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学院客源国概况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客源国概况专业年级:13级旅游英语1班学号:学生姓名:论文题目:谈韩国旅游业谈韩国旅游业第一部分:导入语在当今旅游业被公认为朝阳工业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旅游课题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交流源远流长,特别是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合作,两国的旅游业也乘势蓬勃发展。
本文探讨中国游客赴韩国旅游这一课题,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了解英国,了解这个国家独特的人文资源特征。
第二部分:韩国政府的旅游战略为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韩国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产业,始终维护良好形象,努力营造吸引游客的旅游环境。
韩国旅游界人士指出,举国一致树形象、上下齐心搞促销,是发展韩国旅游业的真实写照。
韩国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国民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教育国民懂得提高国民素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国民素质提升,人人保护历史文化,也为韩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近年来,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韩国政府要求本国的旅游业不断创新,努力发展体现韩国特色的旅游项目。
韩国旅游部门在努力发掘这些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将旅游与节日、民俗、饮食等结合起来,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现在韩国每年新推出的特色旅游项目达800个,其中包括吸引百万游客的庆州文化博览会、河回国际面具节等。
这些富有浓郁韩国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有力地推动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韩国政府的应策1.)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韩国工业旅游的开发,必须将近期效益和长远目标、数量与质量协调平衡,对韩国工业旅游资源综合分析,制定整体规划,对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
既能够保证游人充分领略和体会工业旅游的底蕴,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生产旅游两不误。
所以说工业旅游如若开发得当,将取得“双赢”乃至“多赢”效应。
2.)分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
由于工业旅游在开发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出面加以引导,以推进工业旅游的进展,所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的宏观统筹的作用。
其次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在在竞争中处于一直有利的地位,就应该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包括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不断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游资源特色, 打造韩国高品位工业旅游。
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地引入一些参与性的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满足旅游者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的重点。
游客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甚至直接参与生产,提高整个过程的娱乐性。
如在大连造船厂,可以安排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亲手拧医颗螺丝钉;在大连盛道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制造纪念品等,达到“参与其中,乐趣无穷”的效果。
部分企业还可以在游客中开展产品有奖调查、为学生开设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的内容,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 成为企业对外传播文化与友谊的窗口。
4.)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
工业旅游的产生,是工业和旅游业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必然产物。
韩国省的旅游业在2005年接待入境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也仅为第10位和第8位,借工业的优势则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继续登攀新的高峰。
工业旅游的发展不仅将成为旅游环境容量分流及挖掘旅游资源内涵的重要措施,而且可以促进工业旅游经济带的快速形成, 又能使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遥相呼应, 并为工业旅游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条件,实现旅游资源新的整合。
将两种产业互相结合、相得益彰,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四:韩国旅游的特色工业旅游是现代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工业旅游的发展,符合国际上旅游市场从大众到分众的转变趋势,同时也符合知性旅游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很值得工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旅游者普遍关注的创新事物和创新产业。
五、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工业旅游是指工业企业将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资源优化组合、重新包装,并对外开放。
一方面可以满足旅客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工业旅游的发祥地是法国。
20世纪50代,雪铁龙汽车公司就组织客人参观生产流水线,那时起许多厂家效仿,一些厂家开始收费,逐步演化为业旅游项目。
在美国,大企业大机构都有向公众开放的制度,许多著名企业如盛顿国家造币厂、休斯敦宇航中心等因此成为工旅游胜地。
目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古巴,也开展了以烟草工业为主的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吸引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韩国工业旅游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有少数实力较强或独具特色的企业集团出于营销目的推出一些参观项目, 例如三星于1997年开始开展工业旅游, 浦项钢铁集团99年初推出“浦项工业游”项目,釜山造船厂于1998年正式向国内公众开放,推出了工业旅游项目,首尔钢铁集团2000年正式开展“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工业旅游项目等,成为工业旅游的雏形。
进入新世纪以后,工业旅游正式走上了韩国旅游发展舞台。
2001年,韩国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单位推荐评选活动;2002年国家旅游局把工业旅游示范点启动工作作为28工作要点之一,这标志着工业旅游在我国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企业间参观学习的模式,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
