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育故事《我身边的感动小故事》我身边的小故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
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
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在我们文小,我身边的榜样有很多,中青年教师就不必说了,他们精力充沛,积极向上,他们的青春让我感动;老教师个个胜似“老黄忠”,宝刀不老,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动。
先说说他吧,在教学中一如他的为人,数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育人,做得踏踏实实,卓有成效。
他就是年龄已达五十七岁的李金安老师。
时间、精力的奉献和牺牲在他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他每天早上总是五点起床,六点半到校,组织值日生打扫卫生,指导学生有序有效地进行学习。
下午学生全部离校后,才骑着摩托车回家。
他不仅早到晚归,而且课堂教学水平高。
听过李老师的师生都说:“李老师的课堂教学真精彩!真棒!”。
学校对于他的概念如同自己的家,他的许多准备性事务几乎都是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进行的,还会经常把工作带到家中,工作到深夜。
每学期,他所任教的学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测评的及格率与优秀率总能达到双百。
他站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就总是表现出精神振奋的感觉、充满力量的感觉,让大家从他的身上看到一名教师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克服困难的态度和为了工作而奉献牺牲的行动……再来说说总务崔振乾老师,平时分管后勤工作,不计报酬,不讲得失,每年都主动加班。
学校的公用物品坏了,他并没有直接去购买,而是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来修理,为学校减少了许多额外的开支。
学校食堂安全卫生的监督,花圃的修剪,教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杀,甚至是学校的清洁卫生、下水道的疏通,等等,他总是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知疲倦地高速运转着。
他用自己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无限的创造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他做的虽是很平常的小事,但他从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起,愿把这平凡的小事做好、做大。
他用朴实、勤劳、爱心、聪明才智和默默的奉献,赢得了领导、同事的赞誉。
积极的心态是他对待所有一切事物的源动力,学校有大事小情他都积极献策、早来晚走,带动全体教师出色的完成工作……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文小这片净土上,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感动着孩子、感动着老师、感动着家长、感动着每一个人。
教师教育小故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孩子,美丽的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孩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上初中的选择决定的。
而今天上高中的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但必须要为之而付出。
你们选择了高中,也就选择了希望,同学们何乐而不为呢?教育新生“既来之,则安之”,做好思想工作。
面临考试,学生压力很大。
针对这种情况我讲了一个《负重,才不会跌倒》的故事: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突然遭遇巨大风暴,水手们急得团团转,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往里面灌水。
”“这不是险上加险,自找死路吗?”老船长镇定的说:“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负风是吹不倒的。
在船上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人又何尝不是呢?给我们自己加满“水”,使我们负重,这样才不会跌倒。
没有压力的生活就像没有风的帆一样空虚。
没有压力,青春就会枯委;没有压力,生命就会黯淡无光。
不要避讳压力,压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压力是我们实现理想的铺路石。
刚开学的学生不适应新的环境,有这样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有位猎人没有鞋子,脚经常弄得鲜血直流,妻子心疼地给他包扎伤口说:“要是给所有的路都铺上动物的毛皮那有多好。
”猎人从中受到了启发,在脚上包上毛皮不就行了。
从那以后,他的脚再也不会受伤了,而且打的猎物也越来越多。
有句谚语说得好:“你无法阻止鸟儿从你的头顶上飞过,但却可以阻止鸟儿在你头上筑巢。
”我们不可以事事顺心,但可以事事尽心;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我们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把握现在;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一次,张玲同学的数学得了40分,总分班级倒数第五。
这就说什么也不念了,我给她时间好好考虑,家长也专门来了两趟,我也做大量工作,其中我给她讲了《泥泞留痕》的故事:鉴真刚剃度空门时,主持让他做了个寺里谁都不愿意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穿破了一大堆芒鞋,他对此忿忿不平。
主持把他带到昨天夜里刚下过雨的寺前的路上,问:“昨天你走过的这条路,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鉴真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怎么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呢?”“那今天我们再走一次,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当然能了。
