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
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丙类谐振功率 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不同工作状态时放大器的特点
工作状态 半导通角 理想效率
负载
应用
甲类 乙类
甲乙类 丙类
θc=1800 θc=900
900<θc<1800 θc<900
50%
78.5%
50% <η<78.5% η>78.5%
电阻
低频
Vc c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ic
+
C
Rp
L vc
vb
+
-
B
Vcc
电路正常工作(丙类、谐振)时,
外部电路关系式:
v BE
VBB
Vbm cost
vCE VCC Vcm cost
iC Ic0 Icm1 cost Icm2 cos2t Icmn cosnt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
呈现为纯电阻,即 谐振电阻RP。
+- VBB
-+ VCC
结论:回路上仅有基波分量产生电压vc,因而在负 载上可得到所需的不失真信号功率。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ic
+
+
ib V +
uce
+
ube - -
vc C -L
输出
vb=Vbmcoswt
-
+- VBB
-+ VCC
vBE VBB Vbmcost;
vCE VCC Vcm cos t
iC Ic0 Icm1 cost Icm2 cos2t
Icmn cosnt
直流功率: Pdc=VCC Ic0
输出交流功率:Po
1 2 Vcm
Icm1
集电极效率:
Vc2m 2Rp
1 2
I
R 2
cm1 p
c
Po Pdc
1 2
Vcm
I
cm1
VCC Ic0
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集电极电流 ic
iC IC0 ic1 ic2
IC0 Ic1mcost Ic2mcos2t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ic
(1)对非基波分量
阻抗很小,直流和
+
+
各次谐波分量产生 的电压可忽略。
ib V +
uce
+
ube - -
vc C -L
输出
(2)基波分量 vb=Vbmcoswt
vCE VCC Vcmcost(Vcm Ic1mRP )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结论:丙类功放导通时间短,集电极 功耗小,所以效率高。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总结:
1、电路工作状态:晶体管发射结为负偏置, 由 VBB 来保证,流过晶体管的电流为余弦脉冲 波形; 2、如何解决失真问题:数学依据:傅立叶展 开,有基波分量存在。怎样选出基波:谐振 回路调谐于基频。
1 2
g1
(q
c
Vcm
)
波形系数
g1(qc )
Icm1 Ic0
VCC
推挽,回 低频、高
路
频
推挽
低频
选频回路 高频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电路特点:
ic
1、VCC:提供直流能源
+
+
2、激励信号大:电 路处于大信号非线 性状态
+
vb=Vbmcoswt
ib V +
uce
ube - -
vc C -L
输出
3、晶体管:承受高电压 - 大电流,截止频率高
4、负载回路:谐振回路
+- VBB
V cm vCE
V CC
V BB
iC v bEmax
+ vb -
VBB
t
V bm vBE
1
Pc T
T
0 iC vCEdt
1. iC 与vBE同相,与vCE反相;
v BE
VBB
Vbm
cost
2. iC 脉冲最大时,vCE最小;
(b) 3. 导通角和vCEmin越小,Pc越小;
ic
C Rp L vc +
-+ VCC
5、VBB:小于截止电压VBZ,决定导通角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ic
+
+
ib V +
uce
+
ube - -
vc C -L
输出
vb=Vbmcoswt
-
+- VBB
-+ VCC
vBE VBB Vbmcost;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VBB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以实现丙类工作, 丙类工作时集电极电流为尖顶脉冲
3、为什么效率高:导通时间短,集电极功耗小。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半导通角的选择
导通角越小
效率越高
导通角太小
输出功率反而减小
兼顾输出功率 和效率
半导通角 70度左右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与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区别之处在于: 工作状态分别为小信号甲类与大信号丙类。因此,采用负电源 作基极偏置。
iB / iC 转移
iC
特性
VBB
理想化
t
- qc
o V BZ
vbe - qc 0 +qc
+ q0c
vbe
V bm
t
v BE
VBB
Vbm
cost
ic
+
C
Rp
L vc
vb
+
-
VBB
Vcc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 基本电路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
或电压 电流
iC i vCE min
c max
0 qc
V BZ
vCE VCC Vcm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