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题目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专业 07级城市规划姓名张永辉学号 070907236调研时间 2010年09月03日2010年09年08日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目录一、规划背景与过程第2页二、区域概况第3页三、郑东新区总体规划第3页(一)总体结构特征第3页(二)综合交通规划第4页(三)规划理念第5页(四)规划特色第7页四、城市空间形象及发展模式第8页五、产业发展特色第8页六、生态环境及城市特色的塑造第9页七、对郑东新区总体规划发展中的反思第9页(一)总体规模第9页(二)CBD的规模第10页(三)新旧城区之间与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第10页(四)水系的规划第10页(五)CBD环形城市结构引起的交通问题第10页第 1 页共11 页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一、规划背景与过程郑州市位于全国经济地理位置的“中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铁路、公路、电信枢纽。

既有亚洲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又有全国最重要的客运周转中心,京珠、连霍高速公路在郑州交汇,也是贯通中国东西、南北的光缆通信枢纽。

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

郑州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

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

在这个前提下,第 2 页共11 页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为了保证郑东新区规划体现新世纪、新郑州、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我们于2001年9月对郑东新区远景总体概念规划采取国际招标的方法进行。

经过多方考察和商务谈判,选定日本黑川纪章事务所、法国夏氏事务所、美国SASAKI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1家单位参与规划设计竞争。

经以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和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为评审组长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反复评审,日本黑川纪章方案以其先进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设计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脱颖而出。

随之,我们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开展示并进行了问卷调查,90%以上市民赞同黑川方案。

在此基础上,2002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以地方法规形式对规划方案予以确认。

我们将方案及时向省委、省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并按照有关法定程序,经过逐级审批,报国务院备案。

(2002年7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黑川纪章先生因设计郑东新区规划等方案而获得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

二、区域概况郑东新区位于郑州市区东部,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实施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战略而投资开发建设的新城区。

该区以迁建的原郑州机场为起步区,以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产业支撑,西起 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260余万人),将在未来20——30年内建成。

三、郑东新区总体规划(一)总体结构特征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在“共生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了簇团式的组织结构。

在黑川纪章的规划中,整个郑东新区共分六个功能区:第 3 页共11 页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1.CBD,是郑州市的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由两环60栋高层建筑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

环形建筑群中间布置有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

2.商住物流区,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公益设施、现代服务业及批发、物流、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

3.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面积6(08平方公里,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

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规划面积约0(48平方公里;CBD副中心是由高度为1 00米的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以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为主。

CBD 中,urn 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运河两岸是40米高的建筑。

4(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成。

高校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取“望子成龙”之意。

龙子湖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科技园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安排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

6(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50 平方公里,已开发1 2(5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的工业支撑区。

每个区相互独立形成一个“子整体”簇团,每个簇团规划有环形公路,组团的商业、服务、行政中心沿环形公路布置,组团内的功能完整,自成体系,相互间由运河和生态廊道相隔,通过环形道路之间的连接实现簇团之间的的联系。

规划中还在龙湖地区设置了CBD副中心,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第 4 页共11 页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形成“两心一带”的结构形态。

(二)综合交通规划新区用地范围的西侧是老107国道,现调整为郑州市的环形三号线的东段,东侧为环形五号线的西段,规划中的城市环形四号线从新区的中部南北穿过,进入新区的主要入口是现在通过连霍高速公路进入郑州市的107国道,规划中在新区的西侧从京珠高速公路设有出入口经环城五号和四号线进入市区。

南侧可通过机场高速路经由107国道进入市区。

新区和老城区的联系是通过五条主干道相连的。

第一条在城市的北端,利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形三号线与连接老城区副中心的环形三号线会合,将新区的CBD副中心与老城区相连;第二条道路是通过沿东风渠的东西贯通路相连;第三条道路是将老城区的农业路延伸至新区;第四条道路是将老城区的金水路延伸至新区;第五条道路则是将老城区的航海路延伸至新区。

每个组团周围都设有环形道路与周围组团相连,内部路网则采用方格网的分割方式,方便快捷。

另外,在黑川纪章的概念规划中还构想了城市轨道交通用以连接老城区的中心区、新区的CBD及CBD副中心,使新老城区的连接更快捷便利。

(三)规划理念1.生态城市郑东新区远景总体发展概念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产业经济与文化生活、第 5 页共11 页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具体体现为:(1)通过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统一协调发展,达到新区(未来)与中心城区(历史)的共生;(2)通过人工湖、运河,绿化网络与自然共生,达到自然与城市的共生;(3)由双V形的主要交通线路使产业和生活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产业(经济)与生活(文化)的共生;(4)重铸黄河文化与先进技术的共生,实现国际性与历史传统的共生;(5)人与其它生物的和谐相处,形成生态回廊,实现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共生。

2、共生城市郑东新区远景总体发展概念规划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3、新陈代谢城市新陈代谢城市是郑东新区重要的规划理念。

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平衡状态下成长的线性城市轴线,成长中防止交通向中心部集中的环形系统,整个区域是由可成长代谢的整体式组团系统都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4、环形城市中央商务区(CBD)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CBD是由两圈共60栋高层建筑群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两环之间是繁华、舒适的商业步行街,整体形成一个内低外高、多姿多彩的环形多维城市。

金融、商务、办公、住宅、旅游、娱乐、服务、信息和研究等多功能复合的土地利用方式,使CBD具有“24小时城市”的功能。

环形建筑群的中间是椭圆形的中心公园,含环湖绿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省艺术中心周边绿地,面积为43.5万平方米。

如意湖和三大标志性建筑被绿地所环绕,其中如意湖湖区面积约160第 6 页共11 页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亩,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河南艺术中心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郑州会展宾馆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280米。

(四)规划特色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生态城市。

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二是环形城市。

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三是共生城市。

新区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四是新陈代谢城市。

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五是地域文化城市。

规划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特色,根据龙的传说及湖的形态,把规划中的人工湖取名为龙湖;CBD和CBD副中心两个环形城市,通过运河连结,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六棱塔形的会展宾馆及引入我国传统的"四合院"、"九宫格"式建筑理念的商住建设等,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四、城市空间形象及发展模式整个新区规划中的核心区就是CBD,它位于整个新区靠近旧城区的中心部位。

黑川纪章在规划中要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国际性的CBD。

设想引入与香港、上海相匹敌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在功能是又区别于这些中心城市,新的规划中将致力于打造一个24小时的不夜城,因此它的功能必然是复合型的,不仅有办公、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还混合有居住功能,使得新型的CBD更具有活力和生活气息。

相关主题