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2 建筑施工测量基础知识[精编习题]一、判断题1(地形图的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 )2(等高线如果不在本幅图内闭合,则必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
( )3(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平距小表示地面坡度小,平距相同则坡度相同。
( )4(在测量工作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 )5(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 )6(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
( )7(观测过程中产生的粗差属于偶然误差。
( )8(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为1:500、1:1000、1:2000的比例尺地形图。
( ) 9(一幅地形图中能有两种不同等高距存在。
( )10(地形图有地物、地貌、比例尺三大要素。
( )11(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中误差的两倍为最大误差。
( )12(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13(权只有在不等精度观测中才有意义。
( )14(误差传播定律是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 )15(对测绘仪器、工具,必须做到及时检查校正、加强维护、定期检修。
( ) 16(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三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 )17(地形的分幅图幅按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其规格为40cm×50cm或50cm×50cm。
( )18(地形图的地物符号通常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线状符号三种。
( ) 19(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距。
( )20(根据比例尺精度δ=0.1mm×M,施测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距离测量的精度只需达到0.1m。
( )21(鞍部是两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山谷是相邻两山头间的低凹部位。
( ) 22(高程相等的点必定在同一等高线上。
( )23(一次测量的中误差为m,则n个测回的算术平均值比一次测量中误差提高倍。
( )24(由于图纸伸缩而产生的误差基本上可以消除。
( )25(可以减少估计误差的一种复式比例尺称为斜线比例尺。
( )26(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是为了便于测绘、拼接、使用和保管。
( )27(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0000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 ) 28(某幅图西南角的坐标x=3530.2km,y=531.0km,则其编号为3530.0,531.0。
( )29(同一地物,在大比例尺图上采用依比例符号,而在中、小比例尺图上可能采用不依比例符号或半依比例符号。
( )30(地形图上用文字、数字或注记符号对地物的性质、名称、高程等加以说明,称为地物注记。
( )31(等高线是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最常用的表示地物的一种方法。
( )32(等高线的形状是由高地表面形状来决定的。
( )33(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等高距是相同的。
( )34(等高距的大小应按照地形图的比例尺、地面起伏情况及用图的目的来选定。
( )35(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h表示。
( )36(在同一张地形图中的等高距是不同的,所以地面坡度陡缓不能决定等高线平距的大小。
( )37(在地形图上,区分山头等高线与洼地等高线主要是看等高线上所注的高程,内圈等高线较外围高者为山头。
( )38(山地地貌显示是否准确、形象,主要看山脊线与山谷线表达得是否精确。
( )39(山脊线与山谷线是表示地貌特征的线,所以又称为地性线。
( )40(陡崖是坡度在50?,90?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
( )41(若用等高线表示将非常密集或重合为一条线,因此采用陡崖符号来表示。
( )42(等高线只有在悬崖、绝壁处才能重合或相交。
( )43(图号是根据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法编定的,并把图名、图号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
( )44(图幅结合表通常是中间一格画有斜线代表本图幅,四邻的八幅图分别标注图号或图名,并绘在图廓的左上方。
( )45(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分内、外图廓。
( )46(内图廓线即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经纬线;外图廓是距内图廓以外一定距离绘制的加粗平行线,仅起装饰作用。
( )47(地形图都是采用正投影的方式完成的。
( )48(建筑构造一般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
( )49(纵向轴线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轴线编号从左向右用数字?,?,…表示。
( )50(开间是指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距离。
( )51(进深是指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距离。
( )52(净高是指净空高度,即为层高减去地面厚、楼板厚和吊顶厚的高度。
( ) 53(日照间距与防火间距是审核总平面图时应特别注意的两项内容。
( )54(房间日照时间的长短,是由两排南北间距和太阳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决定的。
( )55(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楼梯段的宽度。
( )56(楼梯的坡度有两种确定方法:其一是用斜面和垂直面的倾斜角,其二是用斜面的高差与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之比。
