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一、选择题A型题1.哺乳动物的造血最早发生在()A.胎肝B.卵黄囊C.骨髓D.胸腺E.脾脏2.出生后,主要的造血场所为()A.胎肝B.卵黄囊C.骨髓D.胸腺E.脾脏3.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B.法氏囊C.扁桃体D.脾生发中心E.肠集合淋巴结4.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法氏囊5.NK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B.胸腺C.脾脏D.扁桃体E.淋巴结6.免疫细胞都来源于()A.淋巴样干细胞B.髓样干细胞C.多能造血干细胞D.定向干细胞E.CFU-GEMM细胞7.小鼠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不包括()A.CD90B.Kit+(CD117)C.CD34D.WGA+E.Sca-1+8.小鼠干细胞因子的受体是()A.CD90B.CD117C.CD34D.WGA+E.Sca-1+9.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标志是()A.CD34和CD117B.CD3C.CD4和CD8D.Igα∕IgβE.CD56和CD1610.关于CD3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一种高度糖基化跨膜蛋白B.是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C.骨髓基质细胞、大部分内皮细胞等也可表达D.小鼠造血干细胞不表达CD34E.成熟血细胞表达CD3411.下列哪种细胞不是由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成()A.红细胞B.血小板C.中性粒细胞D.NK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12.下列哪种细胞不是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而成()A.T细胞B.B细胞C.浆细胞D.中性粒细胞E.NK细胞13.下列哪两种细胞在发育早期共有一个前体()A.T细胞和NK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C.T细胞和B细胞D.红细胞和血小板E.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14.进入胸腺的淋巴样干细胞为()A.CD3+CD4+CD8+B.CD3+CD4-CD8-C.CD3+CD4+CD8-D.CD3+CD4-CD8+E.CD3-CD4-CD8-15.关于胸腺的阳性选择,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发生在胸腺皮质B.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最终分化为CD8+T细胞C.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最终分化为CD4+T细胞D.不能与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发生有效结合的DP细胞发生凋亡E.约95%的DP细胞经选择存活16.通过阴性选择,T细胞能获得()A.对“非己”抗原的反应性B.对自身成分的耐受性C.MHC限制性D.对抗原作用的特异性E.免疫记忆性17.诱导晚期祖B细胞向前B细胞发育的关键性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5E.IL-718.在NK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6C.IL-15D.IFN-γE.SCF19. B细胞在哪个发育时期开始表达完整的mIg()A.祖B细胞B.大前B细胞C.小前B细胞D.未成熟B细胞E.成熟B细胞20.T细胞功能性TCRαβ的表达是在哪个发育时期()A. 祖T细胞B. 前T细胞C. CD4-CD8-(DN)T细胞D. CD4+CD8+(DP)T细胞E. CD4+或CD8+(SP)T细胞X型题1.定向干细胞包括()A.多能造血干细胞B.淋巴样干细胞C.髓样干细胞D.祖细胞E.巨核母细胞2.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为()A.CD3B.CD16C.CD34D.CD56E.CD1173.在发育分化过程中共有一种前体细胞的有()A.T细胞和NK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C.T细胞和B细胞D.红细胞和血小板E.中性粒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4.由髓样干细胞分化而成的细胞有()A.红细胞B.血小板C.中性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5.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而成的细胞有()A.T细胞B.B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NK细胞6.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能获得()A.功能性TCR的表达B.自身MHC限制性C.自身耐受D.免疫记忆性E.杀伤特异性7.关于B细胞的发育成熟,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B细胞发育过程中获得功能性BCR的表达C.只表达mIgM的未成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则发生免疫耐受D.成熟B细胞只表达mIgM,不表达mIgD,故接受抗原刺激一般发生免疫正应答E.早期祖B细胞即开始表达Igα∕Igβ二、填空题1.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包括和。
2.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为和。
3.淋巴样干细胞继续分化为、和细胞。
4.髓样干细胞发育为CFU-GEMM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5.胸腺的使T细胞获得了在识别过程中自身MHC限制能力;是T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6.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获得、以及自身耐受。
7.B细胞在骨髓发育过程中获得、。
8.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是B细胞发育的必要条件。
三、名词解释1.免疫适能2.胸腺的阳性选择3.胸腺的阴性选择4. CFU-C四、问答题1.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
2.简述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3.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是如何分化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B2.C3.A4.B5.A6.C7.C8.B9.A 10.E 11.D 12.D 13.A 14.E 15.E 16.B 17.B 18.E 19.C 20.D 21.DX型题1.BC2.CE3.AE4.ABCDE5.ABE6.ABC7.ABCE二、填空题1. 髓样干细胞淋巴样干细胞2.CD34 CD117(c-Kit)3.B细胞T细胞NK细胞4.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5.阳性选择阴性选择6.功能性TCR的表达自身MHC限制7.功能性BCR的表达自身耐受8.骨髓基质细胞三、名词解释1.免疫适能:成熟T细胞和B细胞具有的在相应抗原刺激后发生活化和克隆的扩增,并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效应分子,识别和清除相应的抗原的免疫功能,称为免疫适能。
2.胸腺的阳性选择:在胸腺皮质中,与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Ⅰ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以适当亲和力结合的DP细胞,可继续分化为SP细胞;不能与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发生有效结合或发生亲和力过高结合的DP 细胞,则发生凋亡。
通过阳性选择,使T细胞获得了在识别过程中具有的自身MHC限制能力。
3.胸腺的阴性选择:是DP及SP细胞在皮质、皮髓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表达的自身肽:MHC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而被消除,或变为免疫无能,从而使T细胞获得自身耐受。
4. CFU-C: 即体外培养集落形成单位。
是指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在含有造血生长因子的条件下,干细胞可分化为不同谱系的集落。
四、问答题1.简述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表面标志。
答: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主要特征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赋予机体在生命过程中始终保持造血能力,所有血细胞均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为CD34和c-Kit(CD117)。
CD34是一种高度糖基化跨膜蛋白,是原始造血干细胞的一种重要标志。
随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CD34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成熟血细胞不表达CD34。
CD117是干细胞生长因子的受体,也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标志。
CD117对多种干细胞的发育分化均有重要的作用。
2.简述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
答:T细胞发生自身耐受的机制主要是通过阴性选择,即DP及SP细胞在皮质、皮髓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自身肽:MHC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的而被消除,或成为无能,以保证进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成分的T细胞。
B细胞发生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是由于只表达mIgM的未成熟B细胞接受抗原(自身抗原)刺激,则发生耐受。
NK细胞发生自身耐受的主要机制是因为NK细胞表达的KIR和CD94∕NKG2分子为自身MHC分子的抑制性受体,可通过识别自身MHCⅠ类分子而使NK细胞处于受抑制状态。
3.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是如何分化的?答: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包括淋巴样干细胞和髓样干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继续分化为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其中T细胞和NK细胞在发育早期共有一个前体。
髓样干细胞可继续分化为具有产生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和单核-巨噬细胞系潜能的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CFU-GEMM可分别分化为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及红细胞与血小板。
其中中性粒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在分化发育过程中共有一种前体细胞。
朱翠明编,谭立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