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0kV屋外配电装置的安装

500kV屋外配电装置的安装

1.目的和范围1.1为了500kV屋外配电装置安全、优质、高效进行安装。

1.2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500kV屋外配电装置的安装。

1.3安装范围:SAS550电流互感器。

GW17-500单静触头双接地隔离开关。

Y20W5-420型氧化锌避雷器。

2.编制依据2.1设计图纸: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合编2.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5161.1~5161.17—2002 2.4 厂家提供的图纸资料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2.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3.施工内容3.1基础校正。

3.2设备安装。

3.3 安装后的调整。

4.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准备工作4.1 基础部分检查及要求4.1.1基础标高、相间距离、柱间距离及平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4.1.2支柱镀锌层完好,无锈蚀,外形尺寸符合要求。

4.1.3 三柱式隔离开关的基础高差及中心偏移尺寸符合规定。

4.1.4 确认各设备的安装方向,并使同一轴线的设备方向一致。

4.1.5 柱顶铁件无变形、扭曲,加固筋齐全。

4.2 施工条件4.2.1 土建基础结束达到安装要求。

4.2.2 安装区域内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施工机具电源等布置就绪。

4.3 施工准备4.3.1 施工人员配备:应包括电工、起重工、吊车司机、电火焊工等。

4.3.2 材料准备4.3.2.1设备到货齐全。

4.3.2.2金具、热镀锌螺栓备齐。

4.3.2.3校正用垫铁。

4.3.2.4接地用的圆钢、铜编织带,常用材料螺栓、油漆、砂纸等。

4.4开箱检查4.4.1核对图纸,检查设备总数及各型号数量是否一致。

4.4.2核对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对各箱件分组分类存放室外或室内平整场地。

4.4.3检查电流互感器的SF6气体压力符合产品说明要求。

4.4.4清洁各设备绝缘子上的灰尘油污等物,检查绝缘子有无裂纹,破损等缺陷,检查铁法兰与瓷件的胶合处有无松动、裂纹和锈蚀现象。

4.4.5检查隔离开关本体有无机械损伤,导电杆及触头有无变形,主闸刀、指形触头是否清洁,镀锡层用凡士林保护,触指压力是否均匀,接触情况是否完好;检查可转动接线端子是否灵活,护罩是否完好,接线端子的接触面是否镀银。

4.4.6 检查各附件是否齐全完整及备品备件数量(包括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

5.施工程序和方法5.1电流互感器安装。

5.1.1安装和使用5.1.1.1竖立(见图1)互感器运输处于卧倒状态,应首行将互感器竖立起来。

竖立时一台吊车吊钩钩住互感器头部的吊环,另一台车吊钩钩住互感器底座上的吊环,然后慢慢使互感器竖立起来,注意在吊车移动时,吊绳应始终处于垂直状态。

5.1.1.2 吊装互感器竖立起来后,在吊装过程中应注意,四只吊钩分别钩在互感器底座上的四只吊环,并注意产品在移动过程中,就保持直立状态,不得出现倾斜现象。

5.1.1.3 互感器安装的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底座螺栓将互感器固定后,应检查其牢固及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5.1.1.4 三相应保持相同的极性方向,接线盒面向巡检侧。

5.1.1.5 顶盖螺栓应连接牢固。

一次高压线连接不应使互感器受到太大压力。

5.1.1.6 互感器的末屏引出端子与地线的连接要可靠。

5.1.1.7 充气及补气方法说明互感器运输时其内部充有0.08~0.1Mpa的SF6气体,在互感器使用之前必须充SF6气体。

充到额定压力为止。

5.1.1.8通过底座上的接地板可靠接地。

5.1.1.9互感器为全密封结构,一般情况下,不得轻易破坏产品的密封状况。

5.1.2 验收a.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对地、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b.短时工频耐压试验(80%额定短时工频耐压)c.局部放电测量d.误差试验及二次极限感应电势下的励磁电流测量e.SF6气体含水量测试5.2隔离开关安装5.2.1隔离开关安装流程图:(如图2)5.2.2 基础校正5.2.2.1相间高度误差应不大于2mm,中心距误差不大于5mm。

