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四纪沉积物
• 洪积土的工程特性: • 1)靠近坡脚段为较粗的碎屑土,土质均匀,地势 高、地下水位低,地基承载力高; • 2)离山区远的地带由粉土、黏土颗粒组成,受周 期性干燥及可溶盐的胶结作用,承载力高; • 3)中间段由于受前沿细颗粒的影响,常有地下水 溢出,或形成沼泽,承载力较低。 • 另外:洪积扇富水,可做水源地。
坡积物的特点: 1)分为岩屑、矿屑、沙砾或矿质黏土。 2)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棱角分明、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 坡积物质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而细的分选现象。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 基本一致。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关系,这是它与残积物明显的区别。 由于坡积物形成于山坡,常常发生沿下卧基岩倾斜面滑动,还由于组成物质 粗细颗粒混杂,土质不均匀,且其厚度变化很大(上部有时不足一米,下部可 达几十米),尤其是新近堆积的坡积物,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 坡积土上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下卧基岩表面的坡度及形态,分析坡积物稳定性。 ②坡积土含较多细颗粒,吸水性强,注意雨季的稳定性。 ③坡积物粗细混杂,土质不均匀,厚度不均匀,注意差异沉降。
1、残积物
岩石-(物理、化学)风化- 残留在原地
残积物-残积土-残积层
壳风 化
土壤层 残积物 化岩石 新鲜岩石
残积物成分与 母岩有关 残积物厚度与 地形有关
强风化
半风 中风化
弱风化
• 2、坡积层 • 坡积物是残积物经水流搬运,顺坡移动堆积而成的土。即 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 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 成的沉积物。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由于地形 的不同,其厚度变化大,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 压缩性较高。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 积物相接。坡积物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的倾斜程度, 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 积在山坡下部的物质就越厚,表面倾斜度就越小。 • 片流(坡流、面流)——在降雨或融雪时,地表水一部分 渗入地下,其余的沿坡面向下运动。这种暂时性的无固定 流槽的地面薄层状、网状细流称为片流。片流搬运的物体 在坡麓堆积下来,形成坡积土。
• 2、华南地区 • 沉积类型比较复杂,主要为洞穴堆积、阶地堆积、 土状堆积及小盆地堆积。长江下游宁镇山脉地区, 下更新统称雨花台组,以砾、砂为主;中、上更 新统称下蜀组,为红色粘土沉积。 • 此外,如广西柳城巨猿洞穴堆积,云南发现元谋 人的河湖相元谋组等,都属下更新统;四川万县 盐井沟洞穴堆积,分布甚广的雅安砾石层(局部 含砂金)等,皆属中更新统;广西柳江人洞穴堆 积,四川江北砾石层等皆属上更新统。
4、冲积物 •河流沉积物,分: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 积物、河口三角洲 •磨圆度、分选性较好,层理构造、韵律性 征不同 各种冲积物特
•冲积土分布广泛,特别是冲积平原是城市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带。对于粗粒的 碎石土、砂土,是良好的天然地基,但如果作为水工建筑物的地基,由于其 透水性好会引起严重的坝下渗漏;而对于压缩性高的粘土,一般都需要处理 地基。
• 2、湿陷性黄土( loessal soil ) • 湿陷性黄土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分 布在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面积约63万km2。 • 1)黄土分类: • 按形成年代分:老黄土、新黄土、新近堆积黄土。黄土形 成年代愈久,固结成岩程度大,大孔结构退化,土质愈趋 密实,强度高而压缩性小。湿陷性减弱甚至不具湿陷性。 • 按湿陷性分: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 • 2)黄土湿陷性(collapsibility): • 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的自重 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 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称为湿陷性黄土。
第3章 第四纪沉积物
主要内容: 概述 第四纪沉积环境 ☆第四纪沉积层 中国第四纪地层特点
•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最新阶段,它包括更 新世和全新世。地球发展历史有43亿年以 上,而第四纪却非常短促,约180万年左右。
一、概述
•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史的最新阶段,时间范 围从上新世末(距今 248万年)直到现在。 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 • 它以人类的出现为开始,哺乳动物兴盛, 气候波动剧烈,各种陆相沉积发育。 • 有冰期和间冰期之分,更替达20多次。
我国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
• 3)黄土湿陷性的形成原因 • 内在因素:黄土的结构特征及其物质组成。 • 黄土的成分和结构上的基本特点是:以石英和长石组成的 粉粒为主,矿物亲水性较弱,粒度细而均一,连结虽较强 但不抗水;未经很好压实,结构疏松多孔,大孔性明显。 所以,黄土具有明显的遇水连结减弱,结构趋于紧密的倾 向。外部条件:水的浸润和压力作用。
二、第四纪沉积环境
• 1.沉积环境:指形成松散碎屑物的地形、地 貌、动力、生物、无力、化学等因素的总 和。 • 2.沉积环境对沉积物特征的影响: • (1)动力愈强,搬运颗粒越粗; • (2)距离越远,颗粒磨圆程度越好; • (3)颗粒越粗,沉积物越易成单粒结构; • (4)搬运越远,沉积物分选性越好。
五、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几种特殊土
• •
• • • • • • • • • • • • • • • • • •
1、软土: 软土是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环境中沉积,并有微生物的参与,含有较多有机质的疏松 软弱黏性土。 1)软土的分布: 沿海地区滨海相、泻湖相、三角洲相; 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湖相和冲积洪积沼泽相。 2)软土的分类: 孔隙比e >1.5时,称淤泥; 1.5>e>1.0 时,称淤泥质土; 5%<有机质含量<10%时,称有机质土; 10%<有机质含量<60%时,称泥炭质土; 有机质含量>60%时,称泥炭。 3)软土的工程特性: 含水率高,天然含水率>液限,软塑-流塑状态; 渗透性低,水平向渗透系数较大; 压缩性高,变形大而不均匀,变形稳定历时长; 强度低, 与加荷速度和排水条件有关; 显著的触变性(高灵敏度)和流变性; 流变(Rheology):在一定荷载下,土的剪切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特性。 触变(thixotropy):土受扰动后强度降低,但随时间增长强度能部分恢复的性能。 当软土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要进行人工处理!