( )57(楼梯的踢面与踏面的尺寸决定了楼梯的坡度。
( )58(封闭结合时,插入距(A)=墙厚(B)+缝隙(C);非封闭结合时,插入距(A)=墙厚(B)+缝隙(C)+联系尺寸(D)。
( )59(路侧带位于城市道路外侧缘石的内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范围,一般为绿化带及人行道部分。
( )60(路堤的边坡由于是填方,一般缓于1:1.5;而路堑的边坡由于是挖方,一般陡于1:1.5。
( )61(桥梁支座以上跨越桥孔部分总体称为上部结构,其包括主梁、横梁、纵梁与梁面系。
( )62(支座的位置是体现桥梁上部结构荷载的集中之处,是桥梁施工测量中定位的重点部位。
( )63(墙身详图应按剖面图的画法绘制,被剖切到的结构墙体用粗实线绘制,装饰层轮廓用加粗实线绘制,在断面轮廓线内画出材料图例。
( )64(在楼梯平面图中,“上18”是指由此向上18个踏步可以到达二层楼面。
( ) 65(如果各层楼梯都为等跑楼梯,中间各层楼梯构造又相一致,则楼梯剖面图就可只画出底层、顶层剖面,中间部分可用折断线省略。
( )66(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构造不完美或校正不准确。
( )67(中误差等于真误差。
( )68(在距离测量中,可以用往返测量结果的较差率来进行检核。
( )69(用经纬仪测角时,可以用相对误差来衡量测角精度。
( )70(如果测量值中有以角度为单位的中误差,则把角度改成弧度。
( )二、单项选择题1(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A(地物、地貌 B(房屋、道路、等高线C(人工建筑物、地面高低 D(地物、等高线2(地形图上陡坡的等高线是( )。
A(稀疏的 B(汇合的 C(相交的 D(密集的3(同样大小图幅的1:500与1:2000两张地形图,其实地面积之比是( )。
A(1:4 B(1:16 C(4:1 D(16:14(工程中通常采用1:500到( )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A(1:1000 B(1:2000 C(1:10000 D(1:1000005(在衡量观测值精度时,常用( )来评定精度。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往返误差 D(闭合误差6(按步数规定,楼梯段步数最多为( )级,最少为( )级。
A(15;3 B(15;5 C(18;3 D(18;5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B(等高线一定是闭合的连续曲线C(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D(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8(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坐标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
A(?0.001m B(?0.002m C(?0.003m D(?0.004m9(在工业建筑物中,保证厂房结构稳定的构件是( )。
A(基础 B(柱子 C(墙梁系统 D(支撑系统10(下列关于工业建筑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厂房建筑的平面布置与形状是由工艺流程决定的B(生产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是决定厂房剖面图的关键C(车间的性质与构造做法无关D(工业厂房具有面积大、跨数多、构造复杂等特点11(下列选项不属于测量误差因素的是( )。
A(测量仪器 B(观测者的技术水平C(外界环境 D(测量方法12(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D(中误差13(衡量一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
A(中误差 B(允许误差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D(相对误差14(下列误差中,( )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 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C(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 D(支架差和视准差15(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属于(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D(限差16(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于(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D(限差17(某基线丈量若干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的中误差为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 )。
A(0.0000925 B(1/11000 C(1/10000 D(1/50018(下列A、B、C、D为四个个小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
A(100m;0.025m B(200m;0.040mC(150m;0.035m D(100m;0.045m19(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 )。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D(平距小则坡度小20(在地形测量中比例尺精度为凸,与测图比例尺(1:M)的关系是( )。
A(二者无关B(二者成正比C(二者成反比D(二者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成正(反)比21(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 )。
A(15m B(20m C(30m D(1.5m2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是以( )来衡量的。
A(比例尺的分子 B(比例尺的倒数 C(比例尺的比值 D(比例尺的精度23(地形图是( )。
A(普通地图中的一种 B(地理图C(专题地图 D(地貌图24(工程测量使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格为( )。
A(1:500、1:1000、1:2000 B(1:200、1:500、1:1000C(1:200、1:2000、1:500 D(1:300、1:400、1:50025(一般地区道路工程横断面比例尺为( )。
A(1:50:100 B(1:100:200 C(1:1000 D(1:200026(( )可以解释为“某量的误差大小与该量的比值,并换算成分母为1的分数”。
A(相对误差 B(极限误差 C(真误差 D(中误差27(偶然误差具有的特性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