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总体简介............................................- 1 -2.1、主要模板介绍............................................- 2 -三、施工准备....................................................- 2 -3.1、技术准备................................................- 2 -3.2、机械配置................................................- 2 -3.3、模板材料的选用..........................................- 2 -3.4、专业施工队伍技术准备....................................- 2 -3.5、劳动力及管理组织机构准备................................- 2 -3.6、作业条件准备............................................- 2 -四、模板制作....................................................- 2 -五、模板安装....................................................- 2 -5.1、模板安装前的处理........................................- 2 - 5.2、工艺流程................................................- 2 -5.3、操作工艺................................................- 2 -六、模板验收....................................................- 2 -七、模板拆除....................................................- 2 -7.1、模板拆除的控制要求......................................- 2 -7.2、准确控制拆模时间........................................- 2 - 7.3、施工拆除注意事项........................................- 2 -八、模板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 -8.1、质量控制要点............................................- 2 - 8.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2 -8.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2 -九、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技术措施..................................- 2 -一、编制依据1.1 建筑设备区装修图纸。
1.2 施工组织设计。
1.3 规程、规范、标准、图集:(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3)《竹胶板安拆施工技术标准》 GB50204—1.2—2003(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二、工程概况XXXX2.1工程总体简介2.2主要模板介绍根据施工图纸,工程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圈梁,构造及圈梁柱截面形式绝大部分为矩形截面(240*240 mm),(含L形和T形)。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圈梁一般设置一道,圈梁与构造柱和原结构柱或结构墙相连接,构造柱、圈梁砼强度等级为C30,模板根据圈梁构造柱实际情况确定尺寸。
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熟悉图纸,做好模板放样,进行实地现场调查研究,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拼装模板。
3.2机械配置在二次结构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过程中,相关机械配置如下表1。
表1 二次结构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机械配置表3.3模板材料的选用(1)竹胶板模板:尺寸(1220×2440mm)、厚度(9、12、15、18mm)(单个工程最好选用不超过两种厚度为合理)。
(2)方木:50×80mm、,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3.4专业施工队伍技术准备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选择高素质的专业班组进行模板工程的施工。
3.5劳动力及管理组织机构准备木工15人3.6作业条件准备:(1)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并作好职工安全三级教育,下达工程施工任务,便班组明确有关质量、安全、进度等要求;(2)清理现场,做好工作面准备,检查垂直和水平运输是否通畅,施工机具是否准备妥当;(3)施工机具就位并进行了试运转,做好维修保养等工作,以保证机械正常运转;(4)清查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四、模板制作(1)熟悉图纸,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下料,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2)构造简单化,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3)模板拼缝严实,不得有漏浆现象;(4)钉子长度为木板厚度的1.5-2.5倍,每块木板与木档相叠处至少钉2个钉子,第二块板的钉子要转向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5)配制好的模板应有编号,写明规格,分别堆放保管,以免错用。
五、模板安装5.1模板安装前的处理模板安装前必须在模板表面满刷脱模剂,清扫安装部位的垃圾及杂物,模板拆除时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构件不变形和棱角保证完整时,方可拆除,拆除时且不得任意乱敲,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其清理,涂刷脱模剂,并按编号顺序整齐堆放好,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应使用专用的脱模剂。
5.2工艺流程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办预检5.3操作工艺(1)立柱子片模:①模板按之前编好号的组片完毕后,按照模板设计图纸的要求留设清扫口,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②吊装第一片模板,并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子主筋临时绑扎固定;③随即吊装第二、三、四片模板,作好临时支撑或固定;(2)安装柱箍:先安装上下两个柱箍,并用脚手管和架子临时固定,逐步安装其余的柱箍;(3)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通过经纬仪、线坠等设备校正柱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4)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按照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在纵横各方向上都挂通线检查,并作好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5)办预检:将柱模内清理千净,封闭清理日,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六、模板验收模板安装完毕后,须经过项目部质检员的验收,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七、模板拆除7.1模板拆除的控制要求:(1)模板拆除时必须待砼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2)模板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己浇筑好的砼构件;(3)拆模顺序以“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构件,后拆除承重件”的原则(4)拆下的材料应及时运走、清理、整堆。
7.2准确控制拆模时间:(1)拆模时,内、外模要协调进行,保证结构变形一致,不因模板的约束产生裂缝;(2)拆模时,注意勿使砼的结构受损。
7.3施工拆除注意事项:(1)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摸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
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
(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A、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
而后拆除梁侧模板上的水平钢管及斜支撑,轻撬梁侧模板,使之与混凝土表面脱离。
B、下调支柱顶托螺杆后,轻撬模板下的龙骨,使龙骨与模板分离,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
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
每块竹胶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托螺杆在下调相当高度,以托住拆下的模板。
严禁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C、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
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凋,拆除粱底模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八、模板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8.1质量控制要点本工程大量采用竹胶板,其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证其位置、形状、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值在规范范围之内;(2)模板接缝要严实、平整、光滑,不得变形、裂缝,砼浇捣时不发生漏浆现象。
(3)由于施工采用分段分层进行施工,其支撑体系必须保证砼下层有足够的强度后方可进行施工;(4)、在支撑体系各支柱离地20cm处设一道方板加固,中间各立杆之间设适当斜撑、剪刀撑,以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性;(5)在每一段模板支撑好后,应严格进行自检,主要是验收其标高、尺寸偏差、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及支撑体系牢固与否,并认真作好自检记录;(6)梁、柱支模时其截面尺寸允许比设计尺寸小于3mm,但不得大于设计尺寸;(7)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预埋件、预留洞允许偏差允许值见下表:(8)模板的周转次数要符合相应规定,以保证砼构件的质量;(9)模板支撑牢固,严格控制模板系统的质量,应确保模板系统有足够的刚度;(10)砼浇筑前,模板要充分湿润,避免模板在施工中遇水后膨胀而拉裂波面;8.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1)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等;防止方法: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转角部位应采用联接角模以保证角度准确;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设计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固;(2)梁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出现蜂窝麻面现象;防止办法:梁过洞口处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梁跨度大干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8.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1)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2)模板及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允许有下沉和变形现象;(3)模板的内侧面要平整,接缝严实,不得漏浆;(4)模板安装后应仔细检查各部位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修整加固;(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6)拆模程序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7)拆除跨度大的梁下支撑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再向两端拆除;(8)整个模板工程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