5.2.2.2利用准备好的薄垫铁校正垫平5.2.3主体安装安装前,先拆箱按装箱单清点部件,在零件齐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安装,对有导电要求的接触面(有镀层的除外),应先涂上一层凡士林油,用砂纸或钢刷去掉表面氧化层后,用布擦掉油污,再迅速涂一层凡士林油后方可进行安装。

(下文所用序号见图3)5.2.3.1将底座装配①用M18螺栓安放在基础上。

用水平尺检查底座装配①的上平面是否水平,如不水平需在底座装配①与基础之间加垫调整。

图1 电流互感器竖立图图2 总体安装流程图5.2.3.2在地面用螺栓分别将上、中、下支持瓷○3○15○2和上、中、下旋转瓷瓶⑥⑤④连接在一起;将已连接好的支持瓷瓶吊装在底座装配①的上平面上,并用M16×65六角螺栓紧固,用水平尺检查上支持瓷瓶③的上法兰平面是否水平,如不水平,应在支持瓷瓶②③之间加调整垫片调整,直到水平,将已连接好的旋转瓷瓶用M10六角螺栓紧固在底座装配①上的转动法兰上。

5.2.3.3将主闸刀装配⑦按吊装在支持瓷瓶③上,并用M16×45六角螺栓紧固;在旋转瓷瓶⑥的上法兰上放置一个橡皮垫⑧,用M10六角螺栓将它们与主闸刀装配⑦上的转动法兰连接在一起(先不要将此螺栓拧紧),完全松开旋转瓷瓶④与底座装配①上的转动法兰之间的M10六角螺栓,然后再将上述的螺栓拧紧;调整底座装配①上转动法兰处的三个升降螺杆,使转动法兰的上平面与旋转瓷瓶④的下法兰面均匀贴紧,然后用M10六角螺栓固定紧。

此时将主闸刀装配⑦上的双连杆取下(不要松开主闸刀上的固定件),用手转动旋转瓷瓶,应感觉轻松、灵活,否则,再调整转动法兰处的升降螺杆,使旋转瓷瓶转动灵活。

随后,将升降螺杆的锁紧螺母拧紧,所取下连杆仍装复原位置上。

5.2.3.4按图3示位置用上触头装配⑨自带的螺栓将其固定在主闸刀装配⑦上。

5.2.3.5将底座装配⑩用M18螺栓安放在基础上,安装时应注意放方斜垫圈。

用水平尺检查底座装配⑩的上平面是否水平,如不水平需在底座装配⑩与基础之间加垫调整。

5.2.3.6用5.2.3.2条的方法将支持瓷瓶○3○15○2安放在底座装配⑩上用M16×65六角螺栓紧固,检查瓷瓶上平面是否水平,按5.2.3.2条方法调整。

5.2.3.7将定触杆○11安放在支持瓷瓶③上,将上触头装配○11按图示方向装在○11和③之间,用M16×65六角螺栓紧固。

5.2.3.8人站在主闸刀侧面松开主闸刀上固定件,将主闸刀处于接近合闸位置(动触片已经动作,但尚未夹住静触杆),此时静触杆应处于动触片的中心位置,否则,需利用底座装配⑩上的4-22×40安装孔进行调整。

调整主闸刀⑦上双连杆,使主闸刀⑦在合闸位置应基本处于水平状态,注意一定要使双连杆的长度等长,且主闸刀在合闸到位后,主动臂应在死点位置,并距限位螺钉0~2 5.2.3.9将接地单极装置○13○14分别用M16×30六角螺栓固定到底座装置○1和⑩的侧面,用手分别推动接地单极○13○14的下导电管,使其上导电管所带接地闸刀插入到上触头○9或○12内50±10mm。

