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版授权签字人考试题

整理版授权签字人考试题

质量目标: 1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2员工持证上岗率达100%; 3在用仪器检定合格率达100%; 4检测数据准确率高于98%,检测报告差错率小于1%; 5对客户投诉及时地给予满意合理的答复。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作用是什么?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管理体系的主体文件,表述试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标,是描述管理体系并实施质量管理,促进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法规性 文件,同时又是向客户及第三方展示本中心管理体系、提供质量保证的 纲领性文件。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1、你申报的签字领域是什么? 2、你对申报的签字领域的技术标准方法是 否熟悉? 3、请叙述与你申报的签字领域相关的2005至
2007年之间发布的技术标准?
5
熟悉检测报告 1、请叙述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程序? 审核签发程序 2、请问那些检测报告可以加盖CMA印章?
1、请问你对检测结果如何做出评价? 对检测结果做 2、请问你对检测的界限数据如何处理? 6 出相应评价的 3、请问你对可疑数据如何处理? 判断能力 4、请问你实验室有没有例外放行的情况,如
果有何 处理?举例说明。
7
熟悉《实验室 资质认定评审 准则》及其相 关的法律法规
1、评审准则的实施日期是什么? 2、实验室资质认定所指的“实验室”含义是
什么? 3、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技术文件的要 4、实验室资质认定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求
授权签字人 又称“获准签字人”。指经过评审机构授权(或批准),对被认可
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响质量控制检测规 范WS-76-2011 医用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T 0291-2007)
医用诊断X射线管组件焦点的特性
(YY/Y0063)
医用诊断X射线机管电压测试方法
(GB/T11755.1)
医用诊断X射线机曝光时间测试方法
(GB/T11757)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GB/T
计量认证授权签字人考核复习题
序号 考核内容
题目
1、请问你是那年开始从事试验检测工作
1
具备相应的工 作经历
的? 2、请问你从事过那些工程的试验检测工 作?
3、请问你从事过那些试验检测项目?
2
具备相应的职 责权利
1、请问你现在的工作岗位是什么? 2、请问你现在工作岗位的职责是什么? 3、请问授权签字人具有什么职责和权利?
射线机(不包括CT机、DSA)、X射线CT机、X射线数字剪影装置(DSA)、 乳腺设备性能检测等放射卫生技术服务乙A级服务范围)
2.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测数据或结果的检测报告
对检测的界限数据如何处理?
极限数据是指测量得到的任意值已接近或超过了标准规定的值。对 此类数据的判定应首先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然后根据测量不确定
件等发生变化,本中心原有的政策、程序、标准规范或技术条件不能适 应时,为确保本中心的工作质量适应新的变化,可以在质量文件尚未修 改的情况下,例外许可偏离原有的政策、程序或标准规范,但采用的新
措施或作业技术等必须能促进质量工作的改进。 4.1.2 例外许可一律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4.2 例外许可的范围 4.2.1原制订的程序文件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控制措施,未能达
审核报告/证书,应掌握哪些重点 (1)数据正确性。 a、是否有可疑的数值; b、是否有超过标准规范规定的数据; c、有效位数是否正确; d、单位是否正确; e、数据精控是否正确(通过验算或检查核实); (2)信息充分性、完整性、正确性 a、依据标准的标识(是否正确); b、所用仪器设备的标识; c、样品描述是否充分;
度的大小程度来判定临界或极限数据合格与否。不确定度的评估执行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极限数值的判定执行所选规程的规定;
按照科旭检测项现有和现行的检测标准、程序执行,具体见下 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名称、 代号(含年号)
限制范围 或说明
医用电气设备(YY/T0063)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GB/T 17006.10-2003)
17006.8-2003)
GB/T 17006(稳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GB/T
定性试验)
2
CR.DR性能检测
19042.1-2003)
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GB/T 19042(状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 态试验)
2002)
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响质量控制检测规
批准检测报告注意要点: a、报告的结论是否准确、客观; b、报告的检测项目是否在申请范围内,检测标准是否现行有效; c、报告的各级手续是否完整; d、偏离是否是允许的; e、报告是否能为委托方接受,或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本报告是
经得起法律的审查的; f、本报告是否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悖。
那些检测报告可以加盖CMA印章? 1.检测在计量认证证书范围内检测项目(科旭检测范围包括诊断X
骤来确定或排除测量的可疑因素: a)用运行检查方法,使用核查标准来检查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 b)检查测试方法和步骤; c)对已测对象进行重复测试; d)检查环境和消耗品的影响。
对实验室例外放行的情况如何处理?举例说明。 4.1 例外许可的原则 4.1.1 当新技术、新概念、新方法、市场策略和社会要求或环境条