“对了,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
”我又班主任了一回上学期,我被调到区教育局直属的一个初级中学任教。
校方给我安排的工作是八年级5、6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和5班的班主任工作。
“见面礼”8月31日上午,经过与5班原班主任的简单交接后,我走马上任了。
一踏进5班教室,眼前的场景只能用“惊诧莫名”来形容:教室内一片狼藉,课桌、板凳破烂不堪、乱七八糟的伏在地上,满地的纸片、小食品袋、果皮,男生们追逐打闹,污言秽语满天飞,其中还有两个男生跷着二郎腿正津津有味的吃着方便面呢!再看看教室墙壁斑斑驳驳,灯线缠成一团,风扇只转一扇。
没有黑板擦。
(有学生说上期用了五块擦子,现在都“尸骨”无存了。
第二天我从家里带了两条毛巾来,权当替代一下。
)也没有劳动工具。
(后来我发动班委到其他班东拼西凑“借”了几把烂扫把和撮箕才渡过难关。
)教了13年书,我何尝见过这样的教室和学生!压抑着心中的激动甚至愤怒,我运足丹田,大喝了一声,教室里有了些许的收敛。
我说,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现在我们一起先把桌凳摆放整齐吧!然而大部分人无动于衷,没有响应。
于是我亲自动手,一张张的扶起桌凳,慢慢的,几个男生加入了进来。
待收拾停当后,女生们才姗姗进入教室。
接下来我开始了报到、收费、收暑假作业等环节。
最后留下5名表现恶劣的男生谈话,从中了解到他们以抽烟、喝酒、打牌为荣,受他们欢迎的老师几乎没有。
直到结束,我都没出一趟教室,没喝一口水。
此时已是11点半,我只觉口干舌燥、大汗淋漓了。
下午进行了简单的礼仪常规和收心教育,并调了位。
点点名,有12人缺席。
“万事开头难”,“细节决定成败”,我对自己说,不管前路的风雨险阻,坦然面对吧!我要用我的实力、个性、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困惑篇同行说,中学学困生集中的班,教学秩序才是管理的瓶颈,课堂秩序都没有保证,怎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呢?课任老师都说,学生只怕班主任。
学生也说,只有上语文课课堂才安静些。
果如其言吗?星期三的时候,就有4个科任老师找我投诉了:5班的课没法上了!学生随便上下位,视老师如无物,老师讲你的,他说他的,声音盖过老师,吃零食的、听MP3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呜呼!这还是课堂吗?什么时候“逃学威龙”有了现实版了?这简直骇人听闻!学生真能如此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然而现实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
在周四上午第四节时,我特意去教室查探。
透过门缝……触目惊心,真实如斯!我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手在颤抖。
我推门而入,教室里马上鸦雀无声。
我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横眉冷对三分钟后,用手指示意6个特别出格的男生出教室,带到了办公室。
虽然在内心我觉得惩戒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教育手段,然而现实中不可行。
那好,那就说教吧,记住“耐心”二字。
我和他们算是第一次亲密接触了,一番软硬兼施、痛心疾首下来后,每个人做书面《自我诊断》存底。
从中我发现学生的书写,包括标点和格式的使用都问题百出。
于是我布置的第一次书面作业是教写“请假条”。
下来我又想,是现在的学生真的太难教了吗?还是我们老师退化了?那么是谁在束缚我们的手脚?又是谁剥夺了我们为人师的幸福和尊严?什么时候才能产生教育的合力?与班主任想比,科任老师是不是就是少了更多与学生面对面、心与心沟通交流的机会与时间呢?或许是吧。
交流篇当我居高临下的看着学生的时候,对差生想着他挺可爱,将来也许会有出息吧;对优生想着他也有令人不放心的地方,不能一扫而过啊。
我跟全班学生说,你们知道了道理,认识了错误,固然是好,但我不指望你们一下子全部都变好了,以后就不重犯了,这不现实。
不过你们心中一定要牢守着一个信念:要有改变,一个小小的进步也是成功!说到做到,信守诺言,才是为人根本!我甚而至于这样要求部分男生:有些课程你实在听不懂,那么趴在课桌上休息也比大声吵闹要强啊!这虽是下下策,也聊胜于无。
也许这样课堂纪律表面上总要规矩点,科任老师总要好受点,想学的学生总要多学点。
体育课上,我与男生一起打篮球,就有学生评价:李老师爱与学生打成一片。
在《成长的足迹》手册里,沈璐写到:我读书到现在,您可说是第一个老师来得这么早的,而且还亲自打扫教室。
吴庆文写到:有时您表面上对我们非常严厉,但有时在私底下又是那么和蔼可亲,您的精神、气质感染了我。
教师节前,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自制贺卡送给教过自己的老师。
9月10日这天,在我收到的一大堆贺卡中,有6张是5班学生送的。
能够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说明我的功夫没有白费,我的心情也很惬意。
这也是教师的幸福和价值所在啊!但我也不能得意过了头,这不过是开了个好头罢了,班务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需要坚持下去,深入细致下去。
我布置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新学期的打算》或《老师,我想对您说》。
在诸多高歌猛奏的篇章中,一个叫辜兴垚的学生写的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
在第一遍批阅后,我意犹未尽,又带回家重新批阅。
在文中,她把我比作占鹊巢之“鸠”,视我为“挤”走原来语文老师的罪魁祸首,嘲讽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笔力犀利,才思敏捷,文采飞扬,难以置信出于一个十三四岁女孩之手!我陷入了深思。
最后在评语中写到:我在震惊的同时也很佩服你的才气和勇气!……假以时日,这只“鸠”定会名至实归,登上大雅之堂!第二天在食堂就餐时,一个叫李施施的学生突然问我看了那篇作文生不生气。
我说,我可以生妻子的气,可以生孩子的气,也不能生我学生的气。
师生间本来就应该畅所欲言,才能消除误会和偏见,促进和谐。
况且不同的声音虽然刺耳,但良药苦口,完全可以警醒我,鞭策我,同时也是提高、完善自我的一次契机,这样心态也就端正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