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专题复习----典型题例1、解决围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计算,首先要了解几组概念,第一组:O2的总释放量、O2的净释放量、呼吸消耗O2量;第二组:CO2的总吸收量、CO2的净吸收量、CO2释放量;第三组: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总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产生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
以上三组是相对应的三组,反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具体关系是:光合作用O2的总释放量=O2的净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O2量光合作用CO2的总吸收量=CO2的净吸收量+细胞呼吸CO2释放量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总量=光合作用葡萄糖净产生量+细胞呼吸葡萄糖消耗量2、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时才能进行,因此其与光照时间有关;而细胞呼吸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3、相关计算还可依据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反应式来进行。
根据化学计算比例原理,可以将反应式简化如下:光合作用:6CO2―→C6H12O6―→6O2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O24、围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其他知识点判断(1)植物能正常生长的条件:一昼夜葡萄糖净积累大于0。
(2)CO2吸收量最大时的温度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CO2释放量最大时的温度是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
(3)CO2吸收量为0时,不等于不进行光合作用,有可能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正好等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5、突破“坐标曲线”的关键是“三看”(识标、明点和析线)(1)“识标”——理解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2)“明点”——明确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
(3)“析线”——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含义和原因。
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则应先确定某一自变量来分析,然后再多重综合考虑。
1、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图,其中A~E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回答:(1)图中A、B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a、b物质分别表示____________。
(2)C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A过程产生的a物质参与C过程,至少经过_______层生物膜。
(3)A~E过程中,玉米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是________,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的是________,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的是________。
2.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量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1)图甲中,细胞器a为________,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两阶段。
(2)图甲中物质④是________,在________的情况下,进入细胞器c中被分解。
⑤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图乙所示(数据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据此回答:①在15℃、1 klx光照下,该植物5小时光合作用吸收CO2________mol。
②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________克。
(4)从图中可发现,影响A点和B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H18O2培养该密闭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一段时间后,装置出现了C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30 ℃15 ℃黑暗5 h一定强度的光照10 h黑暗下5 hCO2减少880 mg O2减少160 mg O2减少80 mg若该植物处于白天均温30 ℃、晚上均温15 ℃、有效日照15 h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1 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
A.315 mg B.540 mg C.765 mg D.1 485 mg4、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1 1.8 3.2 3.7 3.53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0.50.751 2.33 3.5A. 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小于30 ℃时的量B.光照相同时间,在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光合作用净积累有机物量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等时的温度最可能是介于30 ℃至35 ℃之间5、阅读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①在温度为10 ℃、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当温度为30 ℃、光照强度小于L3klx时,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当温度为20 ℃时、光照强度大于L3 klx时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②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klx,温度分别为10 ℃、20 ℃和30 ℃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2)若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①当A、B两种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相同时,光照强度约为________klx。
②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 klx时,2 h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________ mg。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③A植物在1 d(12 h白天,12 h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klx。
(3)若丁图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变化曲线。
①该图中C点横坐标表示该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________。
出现CD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先依据丁图信息在甲图中绘制在50 ℃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
然后再根据甲图,在丁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L1时,10~50 ℃之间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
5、如图甲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叶片吸收和释放气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假定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图乙和图丙表示天气晴朗时某作物一昼夜对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
(1)图甲中,B点和A点相比较,B点叶肉细胞中ATP特有的来源是________(场所)。
光照强度由A点到C点围,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植物体合成有机物的速率_______(2)图乙和图丙中,最可能代表夏季一昼夜CO2吸收和释放情况的是图________。
(3)图乙中,作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是________时刻。
S1、S2、S3表示曲线与时间轴之间围成的面积,已知该作物能正常生长,则S1、S2、S3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
(4)图丙中,时间DECO2吸收情况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O2浓度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CO2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表所示。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在实验环境条件控制上应特别注意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________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0%上升到40.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CO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7.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
如下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此曲线说明(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C.“光斑”照射后,氧气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D.图示实线AB段的变化说明进行暗反应与光照无关8.用含14C标记的CO2供给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下图中图甲、图乙表示一部分实验结果。
图甲是进行光照15分钟后,突然变黑暗;图乙是在光照条件下,供给浓度为1%的CO25分钟后,在横轴为0时CO2浓度降低为0.003%,10分钟后CO2浓度又升至1%并持续5分钟。
曲线a、b、c表示C6(主要是葡萄糖)、C5和C3三种化合物中的一种。
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c分别表示、、。
(2)由图甲与图乙都可看出,c曲线不断上升,而在一定时间a曲线和b曲线中的14C 量保持不变,形成两曲线平行的原因是。
(3)图甲中a曲线的AB段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图乙中b曲线的EF段中14C量突然增加的原因是。
图乙中a曲线的CD 段中14C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
(4)图中的信息告诉我们,在温室栽培蔬菜时,当温度、水肥条件适合,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提高浓度,对增产效果显著,故在农田生产实践上比较易行的办法是施用肥料,利用土壤中作用来增加该物质的含量。
(5)要想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效率,可调节的因素主要有、、。
9.下图中甲图曲线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
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
根据以上叙述和图示,请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6点B.甲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的时间为6点至18点之间C.乙图中B点时,可能改变的条件是适当提高温度或适当增加CO2浓度D.乙图中光照强度由B点减弱为A点,则A点时叶绿体C3的相对含量较多word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