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电子商务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1.电子商务交易(B to B)流程 2.传统交易方式与电子商务方式的比较
交易方式
传统交易方式
交易活动 消耗一定的人力、时间、资金
交易环节
环节较多
交易费用
费用高
交易环境 面对面实际环境的商务谈判
电子商务 通过网站可以实现多个卖家的查询
环节少 费用较低 网上不谋面的虚拟环境谈判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 (20 分钟)
2.会根据电子商务框架的变化去认识电子商务的发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
2.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严谨、细商务的框架
2.电子商务的环境
教学难点:1.电子商务的框架变化
2.电子商务技术条件环境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制作幻灯片
从电子商务产生第一天起,这种新的交易活动方式就一直在建立和完善法规和政策的道路
上努力着。
3.技术条件环境
随着网络的普及,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给企业、个人的电子商务活动带来
了空前的便利和快捷。从硬件方面讲,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的大多数企业的 EDI 都不通过
Internet,而是通过租用的计算机线在专用网络上实现,这类专用的网络被称为 VAN
与客户进行商贸活动,似乎也可以称为电子商务;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 EDI (电子数据交换)和 Internet 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 发展将是建立在 Internet 技术基础之上的。 二、 电子商务的特征
1.普遍性特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 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交易的新天地。
(6)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会以电子商务为新的热点。 (7)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得以加快。 2.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阶段 (1)20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基于 EDI 的电子商务。
EDI 包括硬件与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主要是计算机网络,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和 EDI 标准。 (2)90 年代以来: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由于使用 VAN 的费用很高,仅大型企业才会 使用,因此限制了基于 EDI 的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扩大。从 1991 年起,商业贸易活动正式进 入互联网王国,从而使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点。 二、电子商务的影响 1. 电子商务改变了市场商务活动的方式。 2. 电子商务给新行业的出现带来了机会。 3. 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 4. 电子商务将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金融业。 5. 电子商务将改变政府的行为。 三、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对买卖双方利益及隐私权保护问题
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的。它特殊的运行模式为欺诈行为提供了一种相对有利的 条件,而被侵害者却无可奈何。 2.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如何保障电子商务活动的安全,一直是电子商务研究的核心领域。 3.电子商务的支付结算问题
但从整个电子商务网络的发展来看,要在网络上直接进行交易,就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卡 等各种方式来完成交易,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金融网络的连接来支付和收费。 4.电子商务商家信誉的问题
传统模式下的市场交易还反映在交易活动和交易市场的地域性,地域性反映了在传统的交 易过程中,由于交易手段的限制,市场交易活动主要在不同的地区内部展开,各种跨区域的市场交 易尽管也大量存在,但由于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展的可能。 3.交易的多环节性
传统模式下的市场交易由于交易手段、交易形式的限制使得交易过程中必须借助中间商环 节将商品送到最终客户手中,只有中间商才能弥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空间距离。 二、传统交易方式与电子商务的实例比较
认知目标:1.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2.理解传统的交易方式,电子交易方式
能力目标:1.会运用传统的交易方式来总结电子商务方式的优势。 2.能对传统交易方式和电子商务方式作出正确的比较。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 2.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电子商务的运作流程 2.传统交易和电子商务的比较 教学难点:1.电子商务方式与传统交易的比较 2.电子商务以 B2B 为例的流程
第1章 电子商务概述
【课题】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
2. 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 能力目标:1.认识电子商务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2.能熟练进入目前流行的各电子商务平台。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
3. 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电子商务的概念
第四环节 小结 (5 分钟) 见板书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5 分钟) 配套教学用书《电子商务习题集》 【板书设计】 一、电子商务概念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 包含两个方面:电子方式,商贸活动。 三、 电子商务特征 普遍性 方便性 安全性 整体性 协调性 【教学反思】
第二节和第三节内容 【课题】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传统交易方式与电子商务的比较 【教学目标】
课后练习 上机练习查询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及比较传统交易方式和电子商务方式
第四环节 小结 (5 分钟)
见板书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5 分钟)
配套教学用书《电子商务习题集》及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一、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于 90 年代
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基于 EDI 的电子商务
90 年代以来: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
二、传统交易方式的特点
传统性
地域性与专业
多环节性
三、比较
见教材比较表(课件中也已体现)
【教学反思】
第四节 电子商务总体框架
【课题】电子商务的总体框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框架
2.理解电子商务的框架发展变化
能力目标:1.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变化。
【幻灯片演示】 展示电子商务各平台的运作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用多媒体(50 分钟)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分类 一、按照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
按照商业活动的运作方式分类,电子商务可分为完全电子商务和非完全电子商务。 (一)完全电子商务
完全电子商务是指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实现和完成完整交易的交易行为和过程。换句话 说,完全电子商务是指商品或者服务的完整过程都是在信息网络上实现的。 (二)非完全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发展框架
电子商务发展框架整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支柱,自底向上,从最基础的技术层到电
子商务的应用层依次分为:网络层、多媒体消息/信息发布层、一般业务服务层;两个支柱是
各种技术标准和国家宏观的政策、法律。
2.电子商务框架的变化
上层:是电子商务的活动目标。整个电子商务活动是顺利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
教学重点:1 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
2.电子商务的运作方式分类
教学难点:1.电子商务的商业业务过程的不同阶段分类
2.完全电子商务和非完全电子商务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制作幻灯片
演示法、讲授法、举例法、任务驱动法等
【课时安排】 2 课时(90 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复习第一章内容(10 分钟)
电子商务不像传统的交易方式,消费者可到实地观察、挑选自己的商品,凭借的完全是商 家的信誉度,“有信誉就有顾客”是对电子商务的真实写照。
第三节 传统交易方式与电子商务的比较 一、传统交易方式的特点 1.交易过程的传统性
传统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交易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易一般借助于传统的手段来实现,即以金属 货币和纸币为媒介,以实物交易和现场交易为特征,同时借助单据交易,这些传统的交易方式 现在看来效率较低,交易费用较高,手段和所依托的媒介属于非电子化物品。 2.交易范围的地域性与专业性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用 ppt 讲(50 分钟)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征
一、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英文简写为 EC)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其内容包含
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信方式来完成。简单的,比如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的方式 来
2.电子商务的特征 教学难点:1.电子商务特征的体现表现在哪些方面
2.电子商务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电子商务的对比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制作幻灯片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2 课时(90 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认识电子商务(10 分钟) 【幻灯片演示】 目前各电子商务平台:京东、淘宝、亚马逊、1 号店等
4.安全性特征: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 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防病毒保 护等等,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5.协调性特征: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 零售商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配送中心、通信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 部门的通力协作,往往电子商务的全过程是一气呵成的。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 (20 分钟) 课后练习 上机认识电子商务
【课题】电子商务的分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方法
2.掌握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
能力目标:1.运用电子商务的分类区分各电商平台。
2.会根据电子商务的分类去操作各电商平台。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
2.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见板书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5 分钟)
配套教学用书《电子商务习题集》及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