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 (1)2、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 (2)3、破裂时的应急预案 (3)4、DIC时的应急预案 (4)5、产前出血的应急预案 (5)6、休克时的应急预案 (6)7、产时心衰的应急预案 (7)8、急产时的应急预案 (8)9、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应急预案 (9)10、胎儿宫内窘迫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0)11、妇科外伤的应急预案 (11)12、急腹症的应急预案 (12)13、胎死宫内的应急预案 (13)14、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14)15、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6、新生儿错抱应急预案……………………………………………………17、新生儿烫伤防范应急预案………………………………………………18、新生儿预防误吸应急预案………………………………………………19、新生儿突发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20、新生儿防坠床应急预案…………………………………………………21、新生儿预防丢失的应急预案……………………………………………一、羊水栓塞的应急预案1、患者出现羊水栓塞症状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阴道出血、尿量等。
5、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二、产后出血的应急预案1、发现产后出血多时,立即按摩子宫,通知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开放两个或两个以上静脉通道,做好补液输血准备。
3、配合医生寻找出血原因,并遵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
4、做好手术前准备。
5、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及阴道出血量。
1、发现子宫破裂时,立即停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立即通知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补液输血准备。
3、氧气吸入,配合医生抢救休克,并遵医嘱执行药物治疗。
4、检测胎心音。
5、做好术前准备。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7、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1、一旦发现患者出血不凝,皮肤黏膜有紫斑或出血,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氧气吸入,遵医嘱协助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3、抽血做各项检查。
4、严密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抢救经过。
五、产前出血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产前出血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及科护士长。
2、立即听胎心音,观察出血量、查血、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3、建立静脉通道。
4、做好术前准备。
5、协助医生抢救治疗。
6、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1、患者出现休克症状,通知值班医生。
2、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
3、协助医生寻找休克原因,协助抢救,遵医嘱抗休克治疗。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
1、出现心衰症状时,立即氧气吸入,保持输液通畅,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3、遵医嘱协助辅助检查,通知心电图室,急查心电图。
4、协助医生抢救心衰。
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
6、严格床头交接班,加强巡视。
1、发现急产者,迅速做产前检查,产妇宫口开大3cm,进入隔离产房。
2、立即通知医生及其他助产人员。
3、做好分娩前准备。
4、协助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
5、分娩后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
6、做好记录。
九、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应急预案1、将患者置于单间,避光避声避免刺激,加床档,通知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准备抢救物品及药品。
2、监测生命体征,胎心音,及时反馈给医生,告知产妇及家属。
3、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反应,防止子痫发生。
4、严密告知生命体征,膝键反射,记录尿量(出入量)。
5、一旦发生子痫应立即配合医生抢救。
6、记录治疗过程,抢救经过。
7、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
十、胎儿宫内窘迫时的应急预案1、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时,氧气吸入,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助产士。
2、严密观察胎心音、羊水颜色,并记录。
3、备齐抢救物品,做好术前准备。
4、尽快结束妊娠。
5、做好各项记录,严格交接班。
1、安置病人,监测生命体征,通知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2、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做好各项实验室监测项目。
3、协助医生明确诊断。
4、遵医嘱作术前准备,给予清创缝合。
5、行心理护理。
6、观察病情并动态记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炎、补液、抗休克对症处理。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
2、建立静脉通道(留置针),必要时建立双通道。
3、及时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项目,做好输血准备。
4、取休克卧位,氧气吸入2—3L/min。
5、动态记录生命体征变化。
6、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十三、胎死宫内的应急预案1、通知医师,重复寻找胎心音。
2、陪护行B超检查,核实胎心情况。
3、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并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
4、观察全身症状,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
5、按医嘱做好各项化验。
6、注意宫缩,出现产兆情况,及时送入产房。
7、做好文书书写、床边交接。
十四、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给予氧气吸入,置患者头部抬高15°,下肢抬高20°。