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对质量管理、质量活动进行控制的依 据。 操作性文件:
操作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质量记录、技 术记录、表格、报告等,是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有效实施的基础性文件 及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见证材料。
人确认其符合程序要求后签字;(程序(《结果质量控制程序》、《检 测报告管理程序》)
2.校核后的检测报告由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审批。
审核报告/证书,都审核哪些主要内容 1.报告/证书是否采用统一的格式; 2.填写项目是否完整; 3.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4.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是否符合要求; 5.语言是否严谨; 6.报告/证书与原始记录的信息是否一致。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GB/T
GB/T 17006(稳
诊断X射线设备性能检测 19042.1-2003)
定性试验)
1 (不包括CT机、DSA/乳腺摄 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GB/T 19042(状
影)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
态试验)
2002)
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签字负有责任的主要技术人员,即批准检验报告 的的人。
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哪些条件?(即授权签字人考核内容) 1.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 2.具备相应的职责权利 3.熟悉或掌握检测技术及实验室体系管理程序 4.熟悉或掌握所承担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 5.熟悉检测报告审核签发程序 6.对检测结果做出相应评价的判断能力 7.熟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文件
4 X射线数字检减测影(装DS置A设备性能19042.3-2005)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 态试验)
(GBZ131-2002)
医用电气设备(YY/T0063)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GB/T
17006.9-2003)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GB/T
GB/T 17006(稳
19042.2-2005)
定性试验)
5
乳腺设备性能检测 乳腺X摄影质量控制检测规范(186-2007)
GB/T 19042(状
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态试验)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
2002
医用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T
0291-2007)
对可疑数据如何处理? 可疑数据是指偏离约定值或估计值的测量结果,此时应采取以下步
b.掌握有关检验项目、仪器的受限范围,具备评定检验结果正确与 否的能力。
c.了解认可机构有关管理规定和评审准则。 d.充分地参与日常检验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e.签署批准检测参数领域内的检测试验报告,对检测报告的质量负 责。
批准报告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
检测报告的审核签发程序有哪些 1.报告编写人将报告同“委托书”及原始记录一起转校核人,校核
范(WS-76-2011)
计算机X射线(C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187-
2007)
医用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T
0291-2007)
医用电气设备(GB9706)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16348)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GB/T19042.5-2006)
3
1、请问你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
3
熟悉或掌握检 测技术及实验 室体系管理程 序
什么? 2、请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的
作用是什么? 3、请问什么是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4、请问内审员和监督员应如何配备?各有职
责和权利?各在什么人的领导下工作?应技术标
准方法
X射线CT机性能检测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防护要求
(GBZ165-2012)
GB/T 19042(状 态试验)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
(GB17589-2011)
医用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T
0291-2007)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GB/T
GB/T 19042(状
d、环境条件(标准、规范有要求时,必须记录,包括样品制 备、储存、养护及试验);
e、抽样地点、部位(必要时); f、抽样人员标识; g、检测人员标识; h、检测日期、地点; i、原始记录标识; j、检测报告标识; k、对偏离是否作了说明; l、应有的图表、照片是否有; m、对分包是否作了说明; n、意见和解释部门是否符合要求; (3)原始记录、报告规范性、一致性 a、记录和报告、委托单等是否有可追溯关系; b、记录和报告的数据是否一致,结论是否相吻合; c、记录、报告是否有页码; d、报告是否有终止符号; e、报告的附件是否有目录; f、用词、用语是否标准化; g、记录、报告的格式是否使用统一规定的格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