黄土结构示意图
• • • • • • • •
4)天然状态下工程特性: 含水较少,坚硬—硬塑状态 压实程度差,孔隙比高,孔隙大 抗水性弱,遇水强烈崩解,湿陷明显 透水性较强,且呈各向异性 强度较高,粒间连接较强,压缩性中等。 湿陷性黄土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黄土中具有大量孔隙,尤其是大孔隙,这是是否具 有湿陷性和湿陷性强弱的基础; • 第二,颗粒间的联结因水分增加而易于削弱和破坏; • 第三,粘粉含量低,尤其是具活动晶格的粘土矿物含量低。
• 3、膨胀土(expansive soil): • 膨胀土是一种富含亲水性黏土矿物,且随含 水量的增减体积发生显著胀缩变形的硬塑 性黏土。
• • • •
1)膨胀土分布:云南、广西、贵州、湖北最具代表性。 2)膨胀土特征: 呈黄褐、灰白、花斑等颜色; 黏粒含量高,且为亲水性很强的蒙脱石等黏土矿物,土中 可溶盐及有机质含量较低,常含铁锰或钙质结核,结构致 密; • 表面有大量网状裂隙,裂面有腊状光泽的挤压面。 • 3)膨胀土受季节气候影响 • 在天然状态下,膨胀土结构致密,处于硬塑或半坚硬状态, 但在不同的含水条件下,其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会发生很 大的变化。夏天雨水多,膨胀土吸水发生膨胀,土体强度 显著下降,房屋地基下沉;冬季雨水少,膨胀土失水干燥, 土质虽然坚硬,但却发生收缩变化,产生明显的张开裂隙。 这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反复交替变化,造成房屋地基 变形,导致整体性相对较差的土木结构房屋墙体开裂、下 沉。
四、中国第四纪概况
• 中国第四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横向多变,以陆相为主。 • 1、华北和东北地区 • 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均有第四系发育,华北平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 包括粘土、粉砂、细砂等,并夹玄武岩及凝灰岩,总厚约二、三百米。 中夹数层海相层,含有孔虫、介形虫等。沿海地区曾有多次短暂海侵。 东北第四系与华北相似,但厚度稍小,在上更新统(如顾乡屯组)产 猛犸象、披毛犀等化石,说明曾出现寒冷气候。 • 华北上升区(山区)也发育较好的第四系,其典型地层如下: • (1)马兰组(上更新统,Q3)黄土堆积,因北京西山马兰台黄土堆 积而得名。 • (2)周口店组(中更新统,Q2)石灰岩洞穴堆积,以泥砂、砾石、 灰烬层为主,含有丰富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了“北京人”(猿人), 闻名国内外。 • (3)泥河湾组(下更新统,Q1)典型湖相兼河流相沉积,主要由浅 绿色、浅红色粘砂、砂粘、泥灰岩、砂层、砾石层等组成,含有淡水 软体动物及脊椎动物化石。标准地点在河北省桑干河流域阳原县泥河 湾、虎头梁、红岩村一带。在河南三门峡黄河两岸亦有相同层位出露, 称三门组。
• 3.第四纪沉积物的总体特征:
• (1)岩性松散: • ——习称“松散堆积物”,也有胶结甚至固结的。是确定 第四纪沉积物的重要特征。除海滩岩、火山岩、强钙质胶 结的沉积物外。 • (2)富含生物化石 • (3)地层对比较困难 • (4)人类活动迹象明显
• 4成因类型:
三、第四纪沉积层
• 1、沉积层 • 残积物是由岩石风化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土,而 另一部分则被风和降水所带走。它处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 是风化壳中的剧风化带,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岩石。 它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控制,在宽广的分水岭上,由雨水 产生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于保留的地方,残积物 就比较厚。在平缓的山坡上也常有残积物覆盖。 • 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温度、大气、水及生物等因 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 和破坏的过程——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重要特征:岩石 或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坏,风化的产物仍保留在原地。
•湖泊淤塞后变沼泽
6、海洋沉积物
滨海带 浅海带 大陆斜坡
深海带
砾滩
沙滩
承载力高 透水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