2、选择大号针头快速进行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迅速扩容,若因失血多,血管瘪陷难穿刺者,配合医生立即行静脉切开术,保证液体的充分补充。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0—30 min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认真观察患者意识改变,皮肤粘膜的颜色、温度、尿量的变化。
4、积极主动协助医师做好后穹隆穿刺,尿妊娠试验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因误诊而延误病情。
5、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尽快护送患者进手术室。
十五、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应急预案:(一)初步复苏1、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温台上。
2、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3、清理呼吸道,先口后鼻(必要时气管插管)。
4、擦干全身,给予刺激,重新摆正体位,肩押部垫高3厘米,呈鼻吸气位。
5、必要时给氧。
6、评价呼吸、心率、肤色,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措施。
(1)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呼吸暂停或心率<100次/分,肤色青紫,立即给予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1、选择气囊,接上氧源,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
2、检查气囊(压力、减压阀、性能等)。
3、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部,将新生儿的头部摆正到鼻吸气位。
4、将气囊和面罩放置在新生儿面部,查气道密闭性(用正确压力通气2-3次,观察胸廓扩张情况)。
5. 100%氧开始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30秒后,评价:(1)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并给予触觉刺激,使其大声啼哭后,继续给予支持护理,加强病情监测。
(2)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肤色青紫,需要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三)胸外心脏按压1、手的正确位置在胸骨下1/3处(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
2、双指法(用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指尖,垂直压迫)。
3、拇指法(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重叠,拇指第1节应弯曲,垂直压迫,双手环抱胸廓支撑。
4、压迫深度为前后胸直径1 /3,放松时指尖或拇指不离开胸骨,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节奏每秒按压3次呼吸1次,频率为120次/分。
5、30秒胸外按压后,评价:(1)心率>80次/分,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人工呼吸,如有自主呼吸,肤色红润,可停止加压给氧改为常压给氧,送入新生儿病房继续护理,与当班护士交接、记录。
(2)心率<60次/分或介于60-80次/分无上升,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肤色青紫,重新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并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药物。
(四)气管插管1、气管插管指征:(1)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2)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或要延长时;(3) 经气管注入药物时;(4)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AA病或超低出生体重儿。
2、选择合适型号的镜片(1号足月儿用,0号早产儿用)3、选择正确的气管导管:内径2.5mm-<1000g, <28w内径3.0mm-1000-2000g, 28-34w内径3.5mm-2000-3000g, 34-38w内径4.0mm->3000g >38w4、整个操作要求在20S内完成并常规作1次气管吸引。
(五)药物治疗: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纳洛酮遵医嘱执行。
(六)评价复苏过程中随时评价新生儿的皮肤、呼吸、心率、喉反射、肌张力,为确定进一步的抢救措施提供依据。
处理流程:保温一摆好体位(鼻吸气位),先口后鼻,清理呼吸道一擦干全身—触觉刺激一重新摆正体位,肩部垫高3厘米一必要时给氧—评价呼吸、心率和肤色一有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红润,送入新生儿病房支持护理,呼吸、心跳暂停立即予心肺复苏。
十六、新生儿错抱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一)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二)应立即进行错抱婴儿的查对,查对正确及时更换婴儿。
(三)在婴儿洗澡或按摩过程中发生襁褓服放置错误时要及时查对更换。
(四)产妇姓名相同的,要严格查对床号、性别、体重、住院号、出生时间。
(五)治疗前腕带脱落者及时核对补戴,无腕带者不做任何治疗。
(六)必须两人查对,工作核对时严肃、认真,如有异议必须及时询问、严格查对。
(七)家属发现错抱婴儿,要及时做好查对工作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八)发生重大错抱应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
程序报告主任、护士长→立即查对→做好正确更换→查看腕带及襁褓服信息→做好解释工作→查找错抱原因→作出书面检查→组织讨论。
十七、新生儿烫伤防范应急预案预防措施(一)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新生儿出生后做好防烫伤的指导工作,杜绝使用热水袋。
冬天为新生儿保暖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不宜超过50℃,热水袋应加布套,切勿贴近新生儿身体,以免烫伤。
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新生儿肢体温度及皮肤有无变化。
(二)沐浴时每洗一个新生儿操作者均要用前臂测试水温,不得直接将新生儿放置浴盆,操作时仔细、认真,随时观察新生儿有无病情变化。
游泳或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保持38~39℃,热水水龙头不得朝向游泳池防止烫伤;实习生、进修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三)病房内使用的保温容器放在床头柜下固定位置,严禁放在窗台、床头桌、床单元周围,以防烫伤。
应急预案(一)一旦发生烫伤,立即撤离热水袋,或脱离热水区,通知医生,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判断皮肤烫伤程度。
(二)烫伤严重者及时协助医师请相关科室会诊,应用烫伤药物。
(三)加强巡视,观察用药效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汇报。
(四)家属有异议时及时做好解释工作,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程序立即停止使用热水袋或脱离热水区→通知医师→观察病情或请会诊→使用药物→观察病情→做好解释工作。
十八、新生儿预防误吸应急预案防范措施(一)新生儿出生后做好产妇及家属的母乳喂养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