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团大战(1)

百团大战(1)


谜之二:为什么正太战役会扩大成为百团战
首先,是因为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
其次,是由破袭正太铁路的目标所决定的。 再次,大破袭带来大战机,促进了更多的部 队参战。
谜团之三:百团大战的时间为什么一再延长
• 首先,是大好战机延长了作战时间。
•其二,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发动了第
二阶段的战斗。
•其三,反“扫荡”和扩大政治影响使百团大
盖棺定论
• 从纯军事角度来看整个战役,百团 大战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虽 然通过战役的进行,丰富了经验, 锻炼了部队,提高了攻坚能力,打 出了声威,但在包括发动的时机、 规模、作战方式、指挥艺术等方面 都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但是---------
• 收获主要在于政治方面。
1、对于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团结 抗战大局,功不可没
百团大战
材料0910 张冉冉 陈运强 材料0909 李祎
简介——初步了解 四大谜团——深入探究 评价
百团大战纪念碑
为纪念“百团大 战”的伟大胜利,缅 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 烈,1985年 4月中共 阳泉市委、阳泉市人 民政府报请中共山西 省委批准,决定在狮 脑山主峰兴建“百团 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 座北朝南,由主碑、 三座副碑、一座大型 圆雕、两座题字碑、 四个烽火台和长 227 米蜿蜒起伏的长城组 成,于1987年6月30 日建成。
铁路、3万余公里公路。这种严密而便捷的军
事网络,使兵力有限的日军形成一个强大的
整体,把抗日根据地与其他地区、根据地与
根据地之间隔离开来。八路军被日军封锁在
各个穷乡僻壤,生存和发展极其艰难。因此,
刘伯承把日军的上述部署称之政
策”。

由于日军的据点相互呼应,要打破这种
左图为“百团大 战”中的涞灵战 役的胜利
百团大战第三阶段

(10月6日至翌年1月24
德 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
怀
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

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
帅 坐
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 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 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注: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宣

布的百团大战战果统计截
线 止日是12月5日
战果
• 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 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 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 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返回
• 谜之一:八路军为什么会进行大兵团作 战?
• 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在抗日战场 一直以小规模的游击战著称。为什么到 1940年八路军会发动大兵团作战的百团 大战呢?
• 首先,是为了遏制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

1940年,日本急于将侵华战争告一阶段,以集
结更多的兵力南下,夺取英法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殖
民地。为此,日军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拉拢蒋介石、 汪精卫政权。一方面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加紧与蒋
介石政权“和谈”;另一方面在桂南、粤北、河套、
鄂北、鄂西发动新的攻势,对重庆进行持续半年多 的大轰炸,并扬言要攻打重庆、昆明、西安……
战延长至1941年1月下旬才最后结束。
返回
对百团大战的评价
第一阶段
• 从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是充分肯 定阶段。这一阶段,正是百团大战进行 的时间,从中共中央到中央军委、从八 路军总部到各战略区领导人,纷纷发表 文章和谈话,盛赞百团大战;
第二阶段
• 从1943年至1945年中共七大,是基本 肯定阶段。这段期间对于百团大战的评 价,虽然从总结教训上有批评,总体上 还是比较客观、有分寸的,是持基本肯 定态度的

中共极其担忧蒋、汪“统一投降、统一反共
(毛泽东1940年7月6日语)”、“中日联合‘剿共’
(毛泽东1940年11月9日语)”,希望通过八路军的
英勇抗战事迹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减少蒋介
石政权投降的可能性。
• 其次,是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至1940年夏,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了
3000余个据点、1万多个碉堡、5000余公里
百团大战初印象
•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华北八路 军部队(不含山东)乘青纱帐和雨季, 对侵华日军发起全面进攻。是役,随着 战斗的展开,八路军共投入105个团, 总计超过20万兵力,史称百团大战。
作战背景
•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 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 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 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 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 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 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 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 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 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 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囚笼政策”,就不能只在部分地区发起攻
击,而必须在比较广阔的地区同时发起攻击。
• 再次,八路军的队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1940年6月7日,八路军总部公开 宣布:抗战以来,八路军正规部队已由 3年前的4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创造了 包括将近1亿人口的解放区和游击区。 八路军总部还于1940年7月7日公布:3 年来八路军收复县城150座,毙、伤、 俘敌伪40万人。抗击的日军达40万,占 侵华日军总人数的58%,并抗击了全部 伪军。
作 战 图
第一阶 段
第二阶 段
百团大 战战役 过程
第三阶 段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
(8月20日至9月10日): 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 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 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 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 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 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 平汉、同蒲(北段)、石德、 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 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三阶段
• 从1959年庐山会议至1976年“文化大 革命”结束前,是全面否定阶段。由于 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百团大战也成了 其一条“罪状”而遭到各方面的口诛笔 伐
第四阶段
•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现在, 是从总体上给予基本肯定阶段。随着党的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对彭德怀的平反, 在党史、军史界和当年参加作战的一些老同 志,从总体上重新肯定了百团大战。同时, 也指出百团大战尤其是第二阶段,八路军进 行了与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过多地消耗 了抗日军民的力量,给尔后抗战带来一定的 消极影响。但总体评价是基本肯定。
2、在阻止妥协倾向上起到了相当作用
•纵观对百团大战评价 的几个阶段,我们能 够从中得到哪些有益 的启示呢?
谢谢!
左图为“百团大 战”中抗日军民 破坏正太铁路。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
(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 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 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 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 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 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 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 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 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 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