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
一、我会拼,在拼音下面写出汉字.(10分)
píng bà xiōng pú bài fǎng kuān yù rén aì
()()()()()pǔ sù jìn gōng sì zhī jī dòng zhǎng shēng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调.来(diào tiáo)中弹.(tán dàn)跌.落(shí diē)
三、先写出下面各字的形近字,再分别再组词.(10分)
烈( ) 耍( ) 测( ) 免( ) 予( )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 四、照样子,写词语.(8分)
兴冲冲七上八下
百发百中祖祖辈辈
五、小法官巧判断对的“√”,错的“×”(8分)
1.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意思是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为了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
2.十二生肖有小猫,小狗,老鼠,小猪. ()
3.因为查理调皮,所以说话是算数的.(关联词不正确) ( )
4.学了《花钟》一文中,我知道了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 ( )
六、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8分)
A.可爱
B.波澜壮阔
C.心爱
D.凝神静气
E.浓密
F.恍然大悟
G.茂密
H.蹑手蹑脚
1.这就是我们()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2.我有一个()的玩具,是我过生日时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
3.岛上有一片片()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4.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5.听了老师的讲解,他才().
6.我()地走过去,轻轻地将被子盖好.
7.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万吨巨轮在()的大海中航行.
8.当我们遇到困境感到心烦意乱时,应该(),冷静思考,寻求解决
问题的方法.
七、口语交际.(4分)
在操场上做游戏时,你发现有一个同学乱扔纸屑,这时,你会对他说:“
.”
八、阅读理解.
(一)秋天的雨(节选)(10分)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来树枝房子,小松鼠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他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到文中的横线上.(4分)
造找挖衔
2.这段话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你找出一句写下来.(3分)
3.这段话主要写了 .准备过冬的植物有,准备过冬的动物有 .(3分)
(二)(9分)
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个节日是古人用来祭祀先祖(身神)灵并且祈求新的一年能够收获丰硕和吉祥如意的节日.
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谷).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腊八粥还有一个名字叫“七宝五味粥”.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时腊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当了皇帝,为了(记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朵)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1.用“\”划去不正确的字.(2分)
2.给短文加一个标题.(1分)
3.从短文中,我知道腊八节有的习俗,它是用煮的,它还有一个名字叫.(3分)
4.腊八节是古人用来干什么的节日?用“————”画出来(1分)
5.你还知道我国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2分)
九、作文.(30分)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相信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自
己身边那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
请以“让爱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事情经过写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1.语句通顺. 2.感情真实.
参考答案
一、平坝,胸脯,拜访,宽裕,仁爱,朴素,进攻,四肢,激动,掌声
二、diào dàn diē
三、热烈裂裂开玩耍要要求测量侧侧身以免晚晚上给予抒抒情
四、示例:懒洋洋空荡荡七嘴八舌七手八脚
百依百顺百战百胜祖祖辈辈叽叽喳喳
五、1.√ 2.× 3.√ 4.√
六、1.A 2.C 3.G 4.E 5.F 6.H 7.B 8.D
七、略
八、(一)1.衔造找挖
2.示例: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
3.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松柏、杨树、柳树
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
(二) 1.(身\ 神)灵习(俗谷\) (记\ 纪)念 (杂朵\)粮
2.加标题(只要符合都正确)1分
3.吃腊八粥,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七宝五味粥
4.这个节日是古人用来祭祀先祖神灵并且祈求新的一年能够收获丰硕和吉
祥如意的节日.
5.只要符合要求传统节日习俗正确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