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徐青周佩敏余冰
温州市人民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晨间护理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统一科室16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名,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的质量。

结果:分组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落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晨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呼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晨间护理;落实率
晨间护理工作是较为特殊,也是最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提高晨间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活力措施,保持患者病房内清洁、无菌,是减少患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根本[1]。

医疗机构中品管圈活动是指某个科室内为解决某项问题或困难,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而自发形成的团体,团体内员工分工协作,不断加强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品质为目标,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障碍[2]。

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部分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效果显著,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述时期1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80名,男22名,女58名;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7.44±2.18)岁;工作时间1~7年,平均工龄(4.37±0.55)年;根据学历分为专科25名,本科30名,本科以上25名。

观察组护理人员80名,男18名,女62名;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16±1.96)岁;工作时间1~8年,平均工龄(4.97±0.54)年;根据学历分为专科28名,本次33名,本科以上19名。

本次研究经我院组委会审批并通过,所有护理人员均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

排除中途退出者。

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年龄、工龄以及学历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传统管理,如每周例会、定期培训护理知识等,观察组进行品管圈活动管理,具体措施为:①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

经护理人员平均分为5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和其他成员组成。

②晨间护理主题指定。

由所有成员参与共同拟定晨间护理主题,待上报本院质量监控部门审批后开展品管圈管理。

③晨间护理工作现状分析。

针对目前晨间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并制定出解决方案,如交接班工作记录不全面、病房环境清洁不到位、床铺整理、护理人员语言表达不规范等等。

④培训管理。

科室内每周开展例会,每月开展一次专题讲座,由组长向小组成员进行晨间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讲解,讲解交接班记录书写、病房内清洁等工作的标准,确保每位护理人员认识到改善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⑤护士长参与管理监督工作。

护士长轮班参与小组晨间护理工作,监督工作质量,督促护理人员高标准完成工作,存在不规范问题时要进行指导纠正。

⑥建立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完善的考核制度。

晨间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按时全员参与,每组由责任护士或组长带领;护士长查房时对当天的晨间护理工作内容进行考核,并做好详细记录,每月对小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并将其纳入护理人员的工作成绩考核[3]。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护理人员晨间工作落实情况。

晨间工作具体包括床铺和床头柜整理、阳台物品摆放规范、陪床椅和隔断帘整理、病房环境清洁等,由护士长对其进行分析并评分,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落实率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组管理后,观察组晨间护理工作总评分为(93.64±1.6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2.08,说明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措施落实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晨间工作评分(x±S,分)
组别床铺和床头
柜整理阳台物品摆
放规范
陪床椅和隔
断帘整理
病房环境清

总分
观察组
(n=80)
20.84±2.64 24.12±0.64 23.15±1.03 23.53±2.44 93.64±1.69①
对照组
(n=80)
17.46±2.44 19.45±2.01 17.45±1.68 15.64±2.84 70.45±2.08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晨间护理是基础护理工作的一种,属于服务行护理工作,与其他技术性护理工作相比较繁琐、随意,故易被护理人员忽视,但晨间护理的工作质量对整体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决定性意义[4]。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素养,还对科室团队具有凝聚作用,该活动通过护理人员共同对科室晨间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全员参与制订改进方案,确保每名护理人员的意见都得到尊重或认可,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责任心,改善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个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树立良好的科室形象[5]。

黄燕等[6]学者在研究中表明,实施品管圈活动晨间护理工作有效率为95.0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1.56%(P<0.05)。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措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本次研究结果与黄燕等学者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具有全面性、人性化、针对性的特点,可有效改善护理人员晨间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建红.品管圈活动在提升护士判断患者意识能力质量管理中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
刊), 2015, 5(1): 178-179.
[2] 李红文, 柳莎莎, 刘晓梅, 等.品管圈在提高床头交接班完整率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 28(1): 33-35.
[3] 吕迎丽, 王庆涛, 王飞飞.床边交接班工作管理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医药与保健, 2015, 32(10): 2173-2174.
[4] 杨俊华, 张菊, 陈勇, 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文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5, 10(1): 376-378.
[5] 应孙科, 施卫勐, 吕美艳, 等.品管圈活动降低临床检验危急值漏报率的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10): 1664-1665.
[6] 黄燕.品管圈在提高晨间护理有效执行率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 2018, 25(18):
166-1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