注意应在动、静触头表面涂凡士林油。

5.2.3.10将均压环装配○19,中均压环装配○20,均压环装配○21按图示位置装上。

5.2.4 CJ7A型电动机构安装及调试。

5.2.4.1图3所示的是隔离开关处于合闸位置,接地开关处于分闸位置。

5.2.4.2联接时各传动部位均涂黄干油。

5.2.4.3把CJ7A型机构按图示位置安装在基础上,将调角联轴器装配○16插在CJ7A型机构输出轴端中,并使调角联轴器装配○16的中心与底座装配①的传动轴的中心对中,用10×30六角螺栓,将底座装配○1的传动轴与套○17及○17套与接头○24分别联接在一起,将主闸刀放到合闸位置,用手柄将CJ7A型机构顺时针摇到合闸位置,再反方向摇8~10圈,将60×7无缝钢管○18一端插入接头中焊牢,另一端插入到调角联轴器装配○16上端焊牢(无缝钢管○18一定要处在铅垂位置)。

5.2.4.4用手柄摇动机构进行分、合闸操作,并观察主闸刀的动作情况,当出现下面情况时,调整方法如下:a.机构已运动到位,而主闸刀却不到位,说明机构的输出角度不够,应调整CJ7A型机构内行程开关,以增大输出角度。

b.主闸刀合闸过盈而分闸不到位或分闸过盈而合闸不到位,说明机构的初始角度与主闸刀的初始角度不匹配,应松开角联轴器○18的螺栓进行调整。

5.2.4.5将主闸刀置于中间位置,触动分闸按钮或合闸按钮,观察主闸刀是否按预期的方向运动,如果不对,可调换三相电源中的任意两相。

5.2.4.6观察机构内减速箱前行程开关的位置,当主闸刀在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时,丝母应能触动行程开关切换。

5.2.4.7接地开关所配操动机构是CJ7A型电动机构,(参照图3和图4所示)。

a.CJ7A机构①按图4示位置安装在基础上,将调角联轴器装配○14插在CJ7A机构输出轴端中;接着将支架装配○14用M12×50六角螺栓也因定在基础上;b.用手柄将CJ7A机构顺时针摇到合闸位置,再反方向摇8~10圈,截邓一适当60×7无缝钢管③上;而其下端插入调有联轴器装配○16上端焊牢(无缝钢管③一定要处在铅垂位置)。

同时将接地刀放置于合闸位置,再将拐臂装配⑤调至如图4所示位置,然后将曲柄装配②与拐臂装配⑤联接起来。

c.用CJ7A型机构①操动接地刀,观察其运动情况,如果合闸不到位,则应在加大曲柄半径的同时,调长曲柄连杆,直至分、合闸到位。

(以上a.b.c三条中所列序号均为图4中的序号)。

5.2.4.8把主闸刀置于合闸位置,接地刀置于分闸位置;按图5所示把凸轮板○22和联锁板○23装在旋转瓷瓶的下法兰上,联锁板○23装在接地开关底座输出转轴上用M10×20六角辊栓项住,调整凸轮板○22和联锁板○23的位置,使主闸刀在合闸时,接地刀不能合闸;接地刀在合闸时,主闸刀不能合闸,在凸轮板○22和联锁板○23调整好后将联锁板○23与输出转轴焊。

5.2.5安置后的检查与验收5.2.5.1目测主闸刀在合闸位置应水平成一直线。

5.2.5.2主闸刀合闸后,动触片的八个接触点,均应与静触杆接触良好,且每个动触片对静触头杆的夹紧力不小于240N。

5.2.5.3主闸刀断口距离不小于4700mm;接地刀断口距离不小于4000mm。

5.2.5.4接地刀合闸后,刀头插入静触头深度为50±10mm5.2.5.5接通电源,对电动机构进行三次分、合闸操作,分、合闸位置应正确。

5.2.5.6检查隔离开关与接开关是否能实现可靠的机械联锁(静触头侧接地开关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