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考博难度解析及
经验分享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自然资源管理专业考试科目
1203Z1-自然资源管理
初试考试科目:①自然资源②自然资源管理③外语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自然资源管理综合⑤公共管理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自然资源管理综合⑤公共管理⑥政治理论
二、考试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1.专业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每名考生考试时间约20分钟。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综合考察考生的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

(满分70分)
(2)考生以攻读博士期间拟开展的研究为题,编写研究计划,3000-4000字,并制作PPT。

(满分60分)(注:须网上报到时提交,提交方式请见第八条)
(3)对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进行陈述和答辩,使用PPT。

陈述时间为8分钟。

(满分20分)
2.外语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每名考生考试时间15分钟左右。

3.复试要有记录,认真填写复试封面。

四、申请材料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
(3)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从网报系统必读相关材料中下载);
(4)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

);
(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考生自行用A4纸打印,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间距,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发展构想等);
(6)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科研成果,同等学力、获EMBA硕士学位报考者提交的论文须由学院进行审核;
(7)申请外国语初试免试的考生须提交相关的外语成绩单、证书复印件;
(8)同等学力、获EMBA硕士学位报考者须提交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或同等水平其他各类外语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9)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4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10)除上述材料外,各学院如还要求提供其它材料的,由各学院负责在其网站上予以公布。

五、考博分数
笔试:专业外语(满分50分);专业核心科目(满分150分)
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满分50)、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0分)
六、博导简介
七、考博经验
一、考博首先要确定院校和意向博士生导师
1. 为了保险起见,目标院校一般最多选择三个,太多了你也没精力应对。

选择的原则是考试时间不冲突、距离相近、参考书目相似的院校。

2. 你是愿意去研究所还是去高校呢?一般来说,研究所的科研氛围较浓厚,但生活有些枯燥;而高校相对活跃,掺杂着科研和教学,氛围稍淡。

其实,不管你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
关键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3. 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导师对于你读博期间能否能做出成绩至关重要,好导师让你向往科研,差导师让你厌恶科研,这就是差距。

自己寻找导师很盲目,犹如大海捞针。

一个捷径:征求你的硕导或身边的导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忙推荐一下。

如果你早就有考博意愿,还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一些导师,比如在会议茶歇的时候可以有礼貌地向他们请教科学问题或者询问考博事宜,借此给导师留下印象。

在获得导师允许后可以专门拜访,这都比邮件沟通要高效的多。

选择导师的原则是人品第一,学品第二。

人品:导师能够建设学生的内心世界,他对你的耳濡目染会影响你的做人做事,你应该重点考虑他的品格修养。

学品:选择那种学术水平处于上升且有时间指导你。

帽子较大的牛导,比如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他们的博士招生名额几乎都被硕博连读生占据,外招考生基本没戏。

虽然说牛导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但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他们通常担任行政职务,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指导,往往会指派小导师来代替自己进行指导,这种亲娘不亲后娘不爱的指导,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所以,选择那种名气一般,亲力亲为的年轻导师对于热衷于学术的考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联系导师以后,如果导师对你满意,基本会把考试的情况指点大概;如果导师对你不感冒,大多会说“欢迎报考”之类的客套话,这就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斟酌导师的意思了。

二、考博英语初试是敲门砖
确定学校之后,首先要清楚目标院校的考试形式。

大多高校是申请制或申请+考核制,比如上海交大今年完全改为申请制,而复旦还是申请+考核制;其次是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地点、参考书目等。

如果今年的还没有公布,可以参考往年的,基本上每年的差异不大,除非遇到考试改革的年份。

接下来你要搜集报考院校的历年考博真题。

个别院校不公布历年的真题,这就需要咨询考过的师兄师姐,向他(她)们取得真经。

如果实在找不到师兄师姐的信息,你需要向报考院校附近的书店进行咨询。

做真题的目的不是指望让你做到原题,而是让你从中把握试题难度和研究命题规律上。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初试的内容。

1. 提交个人材料,包括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推荐信、本硕期间的成绩单、硕士论文的目录摘要、研究成果、博士研究计划书等。

推荐信一般是两封,通常要求推荐人是正高级
职称。

硕士期间有文章是加分选项,没有文章并不代表导师一定不会录你,主要看你的科研潜力。

谨记12月初就要关注院校研究生网的相关信息,大部分院校是需要在博士报名端口进行报名的。

这些材料的准备很耗费精力,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提交,所以要尽早认真地准备。

2. 英语考试。

大多数院校没有听力,只有笔试,要重视英语考试,很多高校根据这个成绩选取进入复试的考生。

翻译和阅读是考察的重点,这两部分是需要重点练习;其次是作文,在试题中所占的比利为20%左右,个别院校可能有大小作文之分。

个别院系的初试不只有英语还有专业课,每个院系的情况不一样,可参照院系公布的具体信息执行。

硕士研究生考博的时候因为平时有科研任务加上其他杂事,真正能够静下心来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也就4个月左右(从今年11到明年2月)。

总的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切忌随意更改复习计划,打乱节奏,如果有事被耽误,之后尽量补上。

考试最好提前两天到,可以预定宾馆,熟悉考试环境,面见导师等。

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给导师带一些不太贵重的特产,简单表下心意即可。

三、考博复试最为关键
如果你有幸进入复试,最后的成败就看你复试的表现了。

走到这一步,你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使出浑身气力冲刺复试。

面试团队一般由五名或以上具有招生计划的博导组成,现场会有助教进行记录。

面试形式不拘一格,我经历的面试是有20位左右有招生意愿的导师坐在会议室中,时间约为30分钟。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一个人进去面对这么多老师的目光是什么赶脚,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给自己心里暗示舒缓紧张情绪。

面试一般会以英语先进行约2分钟的自我介绍。

博导团会通过你的自我介绍,了解你的履历是否优秀?英语口语水平如何?随后是10分钟左右的presentation,内容是你硕士期间的研究课题,附带你的博士研究计划。

对你有兴趣的导师会根据你的presentation提出问题,并根据你的回答来评判你的科研潜力。

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对于不懂的问题切忌不可胡说一通,否则会给导师留下很坏的印象。

博导团主要通过面试这个环节来考查你的综合能力,所以要非常用心地准备你的presentation。

幻灯片要制作整洁,尽量减少文字,以高质量的图片为主。

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投影仪试讲,试讲的时候要声音洪亮,如参加真正的面试一样,可请实验室成员观摩并提出修改意见。

面试结束后可能很快就有消息,也可能等段时间。

如果录取,皆大欢喜;如果没有,也不要灰心,重整旗鼓准备下一轮的面试,相信你有了这次的面试经验,参加另外面试的时候也会很坦然。

如果导师只有一个名额,且有自己的学生报考了,那么基本上会选择自己的学生,除非这个学生特别差劲,又不符合破格录取的条件。

中意的导师明年有招生名额的话,可以和导师协商之后,留在实验室做科研助理,等明年再报考。

这种情况的成功率比较高,导师也很乐意学生这样做,可以贮备考生资源。

考博是一次艰难的长征,过程很是煎熬,拼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备考期间,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要没有压力,但也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这个过程中,要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相信自己的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用心考博,总会实现自己的博士梦。

最后祝福有考博意愿的学子都能考博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