六、韩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韩国工业旅游最早开始于1999年1月浦项钢铁集团的工业旅游,相对釜山、仁川等工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城市,起步较晚,但经过短短几年,韩国工业旅游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2001年年底,京畿道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9个工业旅游项目,包括首尔航空博览园、木浦艺术品有限公司、束草五女山米兰酒业有限公司、光川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东太平湾发电厂、浦项工业之旅。
浦项钢铁集团的工业旅游2000年接待到浦项参观的游客只有2万多人,门票收入微薄。
2003年接待游客达16.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651万元。
在2004年上半年国家旅游局考核验收中,以上9个示范点全部合格。
2004年京畿道工业旅游在全国各个道中仅次于济州道、庆尙南道,排名第三。
虽然工业旅游在韩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韩国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程度上看,发展幅度远远不够,仍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七、韩国工业旅游发展优势分析1.工业基础优势。
京畿道是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基础雄厚的重工业基地。
首尔是中国近代制造业的基地,有全国最大的机器人研发中心、全国最大的船坞、生产全国1/2以上的内燃机车、生产核动力潜水艇,还有钢铁、煤炭、工作母机(各种机床)和各种军工及民用产品,支撑着中国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的半边天。
京畿道也是韩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的道之一,共有15个资源型城市,资源涉及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油气、非金属、化工等行业。
这些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正在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型发展道路,而开发工业旅游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出一条前景十分广阔的新途径。
2.地理区位优势。
韩国地处京畿道亚,比邻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朝鲜,空中航线发达。
作为京畿道亚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是京畿道亚地区和美洲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釜山作为京畿道地区惟一的沿海城市,充分发挥釜山的港口优势,不仅可以促进京畿道自身经济的发展,带动首尔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还可以促进仁川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也为工业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3.科技文化优势。
韩国的科技教育水平比较高,早在十年前就基本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现在人均受教育的时间是十年。
韩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普通高校在努力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还不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大力兴办高新技术产业。
比如首尔大学“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安阳工业大学“永磁电机”、木浦大学“超级稻育种”和“工厂化高效农业”等一批项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推广。
其中关东大学科技园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高新技术的率先发展,将有力的带动韩国工业旅游的广泛兴起。
4.政策环境优势。
韩国政府的“振兴京畿道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把京畿道振兴和中西部大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充分发挥京畿道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扩大老工业基地的金融、保险、商贸、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是京畿道振兴的应有之义。
借此东风,韩国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前景看好,蕴涵无限商机。
5.基础设施优势。
韩国省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备。
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韩国政府一直重视韩国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后来又十分重视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
多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增加投入。
这几年来,韩国确立了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目标。
韩国政府加大了对韩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力度,也增加了对韩国技术改造支持的力度。
在韩国政府的领导下,韩国完成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
这项试点工作为韩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八、中国旅游的借鉴和发展对策1.中国旅游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旅游的开发,必须将近期效益和长远目标、数量与质量协调平衡,对中国旅游资源综合分析,制定整体规划,对工业景点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发,充分发挥现工业基础优势,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
既能够保证游人充分领略和体有工业旅游的底蕴,获得心理满足,又不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环境产生消极的影响,生产旅游两不误。
所以说工业旅游如若开发得当,将取得“双赢”乃至“多赢”效应。
2.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
由于工业旅游在开发初期很难立即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需要政府出面加以引导,以推进工业旅游的进展,所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的宏观统筹的作用。
其次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在在竞争中处于一直有利的地位,就应该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包括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不断为工业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特色, 打造韩国高品位工业旅游。
在工业旅游过程中,因地制宜、巧妙地引入一些参与性的内容,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满足旅游者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是当前工业旅游开发的重点。
游客可以直接到生产车间,甚至直接参与生产,提高整个过程的娱乐性。
如在大连造船厂,可以安排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亲手拧医颗螺丝钉;在天津盛道玻璃制品厂,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制造纪念品等,达到“参与其中,乐趣无穷”的效果。
部分企业还可以在游客中开展产品有奖调查、为学生开设讲座等活动,丰富工业旅游的内容,深刻挖掘企业传统文化内涵, 成为企业对外传播文化与友谊的窗口。
4.工业旅游与常规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