程序 (71)4.4.4和变频器的通信测试 (72)4.5主站和GOT的通信 (74)4.5.1GOT显示屏幕的创建 (74)4.5.2 F930GOT与PC的通信 (86)4.5.3 GOT程序的具体应用 (87)4.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88)第一章三菱电机FA实验室的简介随着国内自动化市场的高速蓬勃发展,各种自动化技术在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各高校都积极开展了相关自动化应用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给在校生和院校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平台,力求从学生时期培养广大自动化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得其成为优秀的自动化工程师。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作为国内优秀的工科院校为中国自动化事业培训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学院现有自动化教学实验中心与三个实验室:1、先进控制技术实验数程先进控制策略开发实验室;2、基于网络的运动控制实验室;3、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实验室、基于Internet与现场总线的实时控制实验室、复杂系统控制与信息技术实验室。

特别是在近年来,在华南自动化市场的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学院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2006年9月,在三菱电机自动化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华南理工大学—三菱电机FA实验室”及“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创新实验室”,以满足当今社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

三菱电机向“三菱电机FA实验室”捐赠了价值近140万人民币的FA设备,包括Q系列PLC、人机界面、CC-Link现场总线产品、先进的网络系统、伺服系统,和热备冗余系统等,以协助自动化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从学生时期培养广大自动化从业人员的动手能力,给在校生和院校科研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平台。

总的来说,“三菱电机FA实验室”不仅满足了自动化学科在校学生的现场操作需求,还能就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各种不同层次建立起各自适合的现场操作平台,并且该实验室在三菱电机自动化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远程操作实验室,通过现行的网络连接使有操作需求的学员通过网络连接达到现场操作的同等效果。

我们相信“三菱电机FA实验室”在未来的时间里必定能够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扎实自动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动手实践经验的优秀的自动化工程师。

第二章三菱PLC及CC-Link现场总线的介绍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简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

从1969年PLC问世以来,在工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有人将它与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并称为现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工厂自动化的需要,PLC处于高速发展的高性能与网络化阶段。

一方面,PLC在继续提高CPU一些运算速度、位数的同时,开发了适用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的特殊功能与模块,使PLC的应用范围开始涉及工业自动化的全部领域。

与此同时,PLC的网络与通信功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PLC不仅可以连接全体的编程与通用输入/输出设备,还可以通过各种总线构成各种网络系统,它为工厂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三菱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FX小型PLC系列产品、Qn、QnPH系列中、大型PLC 系列产品等,在本论文使用到的主要有FX2N和Q00等PLC。

2.2 FX2N和Q系列PLC的简介在PLC的开发历史中,三菱电机主要维持了两大系列的产品:其一是Q系列PLC,它是以高功能、高性能、高扩展性(网络)为基础,为迎合汽车产业等最终用户的需求演变而来的。

Q系列PLC通过其多CPU功能,从单一的PLC演变成集运动控制器、过程控制器的多样化的自动化平台。

另一系列,是使用上更简便,无需照看,且具有高性能的小型PLC,也就是FX系列PLC系统,它完全可以支持目前中国一般的机械行业应用。

2.3 CC-Link现场总线的介绍CC-Link是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 (控制与通信链接系统)的简称,是三菱电机于1996年推出的一种基于PLC系统的开放式现场总线,其数据容量大,通信速度多级可选择,而且它是一个复合的、开放的、适应性强的网络系统,能够适应于较高的管理层网络到较低的传感器层网络的不同范围。

它在实际工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制造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CC-Link是一个以设备层为主的网络。

CC-Link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能实现高速最达可达10Mbps。

CC-Link的底层通信协议遵循RS485,一般情况下,CC-Link 主要采用广播轮询的方式进行通信,CC-Link也支持主站与本地站、智能设备站之间的瞬间通信。

CC-Link丰富的功能还包括自动刷新功能、预约站功能;完善的RAS功能;互操作性和即插即用功能;瞬时传送和瞬时传送功能;优异抗噪性能和兼容性等等。

总的来说,CC-Link的设计提供给用户最简单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和措施。

组态简单:仅需要在参数表中设置相关的参数便可以完成系统的组态工作,以及数据刷新映射关系,也可以通过专用的参数配置软件进行设置;接线简单:仅需要将3芯双绞线的3根电缆按照DA、DB、DG对应连接,另外接好屏蔽线和终端电阻,一般的系统接线便可完成;设置简单:CC-Link的每种兼容设备都有一块CC-Link接口卡,系统还需要对每一个站的站号和速度及相关信息进行设置,而这些信息在这些接口模块上有相应的开关进行设置;维护简单:由于CC-Link的卓越性能,和丰富的RAS功能,为CC-Link的维护方便性和运行可靠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其监视和自检测功能使CC-Link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后恢复系统变得方便和简单;本论文三菱PLC及运动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三菱PLC及运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开发设计过程,同时也包含相关开发软件的简单介绍,如GX Developer和GT Designer2等三菱PLC配套软件的使用。

还包括触摸屏、远程I/O站、变频器、FX2N 和Q系列PLC等设备通过CC-Link现场总线实现与三菱Q系列CPU的通信的具体方式。

2.4 本章小节本章主要介绍了三菱PLC的发展情况,以及FX2N和Q系列PLC的简单介绍,同时详细阐述了在当前工业自动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的CC-Link现场总线,包括它的通信方式、丰富的功能以及其优点;最后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概述。

第三章 Q系列CC-Link网络系统3.1 Q系列CC-Link网络系统的简介在本Q系列CC-Link网路系统中,主要涉及三菱Q00 PLC通过CC-Link现场总线实现和远程I/O站、远程设备站、本地站以及GOT触摸屏等设备的通信。

其中三菱Q00 PLC是通过模块QJ61BT11N实现与CC-Link现场总线的通信的,远程I/O站包括远程输入模块AJ65SBTB1-16D和远程输出模块AJ65SBTB1-16T;远程设备站包括变频器和FX2N-32CCL;本地站为其它的Q00 PLC。

Q系列CC-Link网络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如图3.1.1所示。

主站 Q00 PLC本地站 Q00 PLC图3.1.1 Q系列CC-Link网络系统的系统结构图3.2主站和远程I/O站的通信3.2.1远程I/O站的简介在本主站和远程I/O站的通信系统中,使用到的远程I/O站包括远程输入模块AJ65SBTB1-16D和远程输出模块AJ65SBTB1-16T,现对这两种远程I/O站进行简介。

(1)远程输入模块AJ65SBTB1-16D的简介远程输入模块AJ65SBTB1-16D的额定输入电压为直流24V;额定输入电流约为7mA;输入点数为16点;使用公共接线方式,即16点/1公共端(2点)(单线型端子排);模块所占用站数为1个站,系统给每个站分配32点,然而该远程输入模块在本系统中只使用了16点。

远程输入模块AJ65SBTB1-16D的实物图如图3.2.1所示。

图3.2.1 远程输入模块AJ65SBTB1-16D的实物图(2)远程输出模块AJ65SBTB1-16T的简介远程输出模块AJ65SBTB1-16T的额定负载电压为12/24V DC;输入点数为16点;输出方式为带过负载保护功能、过电压保护功能和过热保护功能的漏型模块;使用公共接线方式,即16点/1公共端(单线型端子排);模块所占用站数为1个站,系统给每个站分配32点,然而该远程输入模块在本系统中只使用了16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