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蚂蚁搬家教学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蚂蚁搬家教学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三年级上册
《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理解乘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小组交流与探讨各自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一、创设童境,揭示问题
1.出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图。

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讲一个数学故事(是要求学生讲,还是教师构建?不论是哪种,在这里要惜时)。

2.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即:每排有12只小蚂蚁,有4排,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二、求真探索,建立模型
1.请学生尝试列式:12×4=或4×12=
2.你会算吗?你是怎样算的?看谁的方法多。

(估计有学生能口算、心算或分步式的笔算,
让他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结果是什么?)算玩的同学在小组内与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1)教师巡视并指导,选择错例或特别圈法和算法的例子。

(2)投影展示错例和优例,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悟一悟,
特别是以下这种:为竖式和表格的学习做铺垫。

3.出示书本情境图
(1)同学们,你们能看懂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2)建议:先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4)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组的想法,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评价。

(预设: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教师小结,并在黑板上板书。

(一边陈述12×4=?的竖式计算过程,一边在黑板上板书)【需不需要这个步骤?或是这个步骤需不需要改?】
4.让学生结合点子图说一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实际意思,即每一步求出的是点子
图中的哪个部分?
5.回顾列表计算的方法,表格中的每一步与竖式中的哪一步是对应的?
(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
第二步,4个10是40个点,写在第二层,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6.交流方法三,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1)出示乘法竖式简写形式。

(2)请大家看看:与方法二的竖式进行相比,这种写法有好吗?为什么?
(3)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
合起来是什么?
7.出示“213×3= ”,你会算吗?试试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计算方法
口算方法:200×3=600 10×3=30 3×3=9 600+30+9=639(3)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①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②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③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都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
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它们的算理相同。


三、理解应用,愉悦体验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相互说说,再组织回报。

2、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相互说说,再组织回报。

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说信息,再独立完成,最后组织回报。

四、总结归纳,分享成功
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